分享

《道德经》讲义(第二讲)

 凌云悟道 2018-12-23

教学内容:解读《道德经》第24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字、词、句进行注释;对章节进行语译、领诵、朗读;引导学员进行学习、研究。原文解读把握义理、情理和条理,注重字词训诂、义理阐发。

教学重点: 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即对立统一规律;老子提倡“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不妄为,不非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其无形无象,但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因素,是万物的源泉。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知:辨别、判别。恶:不美。  斯:其。  生:显现、化生。成:确定。  形:比较。  倾:通盈,呈现。  含义基本无别,都指声音。和:相应、应和。  随:顺应。  圣人: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能够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世界,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无为:不干扰;不妄为。   言:号令。教:教化。  作:兴起。始:谋划。  为:成长。  居:守持。  去:损失。

【译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天下事物所以为美,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知道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有的事物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身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向别人施与恩惠但不凭此而达到利己的目的;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也没有丧失功绩。

【评析】

这一章说明道的玄妙。在老子看来,道是独立不改、永恒存在的,道的玄妙主要体现在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之中。对立双方总是相反相成的关系,大道具有对立统一的特性。圣人行事,依循着自然的变化而不强作妄为。 天地间,万物纷呈,圣人依自然规律治理天下;依众生性情管理天下、依自然的状况去发挥自己,造福天下,且功不自居。

天下事物,在表面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没有假、恶、丑的比较,也就没有真、善、美的存在。每个人的境界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对事物的看法的不同。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是事物自然中对立统一的现象。虽圣人不居功,然而天下后世都知道他的功劳,于是世世相传,辈辈流坊。的确是不言功而功同日月,不言名而名重古今。

道生成了万事万物,德是道在万事万物精神面的昭示。天下皆知美善之所以为美善,则自不为恶与不善了。

【学习札记】

万象无常俱守恒,相辅相成相克生。无为之事圣人处,不言之教润无声。

有无相生难易成,长短高下互补充。功成业就不自居,顺应道理解矛盾。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尚:推崇。贤:多财。  贵:重视。盗: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  见(xiàn):彰显。可欲:引起贪欲的事物。乱:迷乱。  虚:去除。心:谋虑。  弱:削弱。志:欲念。  骨:在此指躯体。  知:同,智巧、谋划。  敢:干犯、侵犯等。  为无为:以无为的方式去为,即以顺任自然的态度去处理事务。

 

【译文】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不崇尚贤能,使人民对功名不争;不重视难以得到的财货,使人民不沦为盗贼;不显现引起人民欲望的东西,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扰乱.因此,圣人治国,注重使人民的思想简单,使人民的肚子填得饱,使人民的意志(思想)薄弱,使人民的筋骨强健.经常使人民处于没有知识和没有欲望的状态,从而使那些有智慧的人不致妄动.实行无为之治,国家就没有不会治理好的。

 

【评析】

这一章说明为什么要实行无为而治和怎样才能做到无为而治。与上一章紧相联系,上一章讲的是自然无为的原理,这一章讲的是自然无为的应用。《道德经》以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乃内圣外王之学。古代先王尧舜恭己垂裳,用道的理论感化天地万物,治理天下,不外是上无心而民自静,上无好而民自正,上无欲而民自定。所以圣人用无为治理天下,教化民众,使民众进入无为的生活理念。修其身,正其心,恬然淡然。不尚贤, 使民不争,民众安定平静而不争贤,不争能。如果推贤崇能,民众就会争贤争能,不贤装贤,不能装能,同时愚笨老实的人倍出,形成贤愚两极分化。难得之货,即稀即巧,如金和玉,然不推崇,无非一石,有者不欢,无者不贪。

故圣人治理天下,不推崇贤能,民众不争;不推崇稀巧之物,民众不贪;不让民众看见诱发欲望的事物,民众的心思就 不会被扰乱。所以圣人教化民众内重外轻,虚心养神,实腹养气,令神气打成一片,流行一身之中,条畅融和,苏绵快乐,无有志向;神静如岳,气顺如泉,骨骼强健。常常抱一(专精固守不失其道),刻刻守中(保持内心虚无清静。),民众自然无欲无思,即便有聪明才智之人,也被世间的和谐所同化,也就不敢生违背自然的想法,做违背自然的事情了。无为治家,家庭美满;无为治乡,乡里和谐;无为治国,国家昌盛;无为治天下,天下大同。

【学习札记】

三不教化立道心,不尚贤能众不争。功名利禄不贪求,安居乐业守本分。

虚怀若谷心自宁,饱腹乐俗且丰盈。强身健体存厚道,无为之治铸道魂。

 

第四章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冲:冲虚。又,有涌摇、交荡之意。在此,兼有此二义,即此处之非一无所有之空虚,而是充满涌摇、交荡之无。盈:满,达到极点。不盈指无限。  渊:回旋之水,也有深邃之意。宗:归往、归向。湛(ché n):隐没、消失之意。  帝:古人称宇宙的主宰者为帝。

 

【译文】

道冲(道似一个器皿),
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它浩瀚无边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压制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和顺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湛兮(高深莫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上帝)。

道”虚空不可见、不可触,然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是那样渊深呵,好象是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脱离纠纷,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尖埃。它是那样幽隐呵,似无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大帝之前它就存在了。

【评析】

这一章是对大道的描写和说明,提出大道是宇宙的本源及其虚而不穷的特性。此章表明对‘道’的受用体验感受:虚朴玄妙。道生天地万物,假如有所谓天帝存在的话,天帝也毫不例外是''''的产物。道冲虚而不盈不满,它顿挫坚锐,脱离纷扰,它和合尘光,互同尘象,依然能保持同流而不污的澄澄湛湛,,若存又若亡的保持自己(道)的初像。它如此的造诣,如此的修养,真无法知道是谁创造的它?‘道’似物非物,似神非神,似存非存,却生养天地万物,实在没有什么能够比拟它。道没有语言能够表达它的伟大,如果有一个能主宰世间万物的大帝存在,那么就是它创造了大帝。道虚空时本无名,道生万物称其为“道”。道生天地万事万物,它是天地万事万物生成、发展的宗源。

世上万事万物同源于道,个人的修身修德的道理,等同于个人行为符合道的理论,也等同于治家治国行为符合于道的道理。道是万事万物的根源,道的能量无可比拟,道与所有有形的、无形的所有一切的事物不存在矛与盾的关系,所有有形的、无形的一切的事物都不会纷扰它的平静,它和合自然于所有,无论其光明与黑暗,它生养万物不具功,它呼之无应却适时显现。

【学习札记】

道体渺茫若虚空,朴实玄妙化无穷。深厚渊博难充盈,体性圆明如慈母。

挫锐解纷乃从容,含光内敛同于尘。天地之先开鸿蒙,宇宙万物亦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