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学忠老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

 MSFC 2018-12-26

丁振建1 杨霞2

作者简介:丁振建,男,南江县中医院老年科 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门诊跟诊学生,四川南江,635600。

通讯作者:杨霞,女,医学硕士,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潜阳封髓丹是将“潜阳丹”、“封髓丹”两方合一的组方,具有温肾补火、潜阳入阴、镇摄虚火的作用,是温水潜阳法的代表方剂,陈学忠教授临证时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虚阳上浮引起的口腔溃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口腔溃疡,虚阳上浮,潜阳封髓丹。

病案:

患者喻**,女,55岁,2018年04月15日初诊。

主诉:失眠20余年,反复口腔溃疡10余年。

病史叙述:20余年前患者因父母亲相继去世,下有弟妹需要照顾,生活压力大,心情悲痛,情志抑郁,随后出现失眠,入睡困难,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助眠。10余年前反复出现口腔溃疡,主要以舌尖、舌边为主,伴口鼻干燥、口苦,口渴多饮,惧冷怕寒,喜饮温水。食纳差,每餐进食量少,小便可,大便干燥难解,3日一次。舌体胖大,浅齿印,质淡,苔薄黄腻,脉细弱。既往无特殊病史。

诊断:口糜(虚阳上浮)

治法:温肾潜阳,引火归原。

方药:潜阳封髓丹

白附片30g 干 姜15g 肉 桂10g 炙甘草15g

醋龟甲20g 砂 仁25g 盐黄柏25g

二诊:2018年04月20日,患者诉服药后诸症皆缓,口腔溃疡疮口内收,疼痛明显减轻,口干、口苦明显改善,食欲稍增加,深睡眠时间稍延长。遇风则鼻干明显。上方加白芷10g活血祛风。

三诊:2018年04月25日,患者诉服药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偶有口干、鼻干,未感口苦,怕冷症状明显好转,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睡前未再服用艾司唑仑。上方加当归10g养血活血。

电话回访:患者服药5剂后诸症皆愈,无口腔溃疡,未感口干、口苦、鼻干等不适,睡眠良好,无疲倦感、怕冷症状。

讨论:口腔溃疡中医俗称口疮,表现在口唇之内,咽门以外部位,舌,唇,颊,软腭等处发生溃疡,疼痛异常,病程延绵,反复发作,西医对此尚无根治方法。古代医家对口疮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但临床上多以火热,阴虚立论,治疗多以清热,解毒,泻火,滋阴,活血,止痛为主,此类治法偶能取效一时,旋即复发,再难奏效。复发性口腔溃疡虽有火热上炎之征,但因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正气已虚,脾胃之火末熄,因此其炎上之火大多虚实并见。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败胃之药,正气越伤虚火越浮,治疗虚火不知引火归源,一味滋阴降火,一派滋腻之品,中焦不能运化,病越长绵难愈。因此,陈学忠教授认为引火归元极为重要,

潜阳封髓丹由潜阳丹与封髓丹合方而成。对于二方方义,郑钦安在其著作《医理真传》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能纳气回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况西砂辛温,能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陈学忠教授此基础上加用干姜助附片温肾壮阳,又能温中散寒;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全方共奏温肾助阳,引火归原之功。

此方在临床的广泛运用根于对“天一生水”的深刻理解:所谓“天一生水”者,即为一坎卦之意:一阳爻潜于二阴之中。可理解为先天命火潜于肾水之中,方为肾之功能。郑钦安《医理真传》:“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於二阴之中,居於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此“一点真阳”之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方得温,肾之气化功能方能正常进行,肾之阳气为人体五脏阳气之本,水温-木升-君火主位等一系列脏腑功能方能正常运行。《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阳密乃固”之“阳密”,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完成。如果阳不能密,“两者不和”,则“若春无秋,若冬无夏”,正常的人体阴阳世界正常循运规律被打乱后,天不为天,地不为地,稳定平衡状态被破坏,诸疾必然纷起。知此理者,方可明温水潜阳法可治大量疑难病之机。所以以潜阳封髓丹为代表的温水潜阳法正是要将这离位的先天乾之一阳重摄于水中,保证命门火深固秘藏于肾,以达到这“阴平阳密”的最佳生理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