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四期仍是跟班学生为主,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微篇小说的写法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所以,整理这篇讲课记录时,不再只注重微篇小说的写法,而是同时注重了做人的道理。因为,作文,即作人,这两者是无法分得开的。)
所谓的平等,只存在于理想中和谎言里。聪明和愚蠢怎能平等?勤奋和懒惰怎能平等?善良和邪恶怎能平等?贫困和富有怎能平等?为官和为民怎么能平等?所以说,平等是无论从理论上或是现实中都不可能存在的东西。而不平等,恰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
某朋友问:“蔡老师,怎样更好地把握角度?”我回答:“这个问题很普遍,困扰了很多初学写作的人。其实,角度问题也很简单。如:你从头到尾地讲一个人的一生,这就是没有找角度;如果你开头就写他拿了一把刀准备去杀某个人,这就是选了一个切入的角度。然后,你的故事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展开了。我讲课,一切都是这么简单,所以,我的学生才进步快。听了这几句,你也应该立即就解决了角度的问题了。”
写小说要具备四个基础:一是生活基础。也就是说要有生活阅历,生活阅历越丰富,自然就会越有东西可写。二是知识基础。也就是说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那些五花八门,甚至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你不用都精通,但你都要知道一点,这样写出的东西才更有会丰富多彩。三是要有思想基础。你的思想深度决定了你的作品深度,一个没有思想的人绝对写不出有思想的作品,而一篇作品如果没有了思想,也就没有了灵魂。四是要有写作基础。就是说你得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前面的三个基础就如砖、瓦、水泥、钢筋等建材,要如何建房子、建成什么样的房子,则由你的写作技巧来决定,所以,这个基础是最关键的一环。如果你写的东西里面没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那这个东西就没有艺术性,它就只能是一堆堆放在一起的砖、瓦、水泥和钢筋。任何小说,都是故事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三者缺一不可。没有艺术性的东西,是不可能被称为小说的。那么,一个业余作者有没有办法尽快打下这四个基础呢?当然可以。比如,自己的生活太简单,你可以借鉴别人的生活,下去采一下风或看看故事、传记什么的就可以了。自己的知识面不广,你可以根据你想写的东西有目的地去买几本书查找一下有关资料或百度一下有关的知识。自己的思想没有深度,可以多学习书本知识,多思考问题,多向大家请教。自己没有写作技巧,可以学写仿写别人的东西,用自己的车,走别人的路,或用别人的货架,摆上自己的货物,这样一来,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应该是上手就是高水平。
一篇文章至少应该有两个要点中的一个:要么有意义或有余味,给人思考或启迪;要么有震撼或有趣味,给人以悲伤或愉悦。
新闻可以而且只可以当素材,要写成小说,得进行大的加工改造。狗咬人不是新闻也不是小说,人咬狗是新闻,但仍不是小说。只有写出了狗有选择性地咬人而人有目的的咬狗的文字,才是小说。也就是说,你写小说时,得透过事物的表象写出它的本质。
你的语言的表达要有张力,要能准确达意,这样的语言才是好语言。你的语言不一定非要完全符合现有的语法。在语言的发展史上,是先有语言,后有语法。语法不过是对语言的总结归纳。如果你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语言被大家所接纳,那你的语言就是新语法。
对一个组织来说,能不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重要的不是它叫什么名字,重要的是在这个组织里的都是些什么人,重要的是这些人能做成什么事。
作为一个领导者,得同时拥有两用能力,才能把事情干好:一是能把握和谋划大局;二是能够知人善任。
一个人打击你,是因为他嫉妒你。一个人嫉妒你,是因为你比他更优秀。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是否受到了打击,是他是否取得成功并受到关注的重要标志。
没有心胸,哪有事业?没有继承,哪有发展?
嫉妒别人根本无法成就自己,相反,无法成就自己的人才会去嫉妒别人。其实,外面的天空这样大,为什么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嫉妒别人身上呢?可惜,这样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懂,所以,嫉妒别人的人才会有很多很多。
高手写的文章和一般作者写的有什么区别?你如果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高手们写的几乎全是这样的故事:有此事吗?没有,在任何地方找不着这样的故事。没有此事吗?有啊,在哪儿都可能随时发生。而平庸的作者,总是照抄照搬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而且不管这个事发生了多少次多少遍,他仍照抄照搬过来给你看。能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这正是高手作文和一般作者作文的区别之所在。
写小说是要讲技巧的。一般说来,技巧由语言表达、布局谋篇、故事情节三部分组成。有了一个感觉不错的故事之后,你就要在布局谋篇、结构安排上下番功夫,结构安排好了,就要想想如何表达才能更准确到位。
闪小说不过是这样的一种600字内的小文章:开头:大事不好!(引出故事,进入主题)中间:何事惊慌?(叙述故事,设置悬念)结束:原来如此!(完成转折,出人意料)
闪小说的基本写法:一是将主要矛盾第一句就交待出来(你们做到了吗?)二是接着进入最主要的矛盾点的分析或事件的叙述(你们能写得清楚明白,层次分明吗?)三是在叙述时完成设置悬念(你们能设置得非常自然,引人入胜吗?)四是最后一句解答悬念(你们能做到出人意料,眼前一亮吗?)这就是闪小说在构思和写法上最常用、最主要的东西所在!
不能按常规出牌,这点无论写什么文章都要注意有意为之。如果你写的只是正常的故事,正常的开头,正常的发展,正常的结尾,那还有什么看头?
写作就像画树,你想表达什么,你就围绕树身这个重点写,写好了树身,你再给它加上根、加上枝、加上叶,当然,还得加上果。要注意,你加的东西都是这棵树本身的东西,得是它自己的根、茎、叶、花、果,而不是其它树的。其它的根、茎、叶、花、果再好,只要与这棵树无关,也一点点都不能要。
同学们,你们想超越今天的我,目前至少得同时具备如下条件:在中外报刊发表小小说2000篇以上;作品上过《人民文学》;多篇作品上过大学教材;在《小说选刊》发表小说八篇以上;有一些作品已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作品集(含编选)60本以上;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得过文学奖(大小都算吧)200多个;因写作立过三等功四次以上;教的四五十个学生一年半能在《小说选刊》、《国际日报》等中外纸质报刊发表作品7000篇左右……如果十年后再赶上我,也许,十年后我也会超越现在的我吧。如果你感觉一时还超越不了我,那你就沉下心来,好好跟我学写作!在咱们班,绝对不能出现一个能人!如果谁有能力,那就表现在多发作品上吧。
新奇永远是任何文学作品的生命。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才能写出别人写不出的。你如果只写旧题材,旧故事,总是老生常谈,编辑和读者们就没有任何必要为你这些作品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
做事不能考虑太少,考虑少了,事情会失败。但也不能考虑太多,如果考虑太多了,一是你永远都不会快乐,二是你永远都做不成事。
小说教学要因人施教。如果讲得大理论太多,对写作的要求太高,只按名家名篇的写法给你们讲,对你们初学者来说当然没用,甚至你本来还敢写点,还能写点,讲得越多,你们越不敢写,越不能写了。我的教法相反,不管你的底子多么薄,写作水平多么低,我只按你现有的水平进行点拨,进行提高。你们交了作业,我指点一次,你们就会感觉进步一次,修改一次,你们就能切实看到自己的作品更好的地方在哪儿。所以,我们用不上三五篇,修不了三五次,你的作品就发表了。我的教学办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班只五十名左右的学生,只开学一年半的时间,就在中外纸质报刊发表达7000篇左右了,这个成绩就是对这种教法的最好的证明。
想做成事,不但要努力,还要忍辱负重。特别是当你做出点成绩的时候,无数的攻击就会无缘无故地向你飞来,这个时候,你必须忍辱负重,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和宽松的环境和条件。那种受不得一点委屈,动不动就冲天一怒的人,是无法成就大的事业的。明天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雨夹雪,都是美好的!人生并不是太长,没有必要和谁较劲,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行了。
日常工作人人能干,写作只有个别人能干;工作是为别人干,写作是为自己干。工作是付出你的劳动,交换回金钱,写作除了可以交换回部分钱之外,还可以交换回精神。而精神是比金钱更高层次的财富。
文人的地位,应该由他的作品来决定,他自己喋喋不休地说这说那都应该是不算数的。而事实上,作品本身是最会说话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
整天忙别的,不如瞅空写点东西。我一直认为,写作是精神世界的事,它应该高于物质世界。而人,只有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丰富了,才是真的富有,起码活得会更加有价值,更加充实和快乐。
当你快要成功或已经成功的时候,就一定会受到别有用心的人的攻击,攻击的力度和广度和你的成功与影响成正比。你的成功和影响越大,受到的攻击就越强烈。别给我诉委屈说你受到了攻击,因为我要因此恭喜你肯定取得一定的成功了!
和成功的人总在一起,你也会走向成功。和失败的人总在一起,你也会走向失败。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你也会感觉快乐,和痛苦的人在一起,你也会一同痛苦。所以,在平时,你们要尽远离那些总是抱怨这埋怨那而一事无成的人。
为什么要称同志?同道?同流?就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人各有志,努力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行,别人做的事,无论怎么做,自然都有他的道理,无关人员没有指责的必要。毫无疑问,指责别人这也不中,那也不行的人,一定做不好自己的事。
人生不满百,有聚即是缘。恩仇皆人生,何须挂心间。
人生如流水,聚散自寻常。他年白头翁,尤忆微篇网。
他人扔砖头,我用砖砌房。任它风雨骤,我以柔克刚。
路边的小草对身边的大树叹息道:“为什么我总是被人踩来踩去呢?”大树说:“如果你长成了参天大树,就没有人会轻易将你踩在脚下了。”
前面有几座大山,如果我们翻不过去,那么我们就绕过去,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微篇小说一定要意思先行。要先确定一个你想表达的意思,然后,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标点,所有的段落,都要围绕这个意思进行。除了这个意思之外的所有意思,都不要写进这个意思,除了表达这个意思之外的所有文字,都不要写进这篇微篇小说。
不少人问我小说和故事的区别在哪里?我说,小说和故事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好的小小说里面必定有一个好的故事。好的故事不一定是好的小小说。没有故事的作品绝对不会是小说。小说就是讲故事的艺术,是艺术地讲故事。很精美的故事是不是小说?应该是。很精美的小说是不是故事呢?是,一定是!二者的区别(人为的)主要是讲故事的方式(语言和结构等表达技巧)有所不同。如果去掉了(或者说忽略了)这个区别,则小说就是故事,故事就是小说。
我刚又写了一篇闪小说《龙门客栈》,同学们学一下我的构思,看我是如何将常见的情节陌生化,时代化的。刚才丽侠说这篇的特点是:“三个事件,最后一个事件意料之外。”丽侠看到的,就是我常用的三一律,但这并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我要讲的重点是:你的一个构思出来了,如何才能写出来?比如我刚写的这篇《龙门客栈》和昨天写的《关键人物》。主题构思出来了,主体情节出来了,但如果只写这个主体情节,就太简单,味道不足,也写不长,不像一篇闪小说或小小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我在《关键人物》中,加了他的三个竞争者,在这篇《龙门客栈》中,加了另外两个小故事。而我所加的这些东西,并不是简单的字数和事件的增加,而是和主体故事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于是故事丰满了,意思递进了。简言之就是:当你想到一个好的故事时,再加上两三个与之有关的东西(简写),即可共同构成一篇不错的闪小说。
如果你的一本新书出来,有人要表扬这本书写得好,他举的例子肯定是全书中最好的那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他要说这本书差,他举的例子肯定是全书中最差的那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当你想出一本作品集的进候,宁可让它薄一点,也不可以将感觉较差的作品收进去。
注意600字内的作品,语言准确到位即好,不可太张扬。做人做事太张扬不好,写小说语言或情节太张扬同样不好。最佳的作品,总是会用平淡质朴而又准确到位的语言,讲一个曲折动人、出人意料的故事。
好的闪小说作品,阅读都没有任何障碍,都会感觉写得很简单,而简单中,却又充满智慧和内涵。
多写是一种锻炼。但你们不要急于多写,因为如果不多想,想透,写多也没用。多写的前提是多动脑子。只有多动脑子,才能让每篇都能有所进步。
学习状态有起伏是很正常的。但有的同学却总是伏而不起。总是那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一是没认真看教材,二是没认真听课,三是不肯动脑子。
当你们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时候,可以多看些短小的作品,从中找找能和你共鸣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灵感。
道理其实可以不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站在你面前的如果是个讲道理的人,这些道理你不讲,他也会明白,如果你面前是一个不进道理的人,你给他讲这些道理也根本不起什么用,他反会变本加厉地不讲理。因此,对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你为什么还要和他白费口舌呢?这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明知说不清,不说也罢。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应该是一个讲话最少的人。无论我的办公室里有多少人在说话,我一般也不插嘴,而是沉下心来看书学习或写作。除非有人直接找我有事,我非说话不可,我才会简洁明了地说应该说的话。因为我感觉,话说多了,不但没用处,而且没好处。没用的话,说它做什么呢,可能会给自己会带来危害的话,为什么非要说呢?与其多说话,不如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多学习、多做事。还好,无论外面的环境多么噪杂,只要没有人硬拉着我的胳膊,我还能沉浸在我自己的世界里打我的字。
污辱和谩骂可以将一批人打倒,也可以让一批人更坚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强者是打不倒的。让我们一起感谢我们的对手和敌人吧!因为如果我们没有了对手和敌人,我们就没有了前成的勇气和动力,甚至会迷失前进的方向。
大家考察一下现代大作家,哪个不是从社团中出来的?哪个没组织过文学社,哪个不是靠了一个或几个刊物才慢慢地产生了影响的?一个人闷下头来写,往往写得再多也无人过问,写到最后也往往不过是一堆引火的废纸或老鼠的口粮。而有了团队则不同,有了团队就有了归属感,就有了欣赏你的人,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有了写作的方向,就有了心灵的寄托,写来写去,你就会感觉自己的人生也就有了一定的意义……
想做点事,光有努力是不行的。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得到,但做出成绩的人却是了了无几的。要想做出成绩,必须得确定正确的努力方向和找到正确的努力方法。
所有的作品,都应该来源于生活。《西游记》写的也是人间烟火。但表达生活需要有技巧,需要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感情来表达出更新的东西来。你们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东西。
想做事,就不能什么都考虑,不然,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你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不合常理是不行的。要在情理之中的前提下写出意料之外的情节,才是好作品。
我们在写作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感觉没有什么可写!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传给大家一字秘诀:“借”!大约是快到春节了,大家的事都多,这几天作业量不大,所以,进入二月这几天我才有时间写了十来篇东西。今天中午,我在点评大家作品的时候,就顺手写出了两篇小作品。一是读了李横同学写的《红辣椒》,写车站送别的事,感觉他写的感情表达不到位,故事也一般,即顺手以车站送别为内容,写了《爱就三个字》,算小说,也算散文。二是读了刘亚宁同学的《讨债》,感觉她写的事太平,都是生活中的事,没有打开思路,加工提炼不够,于是顺手写了同题《讨债》,以作范文,让她体会一下如何才能打开思路。也就是说,我这两篇下水文,都是从学生的作品中借来的,一是借他的一点情节写自己的东西,二是借他的一个题目写自己的文章。大家可对比着看一下,体会一下如何借别人的东西写自己的作品。
好作品和精品的区别,在于是不是有细节,是不是故事很简单但意思很丰富。故事情节不在于多和全。细节是生命,意思是灵魂。而好的细节,都是有灵魂的东西,一两个足够。
你的思维只有打破常规,写出的东西才能出人意料。
写小小说神秘吗?不神秘!写小小说简单吗?很简单。写小小说快乐吗?非常快乐?你写的小说能发表吗?当然可以。写小说本来就是一件既简单又快乐的事情,但一直以来,却被某些人有意或无意地神秘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