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潮祖教授讲中医思维(六):小柴胡汤系列

 陈潮祖医学论坛 2021-02-21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少阳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包括胆囊、胆管,其中手少阳三焦到底有无形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

三焦经典论

内经和难经对三焦的描述各有不同,难经说有名无形,内经说有形有质。

《难经》二十五难,“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难经》三十八难曰:“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名而无形”,泛指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没有形质。

《内经》之《灵枢·本输》:“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下根于肾系,上连于肺系,中焦三脏也与之相连,五脏与三焦连为一体。“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孤府为最大,六腑都与之联系,但未讲三焦属何组织。

明代张景岳认为“此三焦所以际上极下,象同六合而无所不包”,极为广阔。“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难经》谓“有名无形,诚一失也”。

唐容川,张锡纯和周学海进一步描述少阳三焦。

唐容川认为三焦是人身的油膜,根于命门。

张锡纯赞同唐容川的说法,认为膜为少阳三焦,提出太阳之膜、阳明之膜、少阳之膜。皮里膜外,皮肤以下,经络以外之白膜为太阳之膜;肌肉与肌肉之间有膜包裹为阳明之膜;膜为少阳三焦组成部分。

周学海提出:“三焦者夹缝之处也”,“皮里肉外,夹缝之处原也;肌肉之间,夹缝之处原也;肠胃之体皆夹层,原也;膈肓之体,夹层中空,原也”。

编辑:肖晔  何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