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的唐诗,一生写出一首就够了

 树深书馆 2019-01-07

打开唐代诗歌那精彩绝伦的画卷,我们会看到有这样一些作品,它们绕过了那些炙手可热的诗人,却也能以独特的魅力,尽现唐诗的绝代风华。它们是诗人最重要的代表作,而我们也会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名字,一个地方,一份感情……

对于这些诗人来说,一生中能写出这样一首作品,留给自己,留给岁月,留给千年的大浪淘沙,足矣。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样的唐诗,一生写出一首就够了

有时,走在路上无聊,我会默念一些诗词来打发时间,而这首《春江花月夜》总会不经意地浮现在脑海里。

想着念着,便好似看到了一个春天,澄江如练,月光如水,花落花又开,楼上人依旧。轻灵,空远,皎洁,而浪漫,带着春天的思念,与月夜的美感。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这个春天的夜晚,一双眼睛看见了喧嚣之外清静的美,一支笔记录了那不被打扰的悠悠思念。不知道滚滚江水送走了多少光阴的流淌,不知道月圆月缺带走了多少世事的变迁。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整个世界好像也安静了下来,我们会感知到很多不经意间忽略的东西,也会想起某些封存于心灵深处的故人,甚至我们久久无法触摸到的精神的故乡与家园。而每一次细细体味着《春江花月夜》,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样的唐诗,一生写出一首就够了

诗人当时羁旅在外,行至枫桥,夜泊于此。在那样一个静谧的秋夜里,身在异乡的旅人满怀愁思,独难成眠。一个人,如果内心是孤独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东西也盛满了孤独;一颗心,如果装着无法排遣的惆怅,那么他所听到的声音也会如叹息般幽长。

孤月,清霜,寒鸦啼;江枫,渔火,不眠人。此时此刻,他感受着人间最自然的景致,心里却弥漫着最难舍的情与愁,思乡,忧国,以及对身处乱世的迷惘不安,毕竟他的国家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它给予了当时大多数文人一种力不从心的焦虑。深夜的寺院定是寂然无声的,而那鸣响的钟声不但不会显得惊心刺耳,反倒会更加衬出夜的沉静,悠长的声音似乎能传到很远很远,远至江中的客船。那么,客船能带去那份思归的心情吗?让远方的人也听到这如钟声般的叹息。

正因为这首诗,寒山寺成为了苏州的旅游胜地,那年我也曾踏进寺门,流连其间,但遗憾的是,在白日游客纷纷的熙攘里,又怎能体验到那“月落乌啼,江枫渔火”的意境呢?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样的唐诗,一生写出一首就够了

诗的魅力多么强大,一首好诗,足可以让我们记住一个地方,让我们对诗与景的完美结合充满好奇与向往。

看得见平原草树,看得清鹦鹉芳洲,却望不尽故乡的日暮,家在哪里,愁有几多?浩渺的江水又寄得回几番离愁?于是,《黄鹤楼》便在这样怅然乡思中收笔,轻轻的,宛若带过一阵空灵的风。

最后要说一下,这样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在当时就很有名气,据说大诗人李白也曾登黄鹤楼,有人请他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这首《黄鹤楼》也赢得了李白内心的赞赏与肯定。后来,李白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我个人更喜欢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一些,因为那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会让我想起那年行船在夜幕下的秦淮河,看见过“二水桥”,心中便默默吟起这首诗。

题都城南庄

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样的唐诗,一生写出一首就够了

在春桃盛开的时节,一个男子对一位艳若桃花的姑娘一见钟情。时光荏苒,一年之后,春回大地,桃花依旧,可那个心仪的女子却不知道去了哪里。

都说“得不到,已失去”是最美的遗憾,那么这首诗可以说把这两种情形都含盖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试想,两个原本陌生的人不期而遇后,即便互有好感,也会让那份感情藏而不露,且作沉淀。这即是所谓的不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显然就是失去了,至少是失去了找到的可能。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样的唐诗,一生写出一首就够了

今天,当我们用“葡萄美酒”来点缀甜美愉悦的交往场景时,大概很难想到这几个字是出自一首如此悲壮的诗里吧。那里有饮不尽的酒,歌不尽的乡思,留不住的性命,灭不掉的豪气。这正是边塞诗壮美的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