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研究 | 显示房颤患者卒中风险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应每年定期评估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1-10

一项来自中国台湾的最新研究数据证实,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些患者最初未达到口服抗凝治疗的门槛),并强调需要每年进行重新评估。

该研究于上周发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内科学年鉴》)上。

研究显示,在最初CHA2DS2-VASc评分较低的患者中,有16.1%的男性和16.2%的女性房颤患者在1年后CHA2DS2-VASc得分会增加至需要抗凝(≥2分),且2年时该比例上升到大约四分之一,在7年时则上升到近一半。

当前美国房颤管理指南尚未规定最佳评估间隔时间。

对此,研究者表示:“ 对于中风风险重新评估的重要性,包括建议的时间间隔,应明确建议,应考虑纳入未来的指南,为临床实践提供信息。”他的团队建议评估间隔为1年,但他承认更频繁的随访可能会更快地确定患有新风险因素的患者。同时他也补充道,还应考虑患者更频繁的随访和成本效益比。

此外该研究还提出了重新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的重要观点:CHA2DS2-VASc 评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年龄是CHA2DS2-VASc 评分的变量之一。

为了解在基线水平的低卒中风险患者中CHA2DS2-VASc 评分增加到符合抗凝治疗标准的频率,研究者跟踪了台湾当地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中14,606名房颤患者(平均年龄48岁; 40%女性)的数据,他们均为新诊断的CHA2DS2-VASc 评分为0(男性)或1(女性)房颤患者,最初未接受抗血小板或口服抗凝剂治疗。

在平均随访3.34年的随访期间,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36.3%)至少出现一种新的危险因素,并且CHA2DS2-VASc 得分提高至需要接受抗凝治疗。

研究者指出,尚没有研究有关于这一类患者中重新评估卒中风险的适当间隔,因此在实践中差异很大。


参考文献:

1. Chao T-F, Chiang C-E, Chen T-J, et al. Reassessment of risk for stroke during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n Intern Med. 2019;Epub ahead of print.

2.https://www./news/stroke-risk-increases-over-time-many-patients-fi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