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昵称S60KR 2019-01-11

良渚神徽被称为中国的“斯芬克斯”,这个谜一样的图案以“琮王”为代表(图1):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1

“琮王”为一枚黄白色的方柱体玉琮,内圆外方,高8.8厘米,重13斤,带着有规则的暗黄色瑕斑,出土于著名的余杭反山墓地,目前为为著名的余杭反山墓地,为浙江博物馆藏品。

良渚神徽纹饰的特点是:独特繁缛——神人兽面像,上部为人形的神,由浅浮雕的人面羽冠和细阴线的双臂组成,下部则为兽形的怪物,由浅浮雕的兽面和细阴线的利爪构成,那个架势,犹如神人驾驭着怪兽。

良渚神徽有两个不可思议:其一是这个神徽图案不仅玉琮上有,在象征权力的玉钺上,以及贵族使用的三叉形冠饰、锥形器、项饰的玉璜、穿着点缀用的玉牌饰等器物上都有这种纹饰,而且造型一致;其二是在良渚缘起到消亡的1000多年时间里,这个神徽图案贯穿始终,虽然在细枝末梢上有些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图像形态没有变。这支史前文明对图腾或者说族徽标识高度一致的强化意识,估计在银河系范围里也是首出一指了(开个玩笑啦)。

良渚神徽有“标准”图式也有“简化”图式,有神人兽面纹,也有单兽面纹的(图2),甚至实际考古发掘中发现,单兽面纹神徽的数量要超过神人兽面纹神徽的数量。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2-1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2-2

如何鉴赏良渚神徽?则要了解纹饰的制作工艺、制作工序,“知其所以然”方能更加确切地理解神徽的神韵之由来。良渚神徽由浅浮雕和阴刻线组成繁缛的纹饰,吴棠海先生《中国古代玉器》相关介绍是值得我们细细揣摩一番的。

吴先生根据出土半成品实物推定,良渚纹饰的雕琢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可不是凭空想象噢):

第一道工序:管钻定位。

良渚神徽传神在独特的眼睛,其制作的第一道工序的第一“刀”也是从眼睛着手,在器表选定的位置以小型圆管钻磨一对圆凹痕,作为首面眼睛之“睛”,完成全器的雕刻“定位”。下图是江苏省吴县草鞋山出土的“冠形器”实物(图3),证明最初的“定位”工序(图片来源《良渚文化玉器》图116)。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3-1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3-2

第二道工序:浮雕五官。

在首面双眼定位的基础上、双睛定型深刻,再以浅浮雕法(浅琢法)制作出椭圆形眼眶、拱形鼻梁及横阔的大嘴,眼眶周围及鼻、嘴外围用“去地法”显现出初步的浮雕轮廓。下图是江苏省江宁县晷庙出土的“冠形器”实物(图4),证明“浮雕”工序(图片来源《良渚文化玉器》图113)。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4-1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4-2

第三道工序:完成琢纹。

在浮雕轮廓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去地法”减地,突出面部五官造型,其中眼眶又琢成特别的外深内浅状,神韵毕现,完成浮雕。然后在浮雕的兽面内部及下方以“尖利器”刻琢繁密阴刻线纹,完成纹饰琢制。下图是这件事余杭县反山墓出土的“冠形器”实物(图5),证明“琢刻”工序(图片来源《良渚文化玉器》图115)。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5-1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5-2

了解良渚纹饰工序,有助于我们鉴别真伪。同样一件“良渚冠形器”(图6),浮雕部分仅仅只有眼睛而不含鼻梁、嘴巴;纹饰部分随意而散漫——如果遇到如此的“良渚”器,可能难免要疑窦顿生了吧。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6-1

古玉学步(69):浮雕阴刻良渚纹 工序严谨如传神

图6-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