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平珍:长RP心动过速鉴别诊断

 石叶文摘 2019-01-12

长RP心动过速是指RP间期大于或等于50% RR间期的心动过速,包含多种心律失常类型。在第29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中,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杨平珍教授讲解了如何对长RP心动过速进行鉴别诊断。


一. 长RP心动过速定义及常见情况


当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时,心室波(QRS波)起点与其后心房波(P波)起点之间的时间间期,称为RP间期。当RP间期≥50%心动过速RR间期,即RP间期>PR间期时,称为长RP心动过速。


杨平珍教授指出,临床中可能发生长RP心动过速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房性心动过速、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FS-AVNRT)、慢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PJRT)、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动过速。


如果临床中出现长RP心动过速,该如何对其鉴别诊断?可以从心电图与电生理检查两个方面来探索病因。


二. 心电图鉴别


1. 根据概率判断


临床中长RP心动过速多为房速,FS-AVNRT及PJRT较为少见。


2. 根据病史中的心电图记录判断


参考多份发作时的心电图有助于诊断。


3. 根据心动过速时的P波形态特征判断


如果下壁导联(II、III、AVF)P波倒置,大概率是FS-AVNRT和PJRT;如果P波向量多变,则可能为房速。


4. 根据心动过速时的QRS及ST-T判断


如果出现QRS波电交替,ST段深压低,T波倒置,则AVNRT的可能性较大。


5. 根据房室传导的变化判断


房速患者在不同时间发作时,可以因为神经活动不同,刺激迷走神经、抑制房室传导的药物等影响,表现出房室文氏传导现象,可完全排除慢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心动过速。


三. 电生理检查鉴别


1. 心内心房激动顺序


如果出现心房偏心激动,几乎可以排除FS-AVNRT,FS-AVNRT、PJRT慢径口位于左房侧壁者少见,而出现心房偏心激动的长RP最大可能就是房速。


2. 心室超速起搏后心房激动顺序的变化


如果心动过速时心房呈偏心激动,心室超速起搏下如果心房被夺获并激动顺序不变,则为AP-AVRT;可排除房速、FS-AVNRT及PJRT。


3. 希氏束不应期内的心室RS2刺激技术


希氏束不应期内的心室RS2刺激,如果重复地影响到心房的激动,提示在房室之间除了AVN-His之外还有另外可逆行传导的通路,既房室旁路,可明确为PJRT,并且可排除房速及FS-AVNRT,但阳性结果可能受到旁路位置及心室起搏位置的影响。


4. 希氏束旁刺激


希氏束旁刺激较高电压时同时夺获希氏束与局部心室肌,适当电压只夺获心室肌,二者体表心电图形态不同,心内激动顺序也不同。如果有房室旁路的存在,则可见心房激动早于希氏束激动,可能是慢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但阳性结果可能受到旁路位置的影响。


5. 比较心室心尖部分刺激和心室基底部刺激的VA间期


心脏基底部离房室环接近,房室旁路位于房室环,如果有房室旁路基底部刺激,VA间期应该短于心尖部刺激时的VA间期;如果没有房室旁路该处刺激,VA间期应该长于心尖部刺激。但是该技术可能受刺激部位和旁路部位的影响。


6. 心室超速起搏后反应


心室超速起搏停止后,如果呈A-A-V关系,则可能是房速;如果心室超速起搏未能夺获心房节律,也可能是房速。


7. 心室拖带刺激


心室内拖带刺激时有进行性融合波,可能是房室折返心动过速,并且能够排除其他心动过速。


8. 心内最早心房激动点位置


对于向心性心房激动顺序,如果快径部位心房激动最早,一般可以排除FS-AVNRT。


四. 总结


临床中应该首先需要找到P波,如果P波形态正常首先排除长RP心动过速。如果是逆行P波,则可能为FS-AVNRT、PJRTD等情况。可以依据心电图检查或电生理检查结果,逐步排查出病因,明确诊断,如下图。


长RP心动过速的鉴别流程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