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气暴躁的孩子,一定是坏孩子吗?

 昆仑圃 2019-01-13

前两天,诊室里来了一个刚进入初一的男孩子,主诉是脾气暴躁。


他在家会经常发脾气,砸东西;在学校则会打架,顶撞老师,甚至会打女生;最近还被发现偷东西……


对这样一个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


是否会鄙夷这种品性恶劣的孩子?

是否会诊断他为“品行障碍”?

是否会认为他冥顽不化,若不经管教定会酿成大祸?




坐在诊室里的孩子,是这样的:

他穿着黑色羽绒服黑裤子,脸上干干净净肉嘟嘟的。问一句,他便答一句,对答逻辑清晰且礼貌谦逊。虽然脸蛋上仍透露着一股稚气,说话也显得有些怯懦,但他的用词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却远远超过了这个年龄水平——


他会用“不置可否”形容老师对自己的态度;用“忍耐”描述自己曾经的处事方法;即便自己因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被其他同学孤立欺凌,也仍会坚持自己,因为无法做到隐瞒他人的错误行为。

 

除此之外,这个孩子还很害怕妈妈。咨询过程中,妈妈共出入了两次,但每次只要妈妈一进入诊室,孩子便噤若寒蝉,之前聊得再热烈的话题也会立刻中断。



 

这样一个孩子,还符合你之前心中的形象吗?


若是“校霸”,会看不惯其他同学的错误行为吗?

若是品性恶劣,会害怕妈妈到如此程度吗?

若是有暴力倾向,会采用“忍耐”的应对方式吗?



也许刚刚我们只不过是又陷入了“刻板印象的误区,这个孩子与我们脑中的图式实际存在产生很大偏差。


那么,造成他高攻击性的原因究竟又为何呢?

 


造成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疾病角度


器质性损伤攻击性行为可能与大脑的结构受损有关,如前额叶受损或某些特定类型的癫痫发作时,儿童会莫名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精神疾病或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或躁狂状态会导致儿童表现出高攻击性,变得冲动,难以控制自己。此外,患有抑郁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也可能表现出易激惹的症状。


神经发育障碍。患有智力发育障碍(认知障碍)或自闭症(交流障碍)的儿童可能表现出高攻击性,这通常是因为他们很难处理自己的焦虑或挫折感,也无法像其他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攻击是一种应对方式。另外,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难以控制冲动,也可能表现出对立行为、违拗或敌意。


破坏性、冲动控制及品行障碍。对于这类疾病而言,愤怒/易激惹的心境模式、对抗行为都属于症状集。患有此类疾病的儿童通常很少会考虑行为的后果,处事冲动,且冷酷缺乏共情。




社会环境角度


除了上述疾病原因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往往更多是由生活环境引发的,这并不代表他们有潜在的情绪疾病。若对这种情况不予重视,很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情绪或行为问题。


挫折——攻击假说。该假说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受挫折后的一种反应,这里的挫折往往指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事物或情境。比如说,当儿童在学校渴望老师关注或同学支持而不得时,就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挫折与攻击行为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就是说挫折可能会导致攻击的情绪准备状态,但攻击行为的真正产生会受到很多制约条件(如攻击行为的可表达性、目标的重要性和邻近性等),因此合理的引导能减少攻击行为,从而替代以其他方式。

 

社会学习理论。一方面,人类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习得的,因此儿童的攻击行为可能源于对抚养者的模仿。当家里冲突频发,父母又倾向于以暴力而不是合作沟通的态度处理问题时,儿童就很可能会内化这些暴力行为。另一方面,人们的很多行为也是会受到强化作用影响的,通过奖励或惩罚,能够使特定社会行为增加或减少。如果得到了正强化,儿童攻击行为表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大。比如婴幼儿若因为攻击行为(踢腿、破坏东西等)引起了更多抚养者的关注,那么这些行为就可能会增加。


情绪加工问题。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开始关注认知缺陷对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他们发现,高攻击性的男孩的心理理论发展通常不如同龄人,他们不擅长阅读他人,解释他人意图。当不确定其他人为什么做某事或以某种方式看他们时,他们往往就容易做出攻击性的反应。


另外还有研究者发现,训练能帮助这样的年轻人减少攻击性——教育监狱里的青少年如何关注社会环境中非敌意的线索;而当他们准确地感知到面临的敌意时,他们则会被告知如何使用替代反应。结果显示,接受过培训的青少年攻击性和冲动性会降低。


也就是说,孩子们,尤其是原本攻击性便较高的孩子,若没有学会合适的替代方式,他们便只能用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了


体罚。很多研究者都发现,体罚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攻击性,犯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以及卷入暴力行为(如家暴、受虐)的可能性都呈正相关;同时,体罚还会影响父母与儿童间的关系,儿童的心理健康,甚至提高儿童对暴力行为的认同程度,比如相信酷刑是正当的,打妻子或丈夫也是合理的等等。




让我们回到开头,看看那个孩子。


器质性障碍、重性精神病、神经发育障碍等疾病自然是不可能的,那他的攻击行为是因生活环境而出现的吗?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一直在国外,直到近两年才回国,爷爷奶奶的照料也仅限于以满足物质生活为主。对于情绪管理等社会行为,则很少有人引导。小学六年里,由于应对压力事件的方式都是忍耐,外加成绩不错,他便也就“顺利”度过了。



但是进初中后,他终于忍耐不下去了。遇到压力和挫折,他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这导致学校里老师对他的态度是批评,同学的态度则是嘲讽和排挤;回到家,妈妈的教养方式也是打骂为主。而对于他受到的挫折,老师“不置可否”,妈妈则是“小事就忍着,忍不了就打回去”。


其实,无论是忍耐,亦或是攻击旁人,都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一对内一对外。这种攻击行为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往往还会造成很多心理问题。


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自觉上进且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只不过,他并没有被教会如何应对挫折,也没有人帮助他更平和地解决压力,释放情绪。




在这个孩子身上,我们还应该明白“沟通”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诊室里,我们总能听到很多家长担心自己孩子有“多动症”或者“品行障碍”等,尤其是在听到老师和学校给孩子下的“诊断”并要求带来见医生之后。


学校的担心并不是全无道理,我们也不能指责肩负着几十人升学压力的老师们不仔细。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学校和家庭的环境里,孩子的确常常会处于弱势地位。



家长自认为最了解自家孩子,老师又自认为对儿童青少年教育经验丰富,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却常常被忽略,辩解无力,又无处寻求帮助。顺利成长固然最好,但若稍有异常行为,又被错误对待,且不论诊断可能带来的污名和歧视自我实现预言的效应还可能会引导孩子的发展,导致疾病和异常的真正出现。


重视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仔细沟通交流,这是社会,是校方、老师、家长、心理咨询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不能仅凭一两个症状,就给孩子下疾病诊断,而应该去全面地了解这个孩子,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他的所有活动,这才符合人本主义的“以人为本观”。



参考文献:

[1] https:///lib/how-a-bully-is-made/

[2] https:///lib/aggressive-children/

[3] https://www./intl/blog/great-kids-great parents/201508/physical-punishment-and-violence

[4] https:///article/aggression-in-children-causes/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