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好?瘦好? 死神更“偏爱”的到底是胖子还是瘦子? 到底哪种体重更长寿呢?
欧洲科学家调查了许多人,发现体重和死亡率之间其实成了一条U形曲线。 曲线的最低点是死亡率最低的体重值,这个值会随年龄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体重和死亡率关系如下 图片来源:北京卫视养生堂 U形死亡曲线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 60岁以下标准更长寿: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即BMI介于18.5~24.9为宜),死亡率是较低的。 60岁后超重更长寿:BMI处于超重范畴(即BMI介于25~29.9之间)的人群死亡率最低,甚至比BMI指数标准(即介于18.4~24.9之间)的人群还要低6%。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很多人都怕老来胖 但胖这件事就一定不好吗? 至少从这项研究结果来看并非如此 60岁后超重更长寿! 为啥60岁后体重超重反而好一些? 为什么60岁后稍微超重一些,但不肥胖,死亡率会低一些呢? 专家指出: 一是稍微超重的人群,营养状态是比较好的; 二是60岁以上的人群,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而适度超重的体重,更容易扛过疾病的伤害,更容易达到长寿的目的。 所以年纪大了,是需要注意控制体重,但也不必太苛刻! 但是,60岁以下还是标准体重更好一些! 来自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世界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的科学家,在1964年到2015年间,追踪了超过190000名美国人的健康状况。最终数据显示: 40至59岁超重中年男性患中风,心脏病,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男性高21%,同样的情况,女性高32%; 40至59岁的肥胖中年男性患中风,心脏病,心力衰竭或心血管死亡的可能性,比正常体重男性高67%,同样的情况,女性高85%。 因此,60岁以下者建议还是保持标准体重。 既然正常的体重值和死亡率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那我们应该怎样来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呢? 四川人最容易被这种结石缠上 快戳图了解! BMI值这样来算! BMI即身体质量指数,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它能反映出身体超重和肥胖状况。 “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 比如,一个体重70千克,身高1.75米的人,他的BMI =70kg÷(1.75×1.75)=22.86。 世界卫生组织虽曾定下了全球BMI值标准。不过,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情况,为此有了中国参考标准: BMI的范围可以大致划分出超重人群和正常人群,大家可以自测了解。 除了BMI值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健康警戒线也必须引起大家关注,比如腰围。 腰围越大,寿命越短! 守住这两处警戒线更健康 腰围,其实反应着你的腹部脂肪多少。 一大堆的专业研究数据表明,腰围越大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都比正常人要高。 据四川省骨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治医生蔚浩介绍,内脏脂肪即存储在腹腔内,围绕在很多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譬如肝脏、胰腺和肠等的脂肪正是造成腹部肥胖的主要原因。 正所谓腰粗一公分,寿命缩短一岁。 腹部肥胖的危害极大,能显著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比如脂肪肝、糖尿病、心脏疾病、癌等。 所以,60岁以后稍微超重可以,但是别都是胖在肚子上! 如果男性的腰围≥90cm,女性的腰围≥85cm,就算腹型肥胖了。 除了腰围外,颈围的健康警戒线也最好守住: 多项研究发现,颈围是测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天然方法”之一,而上半身脂肪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达标值:男性 建议 即使体重正常,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颈围,如果感觉项链变短,或衬衫领子变紧了,就应该注意。 除了保证健康的饮食,还要适度运动,减少体内脂肪。 保持长寿体重,做好这3点 1.年纪大也要重睡眠 缺乏睡眠会扰乱身体的代谢功能。因为休息时人的部分器官开始工作,经过人体肝脏的血液是平时的7倍。这个时间段是肝脏代谢脂质最高效的时候,要是这时不睡觉,就会导致体内的脂质不能很好的代谢消化。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保障7至8小时的睡眠。保证生活作息的规律、切忌乱吃药。 2.年龄大更要有肌肉 年纪大了,体重可以超点,但肌肉别少太多。 所以,锻炼是很有必要的。运动锻炼一定要坚持,至少每天半个小时以上,一周最好是三天以上。要有些比较强的运动锻炼来保证肌肉,这是非常重要的。 3.饮食要多有节制 吃盐建议不超过6克: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这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大小的量。 吃油建议不超过30克:建议使用带刻度的油壶,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的25克油,如果用家中喝汤的白瓷勺来量,就是两勺半。 饮酒不超过25克:在中国,每5个死于癌症的人当中就有1个是因为酒精摄入过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