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水论道话扬州

 青梅煮茶 2019-01-14

州喝茶,我只推崇两个地方:一为小金山之月观之棋室;一为古天下第五泉边的大明寺西园船厅。在小金山品茶须择日,一定要在下着细雨时候,听檐下雨滴,眼前起无限心事,会把一杯普通的茶喝到极致。但首推还是大明寺,大明寺不必择日,全天候,随时都可以。

    扬州是个出好水的地方。

    过去老扬州泡茶馆,进门吆喝的首先是水,什么天落水、六月雪、桃花水、双眼井之类的名堂会让人眼花瞭乱。而如今,现代茶馆经营的产品就只有茶叶,种种的水不再是茶馆的卖点。因为他们只有自来水,所以,于酷夏之日饮陈年雪水之煎茶,这事情就很遥远了。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善斗茶。说的是抒发性情,讲的是人生境界,但比的不仅是散淡的功夫,还有对水的真知灼见。

    因为水有灵性。在中国的文化里,有很多奇思妙想:比如用湍急之水煎药,就是治疗瘀积之症最好的药引子。小时候读《三言二拍》,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至今谁忘。丞相王安石估计患肿瘤或积食之类的病,就拜托苏东坡出差时从三峡的中峡带水回京,结果苏学士一路纵情山水,直到出峡时方想起丞相的嘱托,但为时已晚,回棹上溯显然不可能。又一想,都是长江水,他怎么就分清中峡还是下峡呢?所以当王安石品尝过后,指出此水乃下峡之水时,见多识广的苏学士是吃了一惊的。王安石的依据是,中峡江面窄,水湍而流激,因而水性急。下峡江面宽阔,水流缓慢而雍容,因而水性缓。这让我疑惑不已,后又觉小说家者流,大概不足以采信。

    还有一例,大致出于明人笔记。说苏州有一茶馆,因祖上积了大德,院涌奇泉,水质甘醇,与比邻之井水有天壤之别。因为独家经营,生意冠盖全城,遂致家财丰饶。水能知恩图报,此亦一怪。姑妄言之,亦姑妄信之。

    因而水有等级之分。这个品级的评定,以及争论主要发生在扬州,而扬州这个地方,在古人的心目中大概适合发生这种奇怪。唐代的刘伯刍,首先把天下宜茶之水分为七等,其中天下第一就是扬子江中心的中泠泉水(在今镇江,又称南泠泉),第五为大明寺水。扬州一境同时拥有第一与第五,突显了扬州的不同。但我一直对此存疑,因为这个天下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何以让天下人服气?

    唐代宗时,湖州刺史李季卿去湖州履新,途中在扬子驿打尖,此人嗜茶,闻听煎茶高手陆羽正在扬州,便邀陆羽为之主持烹茶,并派兵丁驾舟入江取南泠泉水。因风浪颠簸,兵丁所取之水洒去一半,只好在江边胡乱加满以塞责。而陆羽一看就认定此非南泠泉水,以勺泼洒至仅剩半桶,方说这才是南泠泉水。兵士以为遇到神人,立马下跪据实以告。李季卿叹服之余,又向陆羽请教,遂由陆羽口述,又将天下宜茶之水分为二十种。这些事都记在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里。

    关于品水,陆羽的基本原则是: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关于把天下适宜泡茶的水,排序为二十等,陆羽的《茶经》并无记录。对饮者而言,此事体大,是不是张又新的主张而假借茶圣之口呢?我们不得而知,也无需深究。

    但欧阳修对此却耿耿于怀,主政扬州时,传于大明寺挖出古井,疑为古天下第五泉,因而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大明寺泉小记》,把个品水论道的事,弄得天下不宁,在喜欢喝叶片子的茶界议论纷纷。其主要观点,就是认为把水分为七等或二十种,与陆羽茶经的原则自相矛盾,指责张又新乃妄加附益。

    这显然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也为精明的商人拓宽了经营之道,康乾之间,吾乡茶肆甲于天下的扬州,种种的水才是真正的卖点。本来煎个叶片子喝的简单事,在文人把玩下就复杂起来。喝茶不仅讲究茶讲究水,还讲究器具。古文人一致推崇锡吊子,认为锡壶最合水性,其余则等而下。不仅如此,饮茶还须得人、得地。所谓得人,名士、高僧、美女之外,必致闲情雅致之主客。你想想,一部《红楼梦》,最重要的茶事活动放在妙玉的小庵里,绝非偶然。得地则谓之在什么地方喝,名楼、佳园、水榭,离情别绪之地,慎终追远之所,众说纷纭。

    我一生倘佯于扬州,在扬州喝茶,我只推崇两个地方:一为小金山之月观之棋室;一为古天下第五泉边的大明寺西园船厅。在小金山品茶须择日,一定要在下着细雨时候,听檐下雨滴,眼前起无限心事,会把一杯普通的茶喝到极致。但首推还是大明寺,大明寺不必择日,全天候,随时都可以。

    大明寺的西园,俗称釜湖。釜湖者,锅底洼也。西侧因地势而起北派假山,峭拔雄奇;东侧是一围绿坝,草木葱茏,与之对应。湖中含一巴掌大的岛,岛上建一船厅,喻意为不动之舟。在此厅轩留饮,船耶岸耶,行耶止耶,唯客所思。此岛又与湖心的美泉相联,泉上有亭,而亭之所覆,就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五泉。

    我记得早些年间,有个张先生就在船厅经营些旅游产品。此人不俗,凭借蕴藉,有一天就卖起了五泉水。打的旗号就是现打现泡四个字。何为现打,就是在井中即时取水。而且把欧阳修论水的文章,以大字印制了悬于树上,供茶客们观览助兴。那时我常常带客人来此品茗,往往一杯茶就把一个下午坐没了,及至关门打烊,而兴致不减。

    至于茶叶,中国的茶文化是主张用本地水泡当地茶的。而寺后有平山茶场,所产之茶的特点是饮至杯底会有一股青涩味,如从春天的田野上涌入口腔,为我所爱。可惜市场上已难觅其踪。而魁龙珠三味有两味产自外地,为清末民初本地商家窨制,饮之于坊间市肆,而此处不宜,是以不取。每回只喝绿杨春,虽然土头土脑,好在不乏乡野之气,并不妨待客之道。

    在扬州吃茶而首推大明寺,关键在于水。欧阳修当年一篇《大明寺泉小记》,对此井水也只以一句带过:然此井,水之美者也。可见评水是个难活,语多必失。其实西园称五泉的有两口井,一在假山之上,一在湖心。在湖心者又称美泉,传为古天下第五泉。我曾怀疑井水与湖水彼此渗透,本是一体。那位张先生告诉我,他曾测量过水位,晨间井水位高于湖水,压力高说明井水来自地下泉水,此说尚待读者明鉴。

    泉上有亭,事实上有亭无盖,亭顶开有井圈大小的天窗,这种制作,我曾在绍兴的沈园见过,此举或傍通茶理。在古人看来,风云雨露,乃天地交合,如两两相隔,则阻断天光地气。反之,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可相互镕铸,此说正可与唐魏征《九成宫醴泉铭》中“非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相互印证。

    有了以上种种,每次过此,都会买杯茶来吃。仔细品赏,水色澄澈清亮,其味清正,无土腥之气,有回甘之美。饮之则通脾胃,沁心田,洗涤污浊,修养性情。常常因一杯茶而怀古思今,并为之滞留,为之沉醉。遥想张又新何许人也,把煎茶之水,生生地编出七等、二十种来,而且深入人心,成为茶文化最不可思议,最神奇的一笔,让人浮想联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