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葡萄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雨水较少的地区,而我国南方地区因为高温多湿,病虫害发生较重,不适宜栽培葡萄。但是,避雨栽培的成功运用和推广,就很好的避免了南方高湿,和多发病虫害等不利因素,使南方地区不仅可以栽培,而且一些葡萄产区的果品质量与北方地区不分伯仲。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一种非常适合南方地区避雨栽培的新品种——。节目中,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夏黑葡萄的品种来源,品种优势,品种性状,生长条件,以及避雨栽培的关键技术。希望观众朋友们通过收 看本期视频的介绍,能对夏黑葡萄的品种和与其相关的避雨栽培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提高南方葡萄种植户的种植热情,并学到更多相关的技术。 夏黑葡萄品种多为欧美杂交种,为三倍体无核品种,由日本山梨县果树试验场育成。该品种果穗较大,圆锥形,平均穗质量500 g,果粒着生紧密,近圆形,自然单粒质量约3.0 g,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的单粒质量约6.0~9.0 g,果皮紫黑色,果粉厚,果肉硬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以上,口感甜脆,风味佳,在江苏省句容市的果实成熟期为7月上旬。 该品种长势强,栽培管理重点是控制新梢长势,缓和树势,精细管理第2年产量达7 500 kg/hm2,成龄树产量15 000~22 500 kg/hm2,可露地栽培。 夏黑葡萄植株生长势极强。隐芽萌发力中等。芽眼萌发率85%~90%,成枝率95%。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数1.45~1.75个。隐芽萌发的新梢结实力强。采用篱架栽培,密度512株/亩时,每公顷产果30 600~37 500千克。 夏黑葡萄避雨栽培是以避雨为目的将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上的一种方法,是设施栽培中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葡萄花期及果实生长期常遇高温多湿气候条件,病害较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抗病性较差的欧洲种葡萄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病害严重,葡萄的种植受到很大的限制。 一、葡萄避雨栽培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减少病害侵染和喷药次数,避雨栽培可减少靠风雨传播的病害类型发生,葡萄经避雨栽培后,明显减轻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及房枯病的发生。全年喷药次数从30次减少到18次左右,果面污染减轻。 (2)、提高产量,改善质量,通过避雨栽培可以提高坐果率。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昼夜温差加大,有利于着色,着色明显优于露地栽培,并可增加果实含糖量。 二、葡萄避雨栽培的方法: 1 避雨覆盖时间 从葡萄开花前覆膜到葡萄采收完揭膜,全年覆盖6~7个月,中晚熟品种,果穗套袋后以晴天和多云天气为主时可临时揭膜,使蔓、叶在全光照下生长,有利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并能减轻高温影响。 (2). 覆盖膜的选择 选择透光性能好的覆盖材料,铺设反光膜,采用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整形修剪技术。 (3). 避雨覆盖的方法 篱形架简易覆盖可采用在架上升高60—90cm简易覆盖架法。薄膜边缘要用铗子固定钢架上。薄膜扎好后,在上端每隔1米用压膜绳扎住,防大风损坏。在有些地方为节省成本采用竹杆或竹片代替弯形架。 (4)葡萄避雨栽培管理 ①萌芽后至开花前为露地栽培期,适当的雨水淋洗,对防治长期覆盖所致的土壤盐碱化有益,此时栽培管理基本与露地相似,应注意黑痘病对幼嫩组织危害。 覆膜后,白粉病危害加重,虫害也加重。白粉病防治主要抓好合理留梢、及时喷药两个环节。每亩留梢4500~5000个,保证通风透光,保证抽发强壮新梢。 ②温度管理。避雨栽培只是遮住棚架上面部分。整个葡萄园仍是通风透气的,与露地栽培差异不大,一般不会出现“烧叶”现象,一般高温天气出现在7月上旬以后,而在6月下旬雨季结束时即可打开谷部通风降温,促进葡萄后期着色和防止高温为害。 ③水分管理。避雨栽培虽然用薄膜遮盖架面,简易T型架避雨方式,采取一畦一棚,下雨时雨水通过棚间隙落入畦沟,再从畦沟逐渐向畦里渗透,供根部吸收。葡萄需水较多的时期是发芽至果实膨大期,正值雨季,畦沟里始终保持有浅水层,一般可以满足葡萄对水分的需求,但遇连续晴天和晴间多云天气适当灌水或喷水,使畦面保持湿润,有利果粒膨大。采用大棚方式或连栋大棚最好配置滴灌设施,在连续晴天干旱情况下注意水分的灌溉。着色期需水量少,水分多则品质下降,此期畦沟不宜积水过多。 ④病虫害防治。采用避雨栽培,空气相对湿度降低,一般不会发生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等发病也会下降。
|
|
来自: liuhuixin33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