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编程,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你只是少了个步骤

 明灭的烟头 2019-01-15

前言

时间就像是幕后推手,将记忆推向遗忘的深渊中,人的一生,都无时无刻的在与“遗忘”抗争,却鲜有胜算。

人类的大脑,是聪明的,它能自动过滤掉不感兴趣的、不太需要以及用不着的信息,可当我们要复用这些信息时,大脑又显得略微笨拙,它已经把这些给淡忘了,我们又不得不提起笔杆子学习了。

那么,是否有一种高效,可行的学习方法,不让我们“忘”得如此之快?

遗憾的是,学习某些所谓的学习方法,比学习某个知识还要难。

记忆

也许你听过“遗忘曲线”这四个字,它体现的是大脑记忆的规律,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于1885年提出的概念,因此也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一般规律,学习之后,遗忘会立刻开始,基本的遗忘规律为:

刚记完:100%20分钟后:58.2%1小时后:44.2%8~9小时后:35.8%1天后:33.7%2天后:27.8%6天后:25.4%

为了能够记住学习的知识,你只需要在上述的几个时间点,复习所学的知识,就可以很牢靠的记住它们,这种方法被称为艾宾浩斯记忆法。

显然,学编程不能只靠单纯的记忆,记忆并不是学习,只能说是记住了某种信息,没人能通过“记忆”学会编程。

定义

五万年前,居住在森林的燧人氏,发现高速滑动的木头会产生热量,于是钻木取火诞生了。

后来燧人氏还发现了在打猎时,石头和石头摩擦,会产生火花,于是他们受到了启示,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更加方便快捷的燧石取火被发明了。

现在,只要有人告诉你,摩擦可以生热,你就已经明白了这个原理,不必学会钻木取火,就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生火工具来。

这就是定义的力量。学会定义,就可以拥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能力,只可惜光学会定义,是学不会的。

学习html,打开百度百科,看完了对它的所有定义,可到头来还是不明白html是什么,因为定义,只是的描述。

某个人想学C语言,在课堂上,认真的记住了培训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但老师从来没有告诉他,C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要用C做什么,当Leader给他任务时,他还是不知道怎么把任务,变成计算机可执行的步骤。

重构大脑连接

华罗庚曾经说过:“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指的是,先尽可能的收集例子,帮助你体会答案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当你真正学会的时候,这些例子就被压缩成了知识,进而将知识付之实践。

但大部分人并没有“输入”这个步骤,因此,你需要重构你的大脑连接,加入“例子”这一项。

运行一段程序,首先得有输入,才有输出。同样的,学习某个知识时,你需要将大量的例子,灌输到大脑中,从而得到定义、理解定义,才能运用到实际中。

举个简单例子:

学习某种语言时,不去联想例子,只是学完就完,觉得懂了,但实际并没有,没有将“书”读厚,就进行压缩,等到应用的时候,这本“书”就会反弹,以至于你会忘记,写不出什么东西来。

为什么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学习新技术并不容易忘?

因为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咦,这个东西我可以这么用,解决我工作中的某些问题,提高我的工作效率等等。

而刚入坑的新手们,学编程通常是这么一个状态:学了这个,接下去学这个,也就是光学“定义”,却永远不通过“例子”,以至于很容易健忘,永远也学不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