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炳怀教授:专家规则的应用及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耐药新进展

 压下影响力基本 2019-01-15


第一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京港感染论坛(1st Huaxia CMIC-7th PIDMIC)已于 2018 年 11 月 22 ~ 24 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携手共建抗感染科学共同体。会议围绕病原学诊疗,以丰富多彩的学术内容、新颖多姿的会议形式,为与会代表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与会期间,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鲁炳怀教授接受了丁香园的采访,讲述了专家规则在微生物学报告审核中的应用及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新进展。



专家规则有助于出具合格的微生物学报告


丁香园:您刚刚报道了专家规则在微生物学报告审核中的应用,请问微生物学报告审核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应用专家规则?


鲁炳怀教授:微生物学工作人员在微生物报告审核中有多个需要注意的事项,微生物学报告结果可影响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故报告应合格且准确。专家规则在微生物学报告审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帮助微生物学工作人员判断报告中结果是否符合目前已掌握的知识,并出具一份合格的微生物学报告单。


专家规则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病原微生物可能对某些抗生素天然耐药,则在最终的报告中不应出现敏感结果。例如革兰阳性球菌或杆菌对氨曲南天然耐药,则报告中不应出现革兰阳性菌对氨曲南敏感结果。


第二,抗生素在使用时可能存在抗生素耐药的内在逻辑关系,若最终药理结果与临床常识不符,或耐药机制无法解释,则需要对药理结果进行复核。


第三,在专家规则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特殊情况进行判断,若结果中出现了特殊、少见的耐药表型,需对结果进行复核。出现这种结果最常见的原因是菌落分离不纯,如在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时混入了肠球菌,若肠球菌对药物耐药,则会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的检测结果。


要将专家规则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微生物中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第一,出具报告的临床微生物工作人员需要对各种耐药机制有充分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对报告单的合理性或合规性进行充分的判断。


第二,在审核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系统的帮助来减少错误。 


磷霉素类抗生素的使用及

尿路感染判断折点的制定


丁香园:泌尿系统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有哪些?它们的耐药情况以及这个方向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哪些?


鲁炳怀教授:泌尿系统感染是除了呼吸道感染以外对人类威胁很大的一类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可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球菌等一些较常见的肠道来源菌,其耐药性不强。例如女性膀胱炎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占比可达 80%~90%。医院获得性的泌尿系统感染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尿路插管或外科侵入的情况。虽然尿路是开放性的腔隙,但普通菌很难进入膀胱或相应部位。尿路插管或外科侵入的使用可能导致外界菌沿着管壁进入膀胱并引起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通常来源于外部环境或患者肠道,其耐药性较强,需要进行相关的药敏实验。


临床上需要判断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是否有相关临床症状(如尿痛等)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治疗。糖尿病或免疫能力低下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液中可能检测到大量病原菌的存在,但没有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可不进行治疗。孕妇和将要进行泌尿系统手术操作(如肾结石的碎石或肾脏肿瘤手术)的患者需要考虑对无症状菌尿进行治疗;目前显示其他情况下的对无症状菌尿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不能使患者获益。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领域有两大受关注的研究进展:


第一,磷霉素类抗生素在尿路感染治疗中的使用。临床医生在治疗尿路感染时较常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磷霉素类抗生素不常用。磷霉素类抗生素和其他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的情况很少见,故临床上鼓励在轻症患者中使用磷霉素进行治疗。使用磷霉素前需要从临床微生物化验单或微生物报告单里获取肠球菌(尤其是粪肠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等对磷霉素的耐药情况。磷霉素类抗生素的使用可减少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


第二,当前耐药形势严峻,尤其是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大量出现给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尤其是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多种病原菌(如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可能已携带耐药质粒,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这些病原菌引起尿路感染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已无法对其产生作用,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前主要依据血流感染来判断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或敏感折点,未来希望制定新的针对尿路感染的判断折点。对于尿液中浓度较高的抗生素,这些折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可能略高但仍处于敏感范围;故即便在常规报告中通过血流感染判断细菌对该抗生素耐药,临床上仍可能可以使用该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患者。

 

小结


微生物学报告结果可影响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专家规则的应用可帮助微生物学工作人员出具一份合格的微生物学报告单。专家规则的充分应用需要出具报告的临床微生物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各种耐药机制,并可借助信息系统的帮助来减少错误。


泌尿系统感染可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获得性感染,两类感染方式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有所不同。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领域有两大受关注的研究进展,即磷霉素类抗生素在尿路感染治疗中的使用及针对尿路感染的新判断折点的制定研究。


责任编辑:马腾、孔宇森

图片来源:丁香园出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