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杀技丨de Winter综合征病变血管一定是前降支吗?

 doudou0427 2019-01-17

      《必杀技》是'心在线'与航天中心医院赵运涛医生及其团队独家合作的专栏,隔周周四与您相约。'福尔摩斯医生'目光犀利,能从细微之处洞察临床事件本质,并教给您临床诊断的必杀技能。


【本期导读】


      自2008年de Winter心电图被提出以来,这种特殊表现的心电图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传统观点认为,de Winter综合征的冠脉病变位置一般在前降支近段。情况确实如此吗?通过本期的两则临床病例,发现实际并非如此。


  早在1947年,Dressler在观察心肌梗死早期出现高尖T波改变时,就已经记录到伴有ST段上斜型压低的表现。但是直到2008年才由de Winter及Verouden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提出,在左前降支完全闭塞时心电图不表现为ST段抬高,而表现为特殊的ST段上斜型压低伴T波高尖,此心电图特征为de Winter综合征。


  de Winter通过回顾性研究表明,de Winter综合征的冠脉病变位置一般在前降支近段,且临床实践中所见de Winter综合征也多在前降支近段,但本次为各位读者展示的是2016年发表在《无创心电学年鉴》(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上的一则病例,以及绍兴市中心医院沈剑耀医生发现的一例回旋支作为罪犯血管的de Winter综合征,告诉各位同仁临床情况复杂多变,心电图只是反映病变位置,但不同的冠脉血管解剖,也许罪犯血管不同。



一. 病例分享


病例1


  患者是一位53岁中年男性,既往高脂血症病史,否认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在休息时突发胸痛20分钟就诊。急诊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J点上斜型压低3 mm、V2~V5导联T波高耸。

  图1. 患者就诊急诊心电图。


  结合心电图,考虑de Winter综合征诊断明确,考虑病变部位在前降支近段,于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检查,可出人意料的是,患者的前降支未见有意义狭窄,左主干及回旋支管腔通畅。仔细观察冠脉造影,发现第一对角支闭塞(如图2箭头所示),给予支架置入后血管开通(图3箭头所示)。由此可见患者的第一对角支非常优势,可部分解释前壁和侧壁导联心电图ST-T表现。

  图2. 患者冠脉造影结果。


  患者安返病房后胸痛缓解,复查肌钙蛋白T(TNT):6.05 ng/mL;心电图提示,I、aVL、V5、V6导联T波倒置。

  图3. PCI术后患者冠脉造影及心电图。


病例2


  患者为一位48岁中年男性,否认既往慢性病史,本次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于急诊,入急诊后胸痛持续,同时伴有大汗淋漓。查心电图提示:V2~V5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T波高耸,肌钙蛋白I阴性。考虑患者de Winter综合征诊断明确,病变位置位于前降支近段,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

  图4. 患者急诊心电图。


  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示,左主干无有意义狭窄,前降支血流可,但是回旋支的钝缘支近段95%狭窄(图5左侧红色箭头所示),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患者置入支架(图5右图箭头所示),后安返病房。

  图5. 患者置入支架术前和术后的冠脉造影结果。


二. 病例分析


     两例患者均为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表现,但与传统认为de Winter综合征的病变血管不同,一例的罪犯血管在对角支,一例则为回旋支。


  下面再来回顾一下de Winter综合征。


三. 何为de Winter综合征?


      2008年,荷兰鹿特丹心内科医生de Winter等通过回顾1532例左前降支近段闭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电图,发现30例并未出现典型STEMI的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模式,de Winter综合征因此而命名。


  de winter综合征相关的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胸前V1~V6导联J点压低1~3 mm,ST段呈上斜型下移,随后T波对称高尖;


  ②QRS波通常不宽或轻度增宽;


  ③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上升不良;


  ④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上抬。


四. 小结


      de Winter综合征从发现命名直至现在已被许多急诊医生、临床医生重视。临床上发现此种心电图表现并非罕见,但关于de Winter综合征的心电图是否演变、归类等问题直至现今仍未结束。


       传统观点认为,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多因前降支近段闭塞或次全闭塞所致。2018年,日本学者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例de Winter 心电图特征表现的ACS病例,梗死相关血管为右冠状动脉近段。我们的上述两例进一步丰富了对de Winter心电图的认识。也就是说,前降支(包括优势的对角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均可以导致de Winter心电图改变。


参考文献

1. Dressler, W. and H. Roesler. High T waves in the earliest stag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erican Heart Journal, 1947. 34(5), 627-645.

2. 赵运涛, 被指南普遍忽略的危急心电图表现: ST段上斜型压低伴T波高尖.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3), 162-163.

3. de Winter, R.J., N.J.W. Verouden, H.J.J. Wellens, and A.A.M. Wilde. A New ECG Sign of Proximal LAD Occlus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 359(19), 2071-2073.

4. Fiol Sala, M., A. Bayes de Luna, A. Carrillo Lopez, and J. Garcia-Niebla. The 'De Winter Pattern' Can Progress to 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ev Esp Cardiol (Engl Ed), 2015. 68(11), 1042.

5. Antonio Bayés de Luna, Cino J M, Pujadas S, et al. Concordance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Patterns and Heal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Location Detected by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6, 97(4):443-451.

6. Rao M Y, Wang Y L, Zhang G R, et al. Thrombolytic therapy to the patients with de Winter electrocardiographic pattern, is it right?[J]. QJM: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111(2):125-127.

7. Birnbaum Y, Luna A B D, Fiol M, et al. Common pitfall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electrocardiograms from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with narrow QRS: a consensus report[J].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2012, 45(5):463-75.

8. Wang A, Xu J, Liu L, et al. The de Winter electrocardiogram pattern is a transient electrocardiographic phenomenon that presents at the early stage of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linical Cardiology; 2018;41(9):1177-1184.

9.  Katsuhiko Tsutsumi, Kengo Tsukahara. Is The Diagnosis ST-Segment Elevation or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irculation[J]. 2018; 138: 2715-2717.


专家简介


王浩,现任职于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主持昌平区卫计委青年课题一项,参与编写学术专著1部,发表核心论文3篇,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中国心电好病例》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赵运涛,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现任中国心电学会无创心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常务编委。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分别发表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BMJ》(case review)及《circulation》(cases and traces)等国际著名杂志。《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Heart》及《Plos One》审稿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