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考虑“职称”,多想想“称职”

 Purefact 2019-01-17

2018年教师职称评审已经过去。每到职称评审季,看着身边稍有资历的同行对此苦心经营、精心筹备,便想起了十多年前努力评职称的自己。在我看来,现在的职称评定,考核的绝不仅仅是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多的是考评候选人的“交际水平”和“活动能力”。


时下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除教师工作实绩外,还包括论文、课题、获奖三个方面。尤其是正高级的“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评审,这三方面更是被放在显要位置,成为“硬性指标”,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对学历、工作实绩等方面的要求。近几年,教师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和获奖的途径,说起来却一言难尽。


先说论文。应该说,写论文是教师的一门“技术活”,而非“必修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上好课,写论文并不是必要使命。如果一个教师平时对写作和教学研究有一定爱好,写论文对他来说还不是一件伤脑筋的事。可大部分老师整日为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交流费尽心思,回到家里还有一堆鸡毛蒜皮的家务事,留给教学研究的时间少之又少,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更是难上加难。也有一些教师,有兴趣也有时间做教学研究,读了很多理论性很强的论著,写起文章来旁征博引,动辄“某某学者说”,看上去学术性很强,却对教学没什么实际指导价值,上的课学生并不喜欢。更有甚者,为了满足教师应对各类考评的需求,出现了一门“产业”——论文代笔。这些专靠复制粘贴、稍加整改即可“竣工”的论文,已经不是“论文泡沫”,完全是“论文垃圾”甚至“学术欺骗”。


再说课题。就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界,通过层层申报的课题数不胜数。其中当然有真正具有学术价值、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指导、推动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课题,但不能忽视的是,还有很多课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个“无”先是无意义。很多课题是形式重于内容,比如,这几年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于是就催生了不少或大或小的相关课题,它们追求观念的时髦、名字的靓丽、概念的玄虚,实际效用却实在乏善可陈。“无”也是无行动。一些课题的参与者平日里没什么动静,却在快要结题前搞“突击”,东拼西凑量产文字材料,最后开一场隆重的“结题会”,“完美”收官。这样的课题,其科学价值、实用意义以及对日后的应用推广意义,又在哪里呢?


最后谈获奖情况。其实,多参加各级各类的赛课、教学能力比拼,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确实有积极作用。不过,因为评奖与职称评定、学校评估等各项指标挂钩,免不了会出现评选标准大于教学规律(比如深受诟病的“充满声光电和表演的语文公开课”)、选手各方面“找关系”的情况,这着实需要我们警惕。


基于上述种种,笔者认为,一线语文教师的职业追求应该是上好语文课、扎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不是评上高级、特级。教研照搞,只为兴趣;文章多写,只为提升;踏实工作,只为良心。把本职工作做到位,有了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能力,写论文、做课题、赛课其实都不是难题。为人师者,应该少考虑“职称”,最好多想想怎么“称职”。


作者:王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