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孤血:言菊朋之言腔

 cxag 2019-01-19


谭鑫培死后, 京剧界须生分成“新谭”、“旧谭”两派。“新谭”以余叔岩为主; 基本宗谭, 变化极大,也很讲求字韵。“旧谭”本无所谓以谁为主; 如从当时实况来讲, 似应以王又宸为代表。王是谭的女婿,演戏一以乃岳为依归, 优点是像者全像, 仿佛翻版;缺点是亦步亦趋, 无力革新。言菊朋初从票友作为演员, 也是“旧谭派”; 1937年后, 自己挑班, 开始还曾以“旧谭派之首领”为号召。不久, 遂创为“言派”。


“言派” 的形成, 是因为言氏深通韵学, 对于五声、阴阳、平仄、尖团、反切, 某个字在演出时不仅用中州韵还要使湖广韵, 他都下过很大的工夫。到中年以后, 他更有一种说法, 认为字韵是唱腔之母,不拘何戏, 只要能把字韵掌握准确, 一切唱腔, 千变万化, 随心所欲, 就可不拘绳墨, 大胆革新创造, 无须专事依靠古人。


当然, 因字创腔还要抓住剧情;因情生文, 有文(唱词)就有字, 这就叫作文从情生, 字由文起。所以言派有些唱词与众不同, 也有的是改词就字, 并且词句改得相当通顺。但这还不成,必须研究怎样使用立音, 改善气口, 和唱的劲头。的确, 言在一生所创造的唱法中, 是没有一处使浊劲的, 都是巧、峭结合。


“言腔”之所以苍凉古淡、沉郁俏折、富书卷气, 就是由于因字制腔, 和纵横捭阖地使用立音, 必要时也掺用一些假音为辅。如果我们把言腔归纳一下来说, 就是“腔儿花, 味儿厚”。

言菊朋

《李陵碑》


言菊朋

言菊朋《上天台》

 张长林京胡 、谭长海司鼓

1930年长城唱片】

言菊朋上天台 来自京剧道场 06:45

[ 二黄原板 ]孤离了龙书案皇兄带定,

[二黄快三眼]为王的传口诏细听分明:

      小爱卿与太师结下仇恨,

      不该把太师爷剑劈府门。

      因此上发湖北灭他的情性,

      候娘娘气平时赦他回京。

      孤登基也曾把免死牌赠,

      铫不反汉、汉不斩铫,凌烟阁标名。

      孤念你老伯母悬梁自尽,

[ 二黄垛板 ]孤念你、孝三年、

      改三月、孝三月、改三日、

      孝三日、改三时、孝三时、

      改三刻、孝三刻、改三分、

      三年、三月、三日、

      三时、三刻、三分,

[二黄快三眼]永不戴孝保定寡人。

      孤念你三个子把二子丧命,

      孤念你只落得一子霸林;

[ 二黄垛板 ]孤念你、幼年间、东荡西除、

      南征北战、昼夜杀砍、马不停蹄、

      到如今、二目昏花、两鬓苍苍、

[二黄快三眼]卿还是那忠心耿耿!

      孤念你是一个开国老臣。

      此一番进宫去顶荆赔罪,

      你把那好言奉敬,

      郭娘娘降下罪有孤担承。

      适才间卿的本那寡人已准,

      寡人戒酒我不听谗言,

      岂斩我那开国老臣?

      孤是有道的明君。

      君臣们好一比那骨肉的情分,

[ 二黄垛板 ]我叫一声:铫皇兄、铫次匡、伴驾王、孤的爱卿,

      你那里休流泪、免悲声、放大了胆、一步、一步随定了寡人。

//////////


从来须生唱法, 花腔多的必然寡味(俗说是“贫”) ; 但言腔之花是从字韵上拖长捩柔、曲折宛转、指挥如意, 因此, 其腔之花绝无损于其味之厚, 而且还能够相成相长、水乳交融。如果说, 为什么字音有时故意要拖长, 这也不是故意, 他是在中间以反切为媒介而联系着。


最近有同志在电台上说余叔岩的发音听起来好像不是从本音唱起, 而中间另有一种声音。那另一种声音, 就是反切。余叔岩讲反切,言菊朋更讲反切, 不过唱法不同: 余短言长, 言明余暗。言每唱到“家”(《让徐州》)、“赵”(《骂殿》)、“安”(《奇冤报》) 字之类, 反切特别明显,韵味更浓。但从反切上发音, 有时耍腔最易脱板, 所以听言派唱法, 往往为唱者捏一把汗(其不易学也在于此。) 可是言本人最善于“搬” (唱的术语), 他能悬崖勒马似地一“搬”, 仍然落进板槽。言派之容易脱板, 和汪(桂芬) 派之容易“堕”板, 都有因难见巧之工。


另外, 辅助言派唱腔韵味之浓的还有使用湖广韵: 如在《文昭关》中唱到“夜夜何曾”四字,“夜”、“曾”都作上声, 按湖广韵念法, 听去就好像湖北人在戏台上开了腔。还有, 言的念字, 很多地方也和一般演员念的四声两样: 如在《镇檀州》中有一句“怒恼了老牛皋”, “皋”字一般念“搞”, 他却念“高”, 和我们小时学作旧诗的念法一样, 听来确是韵味更浓。


总的说来, 言腔以〔二黄三眼〕为最好,代表作如《文昭关》《上天台》《贺后骂殿》《清官册》《宝莲灯》《二进宫》等都是; 再则〔西皮二六〕, 如《捉放曹公堂》《击鼓骂曹》等等, 他都能唱出抑扬顿挫、往复低迥、似粘似断、如续如连, 真有诗人笔下所形容的“ 大木十围生远籁, 朱絃三叹有余音” 的意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