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腰酸分五种,分清之后再治疗,腰部用到百岁不会痛

 传承国粹易医武 2019-01-19

腰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症状,临床所见甚多,或伴腰痛,或伴膝软,或伴双下肢无力,或伴排尿异常等,亦有仅以腰酸不适为主诉就诊者。短时间的腰酸症状对人影响不大,如腰酸症状持续不缓解则对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单纯“腰酸”进行西医常规检查往往以“阴性结果”告终,但在中医来讲,腰酸症状对于辨证和治疗意义重大,因为“腰为肾之府”,腰酸与肾气、肾精的盛衰关系密切。此外,腰酸与湿邪阻滞经络、外伤劳损等也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常见腰酸见于以下几种类型。

劳损腰酸: 腰部酸重,多伴腰痛,腰部活动受限,或单侧下肢麻木等,多见于久坐久劳之人以及长期负重工作之人,与过劳伤及肾气有关。

盆腔腰酸 :腰部酸胀,发作有周期性,多伴月经不调或带下异常,通常无腰痛,多见于患有慢性妇科炎症之人,湿热挟瘀留滞冲任二脉所致。

膀胱腰酸: 腰部酸胀,常伴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畅、尿道灼热感等,多见于急慢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肾积水、肾囊肿等病史之人,多为湿热留滞膀胱,膀胱气化无力,湿邪久羁所致。

产后腰酸 :腰部酸楚,绵绵不绝,常伴全身乏力、自汗盗汗、心悸气短等,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多为产后气血双亏,肾精失充,络脉空虚所致。

虚损腰酸 :腰酸隐隐,时伴腰部隐痛,膝软无力,性功能下降等,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为年老肾气渐衰,肾精不足所致。

以上五种腰酸,为临床所常见,具体辨证需结合病史、症状、舌脉等加以明确。

通常来讲,劳伤腰酸,需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纠正坐姿、避免负重的前提下,腰酸未缓解,则加用祛风寒湿邪、舒筋活络之类中药,常用有独活寄生汤、羌活渗湿汤等。

盆腔腰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如清热化瘀、疏肝活血、调经止带等,常用有四妙丸、附子薏苡败酱散、丹栀逍遥散、完带汤等。

膀胱腰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病程短者清热利湿通淋为主,常用有八正散、小蓟饮子等,病程长者益气化瘀通淋为主,常用有补中益气汤、桂枝茯苓丸等。

产后腰酸,以产后休息调养、必待气血复常为主,如持续两周不缓解,或症状较重影响生活,可加用圣愈汤、八珍汤等。

虚损腰酸,需以补益肾精、避免房劳为主,阳虚者常用右归丸、肾气丸之类,阴虚者常用左归丸之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