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腰痛,中医是如何辩证分型的?

 茂林之家 2020-10-31

日常生活中,很多朋友被腰痛所困扰,到医院就诊,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腰痛症状,再经过问诊其腰痛发作的时间,疼痛的性质,部位,伴随症状,采取相关的血,尿常规,彩超,CT等辅助检查明确疾病的诊断,例如突发的腰部两侧疼痛,痛不欲生,如同绞肉一样,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大多是急性泌尿系结石嵌顿在输尿管引起的腰痛表现。此时,一般经过超声或者X线就可发现结石的大小,位置,积水情况。这是一套现代医学的完整的诊疗过程。

祖国医学则以辨证论治为医学思维模式,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来确定腰痛的疾病性质和进展阶段,这一点与现代医学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所谓辨证就是根据腰痛症状为切入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搜集病人整个身体反应出的症状表现,再归类到寒热虚实的属性,以及深层次脏腑失调的问题。以腰痛为例,在中医辨证中它既是症状,又是疾病总称,问诊病人腰痛,同时腰部遇到温暖就会疼痛缓解,遇到寒凉的环境,如阴雨天就疼痛加重,这种情况大概判断属于寒湿阻滞肌肉血脉的问题,腰部为肾所主,肾阳不足,阳虚生内寒,如病人还伴有尿频,手足不温,舌淡脉沉,就可由此深入到寒湿发于肾,辨证的结论就是肾阳不足,寒湿阻滞证,可采取散寒除湿,温阳的方法调治,这是一套中医辨证的完整过程,如果与辨病相结合,本证可能发生在腰肌劳损,腰椎疾病等。接下来,朱大夫根据中医理论,为您做关于腰痛辨证分型论治的解答。

★腰痛的中医理论基础

  • 中医的生理学离不开脏腑和经络,古代医学家的公认这样一句话,即“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五脏六腑疾病以气血阴阳失衡为主,每个脏腑的气血亏虚,都会出现所主的经络营养不足,例如腰为肾之府,腰部为肾所主,肾气亏损,无法运行腰部气血,就会出现腰疼,这属于“不荣则痛”。

肾虚腰痛者,是阳气虚弱不能运动故也。经云∶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证治准绳·腰痛》

  • 同时,脏腑失调后痰饮血瘀水湿等病理产物堆积,或风寒湿邪,虫积等阻塞经络又继发出经络不通的病变。这种腰痛就属于不通则痛。

  • 因脏腑虚弱而导致的腰痛,以劳累后后加重为主要表现,而且脏腑虚损是一个慢性过程,多因劳力过度,房劳没有节制,而导致肾气亏损,无法推动血脉的气血,腰痛症状以疼痛隐隐,反复发作,喜欢揉按为主要特点,伴随着耳鸣头晕,尿频等肾气不足的表现。

  • 因外感风寒湿热邪气,水湿痰饮血瘀气滞等实邪阻滞经络引起的腰痛,以疼痛剧烈,突然发作,为主,因风寒湿邪引发者,多在腰部受寒时发生,腰痛剧烈,可出现下肢放射感,腰痛得热缓解,遇冷加重的表现,腰痛部位多在中部。因湿热引发的腰痛多见于饮食过于油腻,喜好饮酒导致的脾肾失调,湿热内生,阻塞经络,以突发腰部两侧疼痛,腹痛为主,伴有腹部下坠感,尿频,多见于泌尿系结石的病人。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黄帝内经》

  • 不通与不荣是实证与虚证的两种病理基础,二者可同时存在于一个病人的身上,例如肝肾不足属于虚证腰痛,肝肾不足又可导致寒从内生,内寒形成后使腰部更容易怕冷,亦更容易感受外界的风寒邪气,寒气阻滞又可转化为实证腰痛,即虚实夹杂证。

★腰痛的中医分型论治

  • 根据上述中医理论,可将腰痛简单的分做以下证型:

  • 肝肾不足,寒从内生

  • 肝分管着筋,肾分管着骨,肝肾不足后,筋骨就会退行性改变,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或先天禀赋不足的青年,以反复腰痛,腰部软弱无力下肢双腿萎软,行动困难为主要表现,伴有肝肾气血亏虚的症状,如腿抽筋麻木,头晕,肾开窍于耳,肾气虚多有耳鸣,尿频等表现。

  • 肾气不足,阳气亏虚,阳气不足阴相对亢盛,就会发生寒从内生,可引起腰部冷痛,喜欢温暖揉按,手足不温,面色晃白,舌淡脉弱的症状。

  • 以上内容可做为肝肾不足证的基本辨证内容,多见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患。

  • 外感寒湿,内着腰肾

  • 所谓外感就是感受了外界的寒湿,例如睡在阴冷潮湿的环境,寒湿阻滞腰部气血,引起的实证腰痛。以突发的腰痛为主要表现,很多患者会对医生说晚上腰部受冷或某个动作不慎,就突然发生了腰痛症状,疼痛剧烈,由于气血被阻滞严重,可伴有腿部放射性疼痛,以及腰部冰冷,得热疼痛缓解,遇冷加重。寒湿如果不能被祛除,也可出现慢性长期腰部疼痛,腰部发沉,古人说“腰中似带五千钱”,女性朋友可伴随着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男性朋友可出现尿频尿急等表现。舌苔白腻,脉沉紧是辨证要点。

  • 外感寒湿日久可导致肾气亏损,形成慢性疾病,上述问题可出现在急性腰椎病变,外伤,滑脱等病人,也可发生在女性妇科疾病,男科疾病中。因寒湿阻滞,继发肾气不足,继而出现气滞血瘀,可形成较为复杂严重的疾病,例如肿瘤。

  • 湿热阻滞,经络不通

  • 湿热源于脏腑失调,多由脾肾虚弱,水湿运化无力所导致,湿邪与热邪结滞在一起,阻塞经络就会发生腰痛。湿热煎熬津液,形成砂石,即泌尿系结石病,如果突然郁滞在输尿管,等同于中医学的经络突然被阻就会发生急性腰痛,放射到腹部,疼痛剧烈,多大汗淋漓,伴有腹部下坠,恶心呕吐等脾胃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数。

  • 慢性湿热长期存在,阻塞腰部,以慢性长期腰痛为主,病人腰部怕热或遇到热而加重,身体伴有尿黄,口粘,大便粘腻,舌苔黄腻等湿热表现。

  • 湿热多见于肥胖,饮食不节制的人群,多发生在肾结石,慢性盆腔炎的腰痛病人中。

★总结

腰痛的中医分型参照基础的中医理论,论治时根据所辨证的证型以及复杂情况加以判断,如病人出现腰痛症状,应到医院确诊,明确疾病的诊断,泌尿系结石堵塞可采取规范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可提供良好的治疗手段。因肝肾不足者可补益肝肾,运行气血,嘱病人多休息,勿劳累。寒湿阻滞属张仲景所讲的“肾着”,意思是腰肾被寒湿困着,可采取健脾渗湿温阳利肾的方法调治,注意防寒保暖,急性腰椎间盘病变应卧床休息,适当运动。湿热阻滞引起的腰痛应该清淡饮食,以清除湿热为主,湿热去则腰痛止,以上是基本的中医辨证分型,具体病人情况应具体分析判断,辨证核心是观察每个病人的舌脉症,分析病证之本源,再随证治之。

腰痛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以及那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同时农村患者多于城市患者。根据中医的特点,临床治疗腰痛会将腰痛分为多种证型,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感寒湿腰痛,另一种是肾虚腰痛。


外感寒湿腰痛和肾虚腰痛

1、外感寒湿腰痛多表现为冷痛,患者在雨天、寒冷天气的时候加重,遇热疼痛减轻,脉象沉紧。临床辩证的时候要与湿热内蕴所致的腰痛区别对待,湿热内蕴所致腰痛多有腰部发热,并伴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等。同时还要与血瘀腰部所致的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等进行区别。

2、肾虚腰痛多表现为病程较长、疼痛较轻但反复发作,患者同时伴有一派虚像。肾阳虚腰痛喜暖喜按,患者伴有气短,面色晄白,肢体发冷;肾阴虚腰痛患者伴有面色潮红,失眠等症,两者有相同,也有不同。

腰痛临床辩证分型

1、外感寒湿腰痛:

该证型多表现为腰部疼痛有冷重感,每逢阴雨天或者遇寒时加重,患者转侧不利,得热痛减,或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沉紧。寒湿之邪侵袭腰部,经络被阻,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引发腰痛。

2、湿热内蕴腰痛:

该证型多表现为腰部疼痛,疼痛之处有发热感,并伴有小便短赤,两脚酸软,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这主要是因为湿热之邪内阻于腰部,脉络不畅,故而腰痛伴有发热感。

3、血瘀腰痛:

该证型多表现为腰部疼痛固定不移,疼痛如针刺,拒按,轻者俯仰不便,重者身体不能转侧,或伴有大便色黑,秘结不通,舌紫暗,脉沉涩。主要是因为瘀血阻滞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而腰痛如针刺,且疼痛不移。

4、肾阳虚腰痛:

该证型多表现为腰部冷痛酸重,绵绵不休,喜暖喜按,伴有神疲乏力气短,面色晄白,形寒肢冷,或者有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舌淡嫩,舌苔白,脉沉细。主要是因为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腰府,导致脉络不畅,故而腰部出现冷痛。

5、肾阴虚腰痛:

该证型多表现为腰痛酸重,绵绵不休,并伴有心烦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红,五心烦热,或有小便短少,肢体浮肿,舌红,脉细数。这主要是因为肾阴不足,腰部经络失养所致。


总之,腰痛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都是疼痛,但疼痛各有不同,不同的疼痛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切勿随便使用简单粗暴的止痛方法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


我认为农村腰痛的中老年比较多允见,由于劳动之故和年纪大了,肾的功能减弱,腰病多是湿热,寒湿,或天气变化疼痛加增,以古论之其因十六样不同。治之应以纯中草药,药酒,外敷为先,以防复发。


腰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基本上分为以下几种:

1、有肾方面的疾病的人会有腰痛的症状。

2、盆腔内发生的一些肿瘤类会产生腰痛。

3、长时间的腰肌劳损会引发腰痛。

4、腰间盆突出是比较常见的腰痛疾病。

5、如果经常受风寒也会引起腰痛。

6、一些外伤对腰部造成伤害而引发的疼痛。建议尽快就医检查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