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逸农农 2019-01-22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阴阳辨证”则是辨证论治的关键。阴阳学说是古人的哲学思想之一,中医和哲学息息相关,中医离不开自然阴阳学说,中国传统医学源于《易经》,《内经》,《伤寒》。郑钦安扶阳火神学说建立,抓住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精髓,洞察自然阴阳之理。内经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郑钦安云:“余思之日久,悟得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于是以病参究,一病有一病之虚实,一病有一病的阴阳,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在阴阳之中”。《内经》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所以阴阳辨证在临床辨证中非常重要。我们通过系统学习扶阳理论,学习钦安卢氏医学人身生命以火立极,治病立极以火消阴”。“人活一口气”,李可老的医案里使用四逆汤治疗糖尿病的扶阳理论。钦安讲“万病一气说”,认为万病都是因为一口气而言,反复强调“万病都在阴阳之中”。在临证中发现阳虚辨证在疑难杂症中十之八九,我们用扶阳大法四逆汤为主来临证各种疑难杂症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贫血、浮肿、昏迷、肾功能不全案

    病案:周某某,女,84岁,类风湿性关节炎十余年,高血压病史十余年,全身浮肿两周,心悸两年余,入院前4天在永昌县人民医院就诊,门诊以“贫血原因待查”收住入院,为了明确诊断永昌县人民医院内科考虑给予“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但是患者家属拒绝检查。入院前4天头晕明显,伴乏力,胸闷,心悸,气短,发高烧,四肢厥冷,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差,意识不清,昏睡,食纳差,夜眠欠佳,大便不通,少尿,转入我院治疗。诊断为贫血原因待查,肾功能衰竭,陈旧性心功能不全。体温39℃,血常规:红细胞 1.5×10^12/L ,血红蛋白64.3g/L,血小板37.0×10^9L。尿素氮 11.06mmol/L,肌酐279u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陈旧性高侧壁心肌梗塞。全身高度浮肿,四肢冰冷,舌体庞大,辩证为阴盛阳虚之症。西医考虑为贫血、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给予引火归海以温阳化气利水,方药:附子60g(先煎2h)、白术10g、砂仁15g、黄芪30g、龟板30g、石菖蒲20g、肉桂20g、生姜20g、猪苓15g、茯苓30g、怀牛膝30g、大黄10g、黄柏18g、灸甘草6g、淫羊藿20g、丹参10g,服药第二剂后大便一次,黑臭,量大,病人精神明显好转,10剂后浮肿消,精神好转,头晕、乏力症较前明显好转,胸闷、心悸、气短症状较前好转,四肢厥冷缓解,大小便正常,复查血常规:红细胞2.1×10^12/L,血红蛋白83.0g/L,血小板131×10^9L。尿素氮6.03mmol/L,肌酐123umol/L, 故逐次增加附子剂量到150g,黄芪量增加到200g,去大黄,加骨碎补20g,治疗两月后诸症缓解,现腰腿能自主活动,不服用其他任何止痛药物。


   讨论:此患者为虚劳之病,阳气衰微,四肢厥逆,全身浮肿明显,为阳气不能温煦四肢也。“久病入络多淤血”,本病例全身浮肿、四肢冰凉、倦屈神乏、口唇青紫、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肾阳虚衰,阴寒极盛之证。已经到一丝残阳即将熄灭之症候,必须急用大剂量附子通脉四逆汤回阳救逆。扶阳抑阴、用阳化阴,使命门火旺、起死回生。本病例属于疑难杂症,附子壮水火、温肾水、大补坎中真阳、壮君火、强生化、水暖而气行、气行而木畅、木为生火之源。淫羊藿温扶命门之火的同时,增强引阳入阴,用阳化阴,交通阴阳之功。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化阴,砂仁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化阳,纳五脏之气而归肾,阴阳合化,交汇中宫,水火相济,心肾交合,起死回生。肉桂温通阳道,助五脏运化。生姜温太阴脾土,石菖蒲开九窍。茯苓白术温阳祛湿,运化,大黄畅通大肠,怀牛膝补肾通便,大黄、丹参活血,交通气血、阴阳也。家属和老人说:“我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又让你们把我拉回来了,又使我起死回生,这真是医学的奇迹!了不起!”。这是我们中医人的自豪,加强了我们传承发扬扶阳学术体系阴阳辨证的信心。

(二)、糖尿病合并全身瘙痒,尿毒症案

   病案:李某 67岁 反复口干多年,多尿10余年,伴全身瘙痒。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消渴丸”疗效不佳,服“尿毒清”瘙痒症状可减轻,注射胰岛素6个月。现临症:神疲,乏力,口干,全身瘙痒,胸腹部斑丘疹,左侧乏力,双下肢肿伴有咯痰,为自痰,腰痛,无恶寒,发热,眠可,大便烂,小便可,舌黯,边有瘀斑,苔薄白,右脉滑数无力,左脉沉涩跌阳弱。辩证为:消渴病,风寒湿阻滞太阳经脉证,以温阳化湿,佐以疏风治疗。用茯苓四逆汤合理中汤吴芋汤合用。方药:红参20g、干姜10g、白术15g、熟附片30g、肉桂10g、茯苓30g、生姜30g、炙甘草6g、乌梅10g、牛膝10g、黄连6g、木香6g,服药3剂后诸证减轻。加用附子用量为40g并加用黄芩30g继服一周,诸证均减轻,带药出院。

   讨论:此患者糖尿病多年,以下利、大便烂,完谷不化,呕吐,咯白痰为主症,故此病人为太阴之方证,四肢厥冷,呕吐不利,烦躁欲死,所以少阴方证也是存在的,此患者为太阴少阴合并之证。属于虚实夹杂之证。《伤寒论》讲:“自利不下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为主,调畅气机,选用理中汤合茯苓四逆汤”。通过温阳、补脾肾为主治疗,兼顾阴津,寒热并用,加牛膝引血下行,木香行气,黄连苦寒既清大肠又防温太过。通过本例感觉“扶正祛邪”作为一大法则,扶正与祛邪要动态平衡,必须抓住主证,灵活用方,扶阳为主,但注意补而勿滞,证不同则治不同也。

(三)、肺癌术后、咳喘不止、彻夜难眠案

   在前不久有个姓范的病人,在3年前因肺癌在省陆军总院单侧肺切除术,近二月来咳嗽剧烈,水样痰,有时为黑痰,夜间几乎不能休息,彻夜难眠,精神很差,疲乏无力,在综合医院输液治疗无效,并服用好多中药,来我院住院,我科医生找我辨证,患者四肢冰凉,水滑舌,淡,脉很沉迟,我认为阳气太虚,肺寒,阴火证,肾不纳气,命门火衰,结合钦安卢氏医学理论,毫不犹豫的开出了卢崇汉教授的“引火归海汤”(附子60g、生姜20g、砂仁15g、淫羊藿20g、石菖蒲20g、炙甘草6g),加味用白芥子15g,紫苑15g,附子用80g(先煎2小时)。结果当天喝一付,第二天来院咳嗽明显好转,夜间睡眠可。就连续辨证服药约半月,诸证全消。           

          

讨论咳嗽气喘这种病,中医理论认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患者长期抗生素应用,并应用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中药,先前化疗,这样克伐真阳,外加久病阳虚,造成阳虚阴实之证,肾不纳气,命门火衰,四肢冰凉,水滑舌,淡,脉很沉迟,一派虚寒之象,我们应用扶阳、纳气之法,经过一段时间调理,效果非常不错,坚定了钦安卢氏医学理论体系对疑难杂症的奇效,“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就近年来久病或素禀阳虚之人,出现咳嗽、气喘难治证,通过阴阳辨证,四肢冰凉,水滑舌,淡,脉很沉迟,辨证为阳虚阴盛,肾中坎阳不足,都参用大剂量四逆汤加味治疗,屡治屡效,真的很不错。

在治疗疑难杂症中辨别阴阳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境界。中医辨证方法很多用八钢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等。我们通过系统学习就感觉如果有一种辨证方法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该多好。扶阳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开辟新道路,那就是辨识阴阳。清代郑钦安在《医理真传》里讲“医学一途,不难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有人说哲学家的高明之处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就是大医至简。卢崇汉老师讲他的二爷爷,一针治万病,不管什么病,只要扎一针,就能治好多病,这也是扎针最高境界,我们中医学习也是辨别阴阳,以阴阳为刚,就能解决很多疑难杂症,也是中医诊断的最高境界。


    扶阳重阳学术体系的应用是通向经典解决疑难杂症的一条捷径或桥梁。郑钦安老先师用20年时间研究深悟《易经》、《内经》、《伤寒论》这些著作经典。然后将《易经》、《内经》、《伤寒论》这些经典内容柔和在一起,写出了《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著作,在郑钦安三书中体现了《易经》、《内经》、《伤寒论》的深奥道理,蕴藏着深奥玄机,造化者中医精髓奥妙,学习钦安三书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理解医学经典,更好的认识疾病,扶阳学术体系学习是解决疑难杂症的一条捷径或桥梁。“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郑庆安是阴阳辨证大道之简的高手。是我们传承发扬经典阴阳至理的开拓者。钦安把“万病都在阴阳之中”“阳主阴从”的理念贯穿在所有病症中,抓住了中医之根,认清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灵魂“阴阳辨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