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见到有人专心致志地去完成一件美好而正当的事。我们通常见到的,不是畏首畏尾的学究,就是急于求成的莽汉。——歌德 很久很久以前,从山上下来了一只小猴子,它又饥又渴,四处寻找食物。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块玉米地,成熟的玉米像一个巨大的棒槌。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高兴急了,猴急得马上就掰了一个,一步一步的扛着往前走。咱们这个小猴子扛着玉米,来到了一棵桃树下。小猴子抬头一看,头顶呀挂满了红彤彤的桃子,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清香扑鼻,小猴子高兴急了,把玉米直接一扔,“嗖!”的一声就爬上树去摘桃子了。小猴子摘了5个桃子,想去河边洗了再吃。走着走着又来到了一片西瓜地,西瓜地里结满了一个个的大西瓜,青翠欲滴。小猴子开心得合不拢嘴,把桃子扔在地上就去搬西瓜去了。小猴子搬着一个大大的西瓜往前走着,突然远处跑出来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耸着一对白白的小耳朵,蹦蹦跳跳的向前走着,见到这么一只可爱的兔子,猴子甭提有多高兴了,把西瓜一扔,跑去追小兔子去了。小猴子哪有兔子跑得快呀,追了很久,小兔子钻进草丛不见了。太阳也逐渐下山了,饥肠辘辘的小猴子啥也没有得到,饿着肚子回家去了。 这个故事大家小时候肯定都听过,这也是我经常给班上孩子讲的故事,表面上看小猴子什么都摘了,好像得到很多,实际上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现在很多孩子,包括咱们大人做事也容易犯这个错误,追求人生的目标的时候,往往看到了一个新的目标,就放弃了原来的目标。在前进途中遇到另外的目标,又考虑换目标,最后到头来很多目标都没有达成,也是当今很多人迷茫的原因——没有专注,没有专注在一点上,如果小猴子专注在玉米,桃子,西瓜,兔子,任意一个事物上,这一天必定会有收获! 好,咱们把小猴子的故事放在一边,今天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在教育岗位上面坚守了近10年,发现一个现象,学习轻松并且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专注力都非常的强。这些孩子并不是书呆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课前一分钟还在疯玩,上课开始后立马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通俗讲就是玩得踏实,学得认真,也就是做事情非常专注! 还记得班上有一个孩子,有一天我在讲课的时候,发现她在课堂上做小动作。 下了课,我决定跟孩子好好沟通一下,轻轻的问孩子:“小菲,刚刚上课的时候,有没有开小差呀?” 小菲是个非常诚实的孩子,她低声的说到:“嗯,小兰老师,你上课的时候,我在给书上的那个娃娃涂颜色。” 我又问:“为什么要在上课的时候给它涂颜色呢?” 她说:“我看到这个娃娃就很想给它涂色,上课的时候想着想着就开始涂了……” “那咱们应不应该在课堂上给它涂色呢?” 她摇了摇头,说:“不应该。” 我又问:“那咱们该在什么时候给它涂色呢?” 她回复说:“课间休息或者是家里。” 我说:“如果上课做这个,老师讲的新知识点就有可能没有听到,这样会不会影响学习呀?” 她点了点头说:“会。” 我说:“那咱们以后在课间或者在家里有空的时间再做这个事情,好吗?” 孩子答应到:“好,小兰老师。” 我最后说了一句:“好,乖宝贝,我相信咱们小菲肯定能做到的。” 像小菲一样,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做事情难以集中精力,往往做到一半思绪就又跑到其他事情上去了。长期下来有可能会面临两个坏消息: 1、孩子做作业比较磨蹭,家长呆在陪写,陪读的苦海里面,不能自拔。家长可能守孩子做作业到半夜,家长这时心急火燎,孩子依然是“我行我素”。比如前几天刚发生一起家长因为孩子作业而中风。对孩子来讲,容易长期听课效率低,上课吸收的知识非常少,考试特吃力,学习成绩下降。 2、孩子做事情拖拉,长大后容易做事情浮躁。因为小时候做事情三心二意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做事情也难以养成专注的习惯,工作不认真,工作效率低下,虽然想法很多,但是付诸实践的很少。可以说专注力直接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工作或者事业能否取得成功。 很多家长反馈,咱孩子没有做事专注的习惯,10min不到就不能专注了,怎么办呢?接下来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专注不是天生的,可以后期培养的。 既然可以培养,那咱们父母就应该努力帮助孩子逐渐养成专注的习惯哦。 那么如何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呢?因为上海这边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开放,经过和家长一起实践,我总结了2个方法: 方法1、 判断咱们孩子专注度的时间,分阶段提升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咱们孩子现在听课只能够专注10min,有的家长说,“小兰老师,我可以直接让孩子专注提高到1h吗?”我的回复,肯定是不可以。如果这么做了,咱们就是揠苗助长。而是应该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提升专注度。从10min~15min,20min…… 家庭训练方式可以选择从家庭作业开始。咱们根据孩子作业量和平时完成的时间,给孩子定下一个时间完成作业。比如1.5h完成,咱们孩子的专注力只有10min。咱们就和孩子一起分割作业,把作业分成10min能做的,一段一段的来做,段与段之间休息2min。还有一个要点就是咱们孩子在写作业时,要求她全神贯注,坚决杜绝孩子边写边玩,一会吃东西,一会喝水,一会东瞅西望,一会停笔发呆,一会玩橡皮,一会上厕所,一会玩鼻头,一会又和咱们讲话。专注训练坚持一周之后,逐渐将时间提高到15min每一段,坚持一周。以此类推,直到孩子能够专注30min。(一般老师讲课的时间差不多是30min,孩子能够在30min专注学习,就能够吸收大部分知识,事半功倍。) 方法2、陪孩子阅读或者与孩子做提升专注度的游戏。 阅读是提高孩子专注度最快的路径,咱们通过陪孩子阅读,实现了做一件事情,培养孩子两个好习惯的目的(阅读好习惯+专注好习惯),还获得更好的亲子关系,一鱼两吃呀!具体的亲子伴读,家长朋友可以看我之前的《100个好习惯》第2篇文章——读万卷书。 接下来是提升孩子专注度的游戏,游戏总是孩子们的最爱。我列举了几个我和家长最常实践,并且反馈很不错的专注游戏。 1、找单词游戏。我常在教学中应用的专注度游戏。每学一些单词,我都会把一个个单词放到一长串的单词里面,然后让孩子们找哪个单词是刚学过的。比如我们学了cake,我就放一长串的单词:flute lute fife pipe papillar pap babe pipe imbibe cake nipple nip lip loop nipper nip kidnap nipper,让孩子选。咱们在家里也可以这样来做,咱们可以从1~100里面随机抽出一个数字,让孩子看,接下来把这个数字放到一群数字里面,让孩子把这个数字选出来。 2、看水果游戏。这个游戏就是让孩子盯着一个固定的目标,看谁保持目不转睛的时间最长。如果家里有两个宝贝的就简单了,让两个孩子来玩,咱们做裁判。如果只有一个宝贝,那就辛苦一下爸爸,妈妈来做裁判了哦。 3、大家来找茬。想必很多家长朋友都玩过这个游戏,两幅图找出不一样的东西。不过咱们玩法变一下,在家里自己改动这个游戏。 比如爸爸穿的衣服,稍微改动一下,比如少打领带,换双袜子,换个发型等等,让孩子判断哪里变化了。家里的摆设变化一下,让孩子发现哪里有变化,无形之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当然咱们还可以给孩子买提高专注力的玩具,比如拼图,米诺骨牌,数独游戏板。 还有两个需要注意的是: 1、咱们应该让孩子一次只干一件事情。 2、在咱们孩子专心干事情的时候,咱们不要打搅孩子。 上面这些方法,其中第3个大家来找茬是家长们玩得最高兴的游戏,不过就是苦了这些爸爸们,他们基本都是这个游戏的道具……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咱们继续分享《100个好习惯》系列17——孩子,不爱洗澡刷牙,怎么办?培养孩子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