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说的阴阳到底是什么?

 Silvia0929 2019-01-25

阴阳,就是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意识。古人朴素的称之为:有形和无形,简称:有无。

“有生于无”,有形的物质(地)生于无形的意识(天)。意识,古人称之为神识。意识是极为精细、细微的物质。所以古人称之为:精神。

“阳潇潇兮发乎天,阴赫赫兮发乎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所以,人是骨骸和精神的阴阳结合体!中医治病调节阴阳,就是对肉体和精神的调节。

“发乎天者,归于天;发乎地者,归于地”。所以,人死是阴阳两分。骨骸来自于地(父母所赐),还于地,入土为安;精神来自于天,归于天,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源于朴素的阴阳辩证法!

大道至简,阴阳辩证法简单而朴素。阳爻为“一”,阴爻为“——”,两条阳爻合在一起即是阴爻,意思是:看得见的物质,是无形的意识(阳)聚集、凝聚而成形、质(阴)。

太极图中,白鱼即是无形的阳,黑鱼即是有形的阴。白鱼的鱼眼(黑点),即是老子所讲的“其中有精”。有形的黑鱼,不过是无数黑点凝聚而成。

阳(无)聚为阴(有),阴散则复归为阳。所以是“有无相生”。有形(阴)和无形(阳),都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形态不同,就像水,凝而成形坠地,蒸而升天(回归于无形),所以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从无而至有,谓之道”。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即是道。

有形,必然又会返归于无形。故曰“反者道之动。”

“无名(无形)天地之始”。没有天哪有地?无形的天,是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形的地,是万物之母。

万事万物都处于有形和无形的循环之中,天生地,地返复天,天地可以反复,何况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