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要引导学生公平竞争

 liuhuirong 2019-01-26

《论语》感悟(四十一)

 

文/王营

 

原文: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射箭比赛!比赛的时候,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赛完毕后,走下场来,又相互敬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感悟:君子真得与世无争吗?孔子认为,在涉及个人私利的小事情上,君子的确与世无争。如果一定要争的话,那也是关乎事非曲直的事情,而这样的竞争,必须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基础之上。比如作为“六艺”教学内容的射箭,比的是射手的实力,无论是输还是赢,最终结果都是公平、公正的,所以君子要争,而且会表现出一种“揖让而升,下而饮”的风范,这样的竞争就是君子之间的竞争。

现代社会不排斥竞争,竞争也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竞争才能激发的人的潜能,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每一名学生都要参与到未来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去,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因此,家庭和学校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便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学校和家庭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无论是学习上的竞争,还是音体美等个人特长方面的竞争,学校都要事先研究制定好游戏规则,并严格按照规则让学生公开、公平参加各种竞争。学校和教师在评判竞争结果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尤其是针对那些主观性较强的竞争项目,比如作文比赛,教师更要秉持公心,力求通过竞争充分挖掘学生某一方面的潜力。

事实证明,只有公平的竞争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并且通过竞争能激发人创造的活力,从而激励人在某一领域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相反,不公平的竞争则往往会挫伤人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把有些人引向投机取巧的深渊。社会上各种林林总总的违法乱纪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不公平的竞争引起的。比如在高考考场上,如果监考老师对违纪作弊的学生不加以制止,甚至故意包庇,那么对考场内其他学生而言就是不公平的。再比如在某些大学里,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考前给导师送礼,考试是通过了,然而对于那些平时刻苦学习的同学显然是不公平的。如此考试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你能保证他们做事情公平公正吗?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要培养学生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的良好素质。竞争和合作,从字面意思上似乎矛盾,但二者却是相辅相成、辩证地统一。事实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时时存在竞争。聪明的人善于合作,他们虚心学习对手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并立志超过对方,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而愚蠢的人则妄自尊大,认为老子天下第一,鼠目寸光,往往裹足不前,最终一事无成。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具备“揖让而升,下而饮”的君子风范,但至少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