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自己个人 2019-01-27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比例是一个很悬的东西,它影响着我们的观感,也影响我们训练的方式。在照镜子的时候,你会在一个自己的比例是否足够好?

有些小伙伴,会把均衡而发达的三角肌当作自己的理想目标,肩部训练就是他们的第一训练顺位。把训练集中于宽度、饱和度、比例和训练美学,让我们看看如何训练达到梦寐以求的围度?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肩膀训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个人基因结构,如果你的锁骨长而宽,那么你需要采取更复杂的训练。如果你有一个良好的训练体系,你应该清楚,身体每个部位的负重参数,动作选择和训练技巧方面,而这些都是独特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在每组6到10次的范围内进行力量训练是最理想的训练。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基础,这是一个理想的训练。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但是如果你的身体结构不允许这样做呢?比如,过头推举会使很多人感到难以完成。不良的姿势,关节没有充分保护,和可怕的姿势意味着许多人需要重新考虑如何训练他们的肩膀。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肩部训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哪几个点呢?

1. 训练量。肩部训练比较适合用高次数的方式来练。

2. 多角度。肩部有许多不同的头,必须通过各个角度与足够的训练量来刺激到每个头。唯一例外的是三角肌前束,因为前束已经在推的动作中获得了一定的刺激,所以训练量可以相应的降低。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3. 肩关节灵活性不足,过头推举的动作适当减少训练。偶尔练半程的过头动作,但是这只是周期性的训练而已。通过半程推举,肩部可以保持正常态势生长,同时也可以着重刺激到想要刺激到的肌肉。如果要练全程推举,那么角度可能要稍微调整一下。

从所有角度刺激三角肌是正确的。你只需要看看肩关节,检查可以运动到的所有的角度和运动平面,你可以了解这一点。如果你想最大限度地刺激肩膀,各种角度、训练量和范围都是有意义的。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肩部训练最常碰到的3个问题

1. 过头推举和肩部活动范围?

大约90度后,三角肌主要是做等距运动,因为肩胛骨允许肱骨在头部上方移动。如果想要刺激三角肌,以90度的角度来训练,因为肱三头肌和上斜方肌是主要的运动肌肉。

这就是为什么过头推举是一个非常理想的上肢动作,但对于想提高针对特定的三角肌训练,过头推举不一定是最好的。另外,如果你的肩关节运动范围很小,会因为斜方肌而无法刺激到三角肌。这可能导致肩膀损伤和肌肉不平衡。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2. 孤立刺激不同的肌肉?

要想刺激到三角肌的每个头,需要学习如何孤立刺激。肩膀更复杂,因为运动的范围、身体的角度、肱骨和肩胛骨的位置都决定了到底刺激到的是什么头。

这就是为什么三角肌训练可以非常个性化,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的解剖学和肌肉结构,以刺激到更多的肌肉。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3. 不练三角肌后束?

三角肌后束是总是被遗忘,但是如果没有它们,肩膀就不够饱满。因为对身体结构不够了解,不少小伙伴常把反向飞鸟练到肩胛内收肌(尤其是菱形肌)。

像身体的任何部位一样,最薄弱的部位应该优先训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角肌后束就是弱点,因此需要优先考虑后束的训练。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总结

选出最喜欢的肩部动作都很难,练出一个标准的站姿侧平举就很难。

练侧平举的时候,把哑铃举到85度的角度,然后降到一半的位置。以3秒离心收缩,1秒向心收缩,1秒顶峰收缩的节奏来练,拇指和哑铃一端处于略微向下的位置,持续地收缩三角肌。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在进一步完善侧平举的时候,你一定听别人说过这个动作就像把水壶里的水倒出来的说法。更重要的是,手腕不仅仅需要向下。肱骨还需要内部旋转,同时小指位于更高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刺激到三角肌中束和后束。

增强肌肉力量

优先考虑三角肌后束的训练。三角肌后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很多小伙伴会忽略三角肌后束,发达的三角肌能让你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所以,在下一次肩部训练中加入大量的三角肌后束动作。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对于三角肌来说,我更加倾向于用巨人组来练。在肌肉收缩的情况下用多个角度来刺激三角肌,既能保持肩部的健康发展,也能带来非常显著的增肌效果。

关注身体的不同部位,注重收缩和肌肉泵感。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接下来是一个巨人组肩部训练,难度是不同的。

第一阶段

每个动作练20次,完成3轮:

  • 大重量哑铃俯卧半程反向飞鸟
  • 俯卧哑铃反向飞鸟(肩膀抵住平板凳,把哑铃举到60度的角度然后手掌向下旋转)
  • 弹力带水平外展
  • 站姿侧平举(一开始,哑铃位于大腿两侧,半个脚掌的位置,举到略低于90度的角度然后内旋)
  • 杠铃片前平举
  • 弹力带水平外展(最小的弹力带)

注意:以2秒向心,2秒离心的节奏来练,组间休息2分钟,练三轮。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第二阶段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哑铃坐姿推举 3 8

注意:节奏为4秒离心,1秒向心,组间休息40秒。如果想要增加训练难度,可以在最后一组增加递减组。

第三阶段

训练动作 组数 次数

固定器械半程推举 2 25

那些又宽又厚的肩,哪一个不是在用这些训练技巧?

一个理想有效的肩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创造力、思考和疼痛耐受力。每次安排训练的时候,你必须结合自己的身体结构来调整训练,不然哪来最大限度的进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