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泻心汤加减—鼻渊

 逸农农 2019-01-29

陈某某,男,42岁,门诊患者。

初诊

鼻塞、流涕反复发作1年余,加重伴胃脘部满闷1月余。

患者1年前因感冒出现鼻塞、流涕,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后症状消失,其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期间曾口服酮替芬、氯雷他定等多种药物效果欠佳。1月前患者再次出现鼻塞、流涕,质白黏,量多,嗅觉减退,鼻塞较重,伴有胃脘部满闷不舒,食少纳差,夜眠差,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鼻渊”范畴,证属脾气虚弱证,当以益气通窍,消痞散结为治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整方如下:

半夏9g      黄连12g        黄芩15g

瓜蒌20g     厚朴12g        槟榔9g

干姜6g      焦三仙 各15g   珍珠母30g

连翘20 g     白芷15g       苍耳子15g

辛夷15g     生甘草12g

7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

二诊:鼻塞、流涕及胃脘部满闷不适均有所减轻,眠一般,口干,舌暗红,苔黄,脉沉细。上方加石斛30g,继服7剂。

三诊:上述诸症均明显减轻,舌暗红,苔黄,脉沉。原方继服,巩固疗效


按语
        本例本例患者症状较多,上部清窍出现鼻塞、流涕,且色白、质稀、量多的寒象,中焦出现胃脘部满闷不舒,且自觉灼热、大便偏干的热象,但究其病机当中焦失和,寒热错杂。中焦失和,运化失健,气血精微生化不足,鼻窍失养,加之不能升清降浊,湿浊内生,困聚鼻窍而为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中焦失和,化生无源,心神失养,加之患者鼻塞,呼吸不畅,故夜眠差;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失和,寒热错杂,故为痞证;舌暗红,苔黄腻,脉沉细均为佐证。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家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原用于治疗小柴胡汤误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所致的寒热交错之痞证。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干姜温中收邪;黄芩、黄连苦寒,泻热消痞;瓜蒌味甘性寒入肺,涤痰散结;厚朴宽中散结,消痞除满;槟榔行气利水,消积散结;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易产生食积、纳差,故加焦三仙健脾消食;肺开窍于鼻,用连翘宣发肺气;白芷、苍耳子、辛夷均味辛性温,善于宣肺气,通鼻窍;珍珠母质重沉降,镇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