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甘姜苓术汤的用方体会

 山东中医竹林 2019-02-01


下腹部的饮邪,我最近用的最多的就是甘姜苓术汤。

去年的一天晚上,我的一位西医朋友突然来电话说:肚子疼的非常厉害,同时感到整个下肢、腰以下冰凉冰凉,洗热水澡,泡脚都没有用,这个冰冷感去不掉,问有什么办法。我说:“你把舌苔拍过来我看一下。”一看舌体有点胖大,舌苔不干,心想既然是下半身的寒冷,马上就想到了甘姜苓术汤,让她赶紧去配这四味药,马上煎服。

结果第二天一早就告诉我简直是神方,一剂药下去,所有的指征,包括腹痛、腰痛、下肢的寒冷感全都没有了。真正体会到这张方子原文所说的“腰中冷,如坐水中”,“腹重如带五千钱”,说明这是下腹部盆腔部位的寒饮水湿,造成腹部血液循环的异常,反射性地影响到腰,所以腰的不舒服,腰痛和冷是因为前面腹部问题引起的,就是脾胃经的寒湿问题造成的。




所以提到腰痛,千万不要脑袋里面只想到风湿问题,一定要问问他腿沉不沉?腿凉不凉?如果腿沉、腿凉,小腹下坠感,可能就是这张方。




还有一例,也是一位女性,50岁左右,就诊时

说:“哎呀,我腿疼得不得了。”

我问:“你小肚子有没有往下坠的感觉啊?”

“诶,肚子是有点坠。”

“腰里冷不冷啊?”

“腰里是有点冷的。”

舌头也稍微胖大一点,我说:“行了,我知道了!”

就给她开了甘姜苓术汤,一个礼拜后来复诊时告诉我她有一个意外的收获,不但下肢、腰腹部症状明显缓解,她发现了一个最最有意思的现象是什么呢?

因为女同志到了更年期以后大家就会发现,脸上的肉会坠下来,女性脸上的肉往下一坠,就发现她真的是老了。结果她发现服了七剂甘姜苓术汤后脸上的肉收上去了,不往下坠了,把她高兴坏了,说还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其实按中医的道理也都是说得清的,人的颜面也分上、中、下,眼以上对应上焦,鼻以上对应中焦、鼻以下对应下焦。当下焦寒湿重的话,面下部的肉就往下坠,就是《内经》说的“阳明脉衰”。当你给她用了这些健脾、温化寒饮的方子后,水湿一清,脾胃功能一健,这个脸上的肉就往上收了。


所以我说这个太好了,以后遇到更年期脸往下坠的大家都可以试试,最好伴有腿沉、小肚子不坠、腰冷等症状,如果有,再按一下腿是不是肿,再问问怕不怕姜,如果不怕姜,这张方子应该可以用。这张方子的干姜和茯苓一般各20克,白术和甘草一般用各10克,它是2:1的这个量,不过也有需要调整比例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