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姿不好,不仅不好看,跑步效率不高,还会增加伤痛风险。对于刚开始跑步的人,或者是经常这疼那痛的人,推荐精读。 0.改善跑姿的意义健康的人,从1岁多就都会跑了。正因为会跑,才更容易轻视跑姿。 跑步双脚腾空,再砸在地上,对身体的冲击力有3-4倍体重。假设60kg,每步1米,一个马拉松下来的冲击力=42195*3*60=7595100kg,7000吨呢!如果按照4倍来算,超过10000顿。好吓人哦,怪不得赛后那么疲劳。 跑姿不好,更加容易导致伤痛。 要点1:伸直背部问题跑姿中最常见的就是背部,像猫一样“弯腰弓背”。“猫背”会带来很多恶劣的影响,比如上半身摇来晃去,不够稳定,给腰部,给膝部带来巨大的不必要的负担,增加受伤的概率,跑步的经济性也非常差。很难看。 请有意识地伸直背部。 要点2:放松肩部为了跑得轻松,跑得长远,就必须做到放松肩部。 有的人跑后,上半身会肌肉痛,肩膀紧张的可能性非常大。有人为了跑得快,加快摆臂,肩膀过度用力。有人耸肩。还有人因为颈椎问题,导致肩部不适。 请有意识地放松肩部。 要点3:下巴微收跑得时间长了,特别是马拉松后半程,疲劳之后,抬着下巴,仰着头的跑者很多。头仰起来后,貌似头部轻松了,但会给其他地方施加多余的力,后背也容易驼背,身体也会摇晃,。越是疲劳了,越是应该把下巴往里收,保持视线向前。 请有意识地微微内收下巴,即便是疲劳之后。 要点4:屈肘,用力往后摆臂屈肘约90度左右,有意识地用力往后摆臂。自然向前,不要往前用力摆臂。肩胛骨要动起来,就像肩膀上长了对翅膀。 错误的摆臂:有人左右摆臂,有人上下摆臂。有人跑后,上臂肱二头肌酸痛,就是过度向上用力的后果。 请有意识地固定肘部,用力往后摆臂,自然往前摆臂。 要点5:适合自己的步幅,步频速度=步幅*步频 步幅大了步频容易小,步幅小了容易高步频。但是一流高手的话,不仅步幅大,步频也高。 同样的距离,大步幅的话,貌似可以用更少的步数,疲劳度会低么?步幅越大,身体在垂直方向的振幅容易大,带来能量的浪费。步幅越大,着地的冲击力也越大,需要更加强大的肌肉。 步频的话,很多人迷信180步频。其实180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步频。只是因为2个原因,180才走上了神坛。 (1)刚好1秒钟3步,是整数。120的话太慢,变成走了;240的话,又太快,没几个能达到。 (2)在保持180的前提下,通过步幅的调整可以达到配速从400-830的调整,几乎覆盖了所有业余选手。 并没有那个世界冠军的步频刚好180.相反都是高步频,大步幅。 请选择适合自己的步幅和步频。 要点6:着地方式前掌着地,全掌着地,后掌着地。 没有哪个着地是错误的,只有哪个着地是适合自己的。 肯尼亚人前掌着地的跑姿,离不开他们从小赤脚每天奔跑的习惯。你的身体状态决定了你的着地,不要刻意去改变自己的着地方式。 刻意改变着地,只会让脚踝更多发力,带来小腿/脚踝/足底不必要的伤痛。 请不要把意识放到着地方式上去,顺其自然,适合自己身体的才是最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