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巡”什么意思,“五味”又是哪些味道?

 广州玉 2019-02-05

春节是家人团聚、朋友相聚的节日,大家在一起免不了要饮酒助兴。关于饮酒,历来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叫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巡”什么意思,“五味”又是哪些味道?

一般而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有正事谈正事,没有正事的话,也就应该散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巡”什么意思,“五味”又是哪些味道?

首先,对于“菜过五味”,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按照五行的说法,酸、甜、苦、辣、咸是五种基本味,其他味道都可由此衍生出来。“菜过五味” ,显而易见五种味道的菜都已经吃过。事实上,“五”往往并非确指,“五味”有时候也指桌上的很多菜,“菜过五味”或可理解为桌上的每样菜都品尝了一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巡”什么意思,“五味”又是哪些味道?

其次,对于“酒过三巡”。“巡”在古汉中既是动词,也是量词。如,《周礼·夏官·掌固》:“昼三巡之,夜亦如之。”白天黑夜都要,巡行三遍。又如,《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二人对酌,酒至三巡。”二人对着喝酒,斟酒三次或者多次。古人敬酒,一巡即为一轮,三巡自然是三轮。和“五”一样,这个“三”往往也不是确指,而是泛指多次。为什么人们称“轮”为“巡”呢?这大概和人们围桌进食的文化有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巡”什么意思,“五味”又是哪些味道?

考古发现,在我国宋朝之前一直是采用分餐制的,大家席地而坐,一人一张小桌子。大家所熟知的鸿门宴就是采用分餐的模式,项羽和项伯坐向东,范增南向而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坐,一人一案,案子上有酒有肉。人们分散而坐,斟酒敬酒往往示意而为。到了宋代,椅子(胡床)从西域传入,人们座的位置高了,案也逐步由桌子所取代。加之,当时饮食文化比较丰富,实行合餐制也就势在必行,人们围着桌子吃饭的情形也就出现了。围桌进食后,敬酒才有了“巡”的味道,主人敬酒一遍犹如领导巡视四方一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巡”什么意思,“五味”又是哪些味道?

同时,古人饮酒,杜绝“三爵不识”,《礼记·玉藻》有云“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正人君子饮酒,三爵而止,饮过三爵,就该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筵。如此,“三巡”之说也在情理之中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巡”什么意思,“五味”又是哪些味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连起来看,就是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能不能完全按照“三”和“五”去执行呢?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的酒文化确实源远流长,除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外,还有“温克”、“惟酒无量不及乱”之说,即是说虽然多饮,也要能自持,要保证不失言、不失态。希望大家春节期间要文明饮酒,适量饮酒,健康饮酒,过个和和美美的节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