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语言影响信念,从消极走向积极?

 芳草屋845 2019-02-05

01

语言是怎么影响我们的日常体验的?

语言是我们用来建立内心世界的主要元素之一,对我们怎样感知世界、怎样做出反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身心语言程序学创始人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葛瑞德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语言来描绘自己的经验。当我们把自己的体验使用语言表述时,我们就在为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体验建立了一个模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界观。这些模型也决定着我们的观点。其次,我们使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彼此的世界观。

如何用语言影响信念,从消极走向积极?

语言是用来描绘经验,并为经验建立模型的工具,同时也是交流这些模型的工具。话语是沟通交流的媒介,是对事物的描述,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模式。

举例:母亲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发现孩子特别开心,于是就问: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吗?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孩子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没有任何人帮忙,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辆玩具车组装好了。

从孩子回答的话语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模式,他认为做一件事,应该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目标。

如何用语言影响信念,从消极走向积极?

我们的经验由感官所接收的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升起的相关记忆、幻想、感觉和情绪所构成。经验也指生活中积累的知识与智慧。我们将获得的信息进行不断编译、迭代或累加,同时存入我们的知识体系中。正是这些经验创造着我们看待外界的思维模式,每个人的世界观就建立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经验影响着我们对于周边世界的解释和体验,以及决定着我们用怎么样的语言描述这些价值和意义。

语言不仅表现着我们的体验,也为我们的体验设立心理框架。话语将体验的某些方面放置在显著的位置,将其他内容忽略,以此来构建体验。

比如,连接词“可是”、“同时”、“即使”。当我们使用这些词语将观点或体验连接在一起时,它们会使我们感觉到这些观点或体验的不同倾向。

有人说,“我完成了这项任务,可是遇到了很多困难”,这种言语表述会让我们更多地关注“遇到了很多困难”,而忽略掉“我完成了这项任务”的事实。

如果说成:“我完成了这项任务,同时遇到了很多困难”,那么,对于这两件事的关注度是一样的。如果说“我完成了这项任务,即使遇到了很多困难”,这句话会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到“我完成了这项任务”的这个陈述,后半部分“即使遇到了很多困难”会被忽略。我们可以看到,特定的话语为体验设立心理框架,会将注意力引向不同的方向。

如何用语言影响信念,从消极走向积极?

02

我们如何使用语言重建一个积极向上的信念系统?

限制性信念最常见的有三种:希望渺茫、束手无策和毫无价值。

希望渺茫:不论自己能力怎样,所渴望的目标都无法实现的信念。

束手无策:渴望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但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的信念。

毫无价值: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渴望的目标的信念。

如何用语言影响信念,从消极走向积极?

希望渺茫发生在人们不相信渴望的目标有可能实现的时候,对这个想法典型的话语表述是:“不管我做什么都没用,我希望的东西根本就得不到;它超出了我能掌控的范围;我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束手无策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发生:虽然他相信有可能实现目标,但是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这个结果。束手无策的典型言语表达是:“别人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但是我不能。我不够优秀,达不到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

毫无价值通常发生在如下情况:即使这个人相信渴望的目标有可能实现,甚至相信他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他认为自己不配获得他想要的。对毫无价值的典型陈述是:“我什么都不是,我不配拥有幸福或快乐。我这个人就是有问题,我就应该承受所有的痛苦。”

如何用语言影响信念,从消极走向积极?

要想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人们要把这三种约束性信念变为下面的信念:对未来充满希望,拥有力量和责任感,具有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我们需要拓宽自己的世界观,来转换约束性信念。有时限制性信念的产生是为了实现某些正面的意图,比如自卫、保护、个人力量感等,认可这些深层次正面的意图,并更新和丰富我们的心灵地图,使它可以拥有其他更加有效的实现这些意图的方式,便可以通过最小的努力和挫折来转变信念。

许多限制性信念都是没有回答“如何做或怎样做”问题的结果。也就是,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改变他的行为,他很容易构建这样的信念语言:“这个行为不能改变。”如果一个人不知怎样完成某项任务,他也会产生这样的信念:“对于这项工作,以我的能力无法完成。”那么,要协助一个人转变约束性信念,对于回答“如何做或怎样做”的问题就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结冰的路面上开车是危险的,我们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在结冰的路面上安全地开车?

信念是源自经验的概括总结,并在经验中被更改和刷新。信念作为经验的模型,会对经历所表现的各个方面予以删节和歪曲。因此,信念既会约束限制我们,也具有鼓舞激励我们的潜力。

如何转化约束性信念,从约束自己转向激励自我?

方法是:从问题框架转向反馈框架 。

如何用语言影响信念,从消极走向积极?

问题框架也可以称为负面信念或消极信念,这个方法的重点是,将看起来似乎是难题的事件解释为反馈而不是失败,这样做有助于我们做出调整,从而实现目标。使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有了解决的办法,从而改变固有的消极信念。

比如这类话语:在工作项目的进程中,只要遇到困难,这个任务肯定没法完成。

从这个言语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遇到过没能解决的问题,造成了当事人的挫败感,因此产生了消极的信念。我们采用反馈框架来化解这个负面信念。

首先,将限制性信念话语转为反馈框架的语言:如果我想完成这个任务,具体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在我们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后,发现问题包括如下3个方面:项目庞大人手不够;项目需其他部门协作完成,以及财务预算不够。

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于人手不够的问题,可以向上级申请增加人手;

需要其他部门协助的问题,我们可以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

对于预算不够的问题,可以需要增加预算的具体内容罗列出来向上级申请资金。

当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就会发现结果并不是信念中所认为的那样,将问题框架转换为反馈框架,让我们发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摆脱了限制性信念对我们的约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