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K19——K46 王家营——凤鸣村 30公里。 早起上路,天上虽多云,但蓝天渐显,预示今天是个晴天。 酒店出来回到王家营站,顺米轨继续东行。朝阳迎面,回望铁轨,镀着两条耀眼的光带射向远方。 在车站东头又见弃用的客车,也是锈蚀斑斑。车厢上的字迹说明是国产的。想要看到当年法国人的车厢或是民国时的车厢是不太可能了,不知昆明的铁路博物馆是否保留,待走完铁路回到昆明定要去看看。想前些年在东京看地铁博物馆,仍存有最早的第一代车厢,还可让人坐进去体验。 一路行走,到10点整走了6公里,走到三家村站。
冷清凋敝的车站,长满杂草的站台。遇到一个站上职工,说现在还有货车通行,每周两列。 今天沿路开始看到巡道工,可见王家营以下确实仍在使用。有一次几个工人坐在铁轨旁像是休息,上去打招呼聊了一会,直至一年长者说: “你往这边站一点,不要挡住那个摄像头。” 原来,地上的工具包上架着一个很小的摄像头,正对着这几个师傅。 “我们正在安全知识学习。”那位师傅有点歉意地对我说。 初觉好笑,后来再想,上级一定是要根据摄像画面检查的。无处不在的“痕迹化管理”已经深入到野外铁路边了。一段时间来主流媒体已有文章批评,指称是“形式主义的表现”。
又走了一个多小时,路过一个紧挨铁路的小镇,名七甸,倒也热闹,各种小百货副食摊点,各种吃食叫卖,令孤寂一人行走半日之精神一振。
查了一下,七甸乃昆明呈贡区的一个乡镇。方知至今仍未走出昆明范围。 时辰近正午,腹中有饿意,遂寻得一饭馆打尖。一碗小锅米线8元,碗大量足。呷一口冰啤酒,就一口香喷喷的肉沫米线,大感惬意。饭毕,起包上路,汗湿的T恤正好也干了。 顶着大太阳继续走了半小时,到了水塘站,渺无人迹,连找个人帮忙拍照都不行。 背包代人,和站牌合个影
当年给蒸汽机车加水的水塔 水塘之后,进入山区,景色也好看许多,不似之前总有房子或公路伴行。有一段左边是山坡,右边是一大片碧绿湖泊,曰阳宗海,是昆明东南向一个著名景观地。从铁轨所在的半山腰极目远舒,愉悦自不待说。
阳宗海亦是滇越铁路昆河线(昆明—河口)的一站,下午2:15走到,其实是一个只有两股道的小站,也是一片死寂。 小房子上的字能看出历史
下午3:30到凤鸣村。路边里程碑是K46,算下来今天已走了7小时,有27公里。颇有疲惫感。翻看前人记录,说离开车站往前2公里有个汤池镇,有温泉可泡。不觉心动,决定今晚住汤池。 问人寻路,下铁路上公路,又走了3公里多,到了汤池镇。但见街上到处是温泉酒店宾馆招牌。搜了下百度,果然此地小有名气,是昆明人来此度假消遣的好地方。想想也是,距昆明城不过50公里,开车过来很方便。 找了家有温泉的住下,立刻下到露天池子里泡起来,一天背包行走的疲乏消融在满池热水中。。。 今天的步数: 3、 |
|
来自: 新用户1662gBE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