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谈“上行下效”

 红谷斋主人 2019-02-08

《墨子·卷·尚同上

(峻岫)

 

 

(原文)

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上一节墨子谈“尚同”主要是谈底层,乡长、镇长、社区干部,应该与上面“统一意志”。这一节墨子谈“上行下效”,谈到最高层,谈到国君,皇上,最高统治者的思想品德。“国君者,国之仁人也。”不是只有儒家才谈“仁”,重视“仁”,提倡“仁”,鼓吹“仁”,儒家最看不起的墨家,也谈“仁”,重视“仁”,提倡“仁”,鼓吹“仁”。“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古代思想家都把“仁”当作最高的思想境界?其实“仁”的意思,就是不仅你一个,你旁边还有人,不能只看到自己,还应该看到别人,包容人,照顾人,帮助人。“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简单地说:“仁,亲也。”[《说文》]当皇帝,就要爱人民,爱百姓,心里装着老百姓,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一心为了自己的家天下,把天下当作自家的私家财产,这样的皇上,这样的最高统治者,必定是要失败的。有仁德的皇上,才能说:“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听到善的言论,或者不善的言论;看到好的事情,或者不好的事情,都要告诉皇上。皇上说是对的,就是对的;皇上说是错的,就是错的。为什么皇上说是对的,就是对的?皇上说是好的,就是好的?因为皇上有仁德,有仁德的人,为老百姓着想的人,替老百姓打算的人,必然有远见,有谋略,有智慧,有感召力,有影响力,有权威。“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把上面当作楷模、典型、崇拜的对象。有了上行下效,听上面的话,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还能说天下会乱吗?“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光有崇拜的榜样,学习的榜样,仅仅是听领导的,按上面说的办,还是不够的;只有上行下效还是不够的。要治理好天下,首先要统一,就是墨子说的“尚同”,朝坚持“真理”统一,朝“方向”明确统一,朝行动坚决统一,大家干劲十足,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上下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儿。学习精卫填海,到死不悔。楷模夸父追日,坚持到底。不动摇,不回头,劈山天海,奋斗不止,天下方能大治。

墨子说得很有道理,要治理天下,上面必须有爱民之心,为民的愿望,替老百姓办事的宗旨,真实可待的行动。这样的领导就有担当,有智慧,有谋略,有威信,有人望,有号召力,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有了这样的领导,上下才能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伐。这就是墨子所说的“尚同”。上、下同到“真理”那里去,同到“仁”那里去,同到“善”那里去。统一到发展、进步、提高、造福人民、人民富裕,国家强大那里去。(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