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之余,经常听到不少教师在感叹:小组合作式学习不好实施。为什么都认为比较好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在实施中却这么难?这一定与操作实施的环节和流程有很大的关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 分工不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谁当组长,谁当记录员,谁发言,谁补充等,这些都要进行明确的分工和界定。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只能是一句空话。没有组织的保障,小组合作在学习只能是形式上的伪合作、伪讨论。
2 任务不明确
先看两个案例:
⑴李老师的课堂:同学们根据课前的信息收集,下面对1.4.13.16题进行小组讨论,解决各题存在的疑问。
⑵张老师的课堂: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先有组长通一通各题的答案,然后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有组长进行总结。
对照这两个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不难看出,张老师的指令和对小组下达的任务是比较明确的,小组合作、讨论的针对性、有效性还是比较高的。可见,不是学生不愿意讨论和合作,关键是我们任务下达的是否明确。
3 评价不明确
不少的课堂都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展示作用,但对展示的学生和展示的小组,我们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和评价了吗?适当的进行激励和评价是对学习小组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引导。而我们的课堂,多数是学生展示完了,老师缺少的是该小组怎样?该学生怎样?等等这样的评价。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荣誉感缺失,学生积极性丧失。所以,不是学生不积极,关键是评价不到位、不明确。
所以,小组合作式学习,必须要有教师合理的进行分工、明确任务和及时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