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抽动症-王三虎医案

 文文ap25 2019-02-08

        深圳胡小妹,眨眼、挤鼻子、口角抽动,头、手颤动4年余。曾按抽动症多方治疗无效。5个月前在西安万全堂就诊,我按柔痉论治,用栝蒌桂枝汤加味处方服用70余剂,症状好转。2018年1月13日深圳宝安中医院面诊,口臭,项强痛连背,汗少,额上黑,面黄,形体消瘦,口唇红而干。舌淡红,苔薄,脉沉细。病属柔痉,证系筋失所养,外寒内热,风火相煽,心神不宁。仍以栝蒌桂枝汤养筋调营卫为基础,再合百合地黄汤加味:天花粉3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赤芍20克,炙甘草10克,甘草10克,葛根40克,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天麻10克,菊花10克,栀子10克,蒺藜30克,生石膏30克,生地黄30克,百合30克,当归10克。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2018年3月19日深圳宝安中医院复诊,上方服用28剂,合前已逾百剂,病去十之八九。但形瘦面黄,舌淡脉弱。营卫仍欠调和,又有脾土薄弱,血虚生风之像,继养筋调营卫,又当培土息风,养血息风。处方:桂枝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葛根30克,天花粉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生地黄20克防风10克,山药10克,菊花30克。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按语:中医辨病论治,被遗忘轻视久矣。柔痉一病,出自《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第二》“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本案实遵古训而初阵告捷,其后再合治疗百合病的主方百合地黄汤,也是病证特点所要求。我读经典悟出清热也是熄风的高招,这从风引汤中的石膏,小续命汤中的黄芩就可看出端倪。要不然,风火相煽何时了?也为本案用栀子、生石膏之注脚。最后一诊,病未变,主方不变。但病程已非早期,略变思路,培土善后,养血肃敌,不亦乐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