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很多练传统武术的人不相信有内功存在,一说到内力,说起循经,就被他们说是玄化功夫,吹牛,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在毒害传统武术。为什么他们不相信有内功的存在?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练功夫! 中国武术在民间的故事里有种种惊绝的传说,如果只是以现代那些嘴皮子大师们的实力,能有那么多传奇的故事么?很多人以为这只是故事。却不知“故事”者,过去的事情也。当然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会产生一些夸大不实,但是其必然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一定的根源的。古代不同如今,有众多媒体宣传,如果现在的那些所谓的武术大师生存在古代,纵然靠嘴皮子欺骗,也只能蒙骗普通老百姓一时而已,真正到了大场面,你得有真功夫,别人是要出手相试的。
以清朝武状元考试为例,先试马步射,在马上跑两个来回,要射六支箭,中三支以上才可过关。步射九支箭中五支合格。之后再比拼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力(相当于80斤)、十力(100斤)、十二力(120斤);刀分八十、一百、一百二十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当然这种比试要是天赋好,有一个好的老师教导,并不一定需要学习正宗的内功也可以,但是现代的嘴炮大师们能行吗?(注:清朝的一斤约等于现在的0.6斤) 至于故事里的那种神功奇技肯定是建立在内功的基础上方有,如果只是单纯的肌肉力量,拳脚功夫,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那些不相信内功的人是因为他们只练武不练功,不肯吃苦,天天只是耍着套路玩,自己没有体会,就以为人人如他们一般,是笑话矣!
很多人认为拳击比传统武术厉害,确实练拳击很快就能有一定的技击能力,但是这是建立在合理的训练基础上。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学习拳击,就只是练组合拳打沙袋的话,我敢肯定的说,他练十年也出不来功夫,不能真正搏斗。真正的拳击想技击,也得建立在周详而认真的训练上,包括各项体能,力量,敏捷,步法等练习,然后要单一的,反复练习直拳,勾拳,摆拳,千遍、万遍,使肌肉形成记忆。其后才是组合拳练习打沙袋,乃至对抗实战演练。这种锻炼是很辛苦,很枯燥的,肯定不如直接上手直接组合拳打沙包好玩,但想出技击就得这样练。 那么我们众多的武术爱好者们,是怎么练习传统武术的呢?桩功不练,直接上手套路,这能行吗?以太极拳为例,招式精熟之后,实现太乙循经之后,得练推手,再进阶散手,打手训练,现在的太极拳老师们,有几人学到了?拳击就练三种拳,还得专一分开来反复练才有功夫,你可好了,一练就几十个招式,还得按照顺序演练,这能行吗?用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肯定不行!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说很多功夫已经失真,这使得修炼它们不能太乙循经,这是实话。因为太乙循经对于功夫的要求比较高,一旦传承不足,就很难做到。但是很多武术本身是在正宗的源流之处分支而出,这也使得他们有着真功夫的踪迹。认真习练自然也能有潜气内循,气与力合,甚至循经导脉的体会。比如说找一个桩功认真的习练,不管是少林的马步桩,太极的浑圆桩,手挥琵琶,还是形意拳的三体式,只要每天习练1~2小时,坚持一年下来,多少会有些体会。 桩功能站上一个小时,坚持一年后,你再练一下马步冲拳,这是比拳击直拳强得多的功夫,拳击是直接练打法,基础没有,所以怎么练也没有内功。自然的左右出拳,用不了多久,就能体会到力量从腰而起,经肩背行于拳锋,功夫高者,则能体会到力从脚起,再经腿部,腰背,汇于拳锋。这种体会是真实不虚的,有热流运行于身体中,此正是内功的表现之一,虽然离太乙循经还有很远的距离。 当然这种每天一个小时的桩功,是要能进入境界才行,如果每天很辛苦,站在那只觉得周身酸痛麻木,咬牙坚持,很累的那种,是出不来功夫的,具体详情以后再行叙说。由于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早于中国,以致于有一段时间,中国几近沉沦。从此有些人开始崇洋媚外,盲目相信西方的一切,连习练传统武术也按照西方的锻炼肌肉方式,实大误矣!再加上错误的套路练习法,不肯吃苦练功,只是天天练武术操,能有功夫吗?这也是他们不相信中国有内功的根本原因! 如喜欢此文,敬请关注,收藏,点赞,评论! 武当太乙铁松派代14代传人 武当先天太极拳代19代传人 凌霄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