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太阳膀胱经

 hmverve 2019-02-12

1.睛明

定位: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性能: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之交会穴。有使眼睛明亮之意。升清降浊,散风明目。

主治:色盲,夜盲,近视,复视,小便混浊,斜视。

2.攒竹

定位: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性能:散寒通络,清热明目,降逆顺气。

主治:眼病,呃逆,头痛皱眉头,鼻窦炎。

3.眉冲

定位: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性能:散风清热,通络举陷。

主治:抬眉不利,头痛,眩晕,鼻塞。

4.曲差

定位: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当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1/3与2/3连接点取之。

性能:定喘降气,明目安神。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目视不明,鼻塞,喘息,心烦满。

5.五处

定位: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距头部正中线1.5寸。

性能:散风清热,明目镇痉。

主治:头痛,目眩,目视不明,痫证,小儿惊风。

6.承光

定位: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性能:承,指承受;光,指光明。有使眼睛承受光明之意。有清热明目之效。清热散风,明目通窍。

主治:目视不明,羞明畏光,目眩,头痛。

7.通天

定位: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性能:与天相通,喻与空气相通,指脉气经本穴通达天顶。可散风清热,宣肺开鼻窍。

主治:鼻塞,过敏性鼻炎,喷嚏,头痛,头重,中恶。

8.络却

定位: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旁开1.5寸。

性能:祛风清热,明目通窍。

主治:眩晕,耳鸣,鼻塞,癫狂,痫证。

9.玉枕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性能:解表清热,明目降逆,通经活络。

主治:恶风寒,头痛,呕吐,不能远视,目痛。

10.天柱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性能:喻为承接天灵之柱。祛风舒项,强筋骨,安神志。

主治:颈项不舒,头痛,腿脚之病,失眠,头沉难举。

11.大杼

定位: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骨会,手足太阳之交会穴。壮骨强筋,祛风解表。

主治:一切骨病,发热,咳嗽,颈项强痛,肩胛疼痛。

12.风门

定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督脉、足太阳之交会穴。为风邪出入之门户。宣肺解表,祛风泻热,护卫固表。

主治:风病,支气管痉挛之气喘、咳嗽,感冒所致脊背疼痛。

13.肺俞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肺之背俞穴,治肺疾之要穴。补肺益气,宣肺平喘。

主治:咳嗽,汗证,鼻塞不通,气喘,咯血。

14.厥阴俞

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心包之背俞穴,治疗心包疾患之要穴。宣通心阳,宽胸降逆。

主治:心包积液,心痛,心悸,胸闷,咳嗽。

15.心俞

定位:第五胸椎刺突下,旁开1.5寸。

性能:心之背俞穴,治心疾之要穴,与神志病有关。养心安神,宽胸理气。

主治:心悸,健忘,心烦,失眠,惊悸,癫狂,心痛,盗汗,自汗。

16.督俞

定位: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与督脉有关系,通调督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之效。

主治:心痛,腹胀,肠鸣,免疫力低下,自体免疫病。

17.膈俞

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血会。养血调血,宽胸开膈,降逆通脉。

主治:与血有关疾病,高血压,呃逆,呕吐,气喘,胃脘胀满。

18.肝俞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肝之背俞穴,治肝脏疾病之要穴。调肝消瘀,安魂明目。

主治:目疾,目眶痛,癫狂痫,胁痛,少腹痛,疝气,转筋,唾血,郁证。

19.胆俞

定位: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胆之背俞穴,治胆疾之要穴。利胆止痛,泻热化湿。

主治:黄疸,胆绞痛,胆道蛔虫症,胁痛,口苦。

20.脾俞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脾之背俞穴,治脾疾之要穴。健脾利湿,升清止泄。

主治:脾阳虚之病症。

21.胃俞

定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胃之背俞穴,治胃疾之要穴。可和胃降逆。

主治:胃脘痛,反胃,完谷不化,呕吐,霍乱。

22.三焦俞

定位: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三焦之背俞穴。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调理三焦,通调水道,益元强腰。

主治:水分有病,腹胀,肠鸣,完谷不化,呕吐,腹泻,痢疾,腰背痛。

23.肾俞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肾之背俞穴。补肾纳气,助阳气化,固精强腰,明目聪耳。

主治:肾病,遗精,阳痿,遗尿,腰膝疼痛,水肿,泄泻,喘咳少气,耳聋,耳鸣,月经不调,尿频,虚劳,男科病。

24.气海俞

定位: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补气益肾,调经止痛。

主治:痛经,痔漏,腰痛,脐下冷痛。

25.大肠俞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大肠之背俞穴。通腑理气。

主治:肠鸣,泄泻,便秘,痢疾,腰痛。

26.关元俞

定位: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性能:培补元气,通调二便。

主治:与关元穴相对应部位的疾病,腹胀,泄泻,大小便不利。

27.小肠俞

定位:第一骶椎刺突下,旁开1.5寸。

性能:小肠之背俞穴。小肠有泌别清浊的作用,故本穴可分清泌浊、升举津液。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尿血,泄泻,痢疾,疝气,白带。

28.膀胱俞

定位:第二骶椎刺突下,旁开1.5寸。

性能:膀胱之背俞穴。通调膀胱,气化利水。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淋浊,女子瘕聚,泄泻。

29.中膂俞

定位:第三骶椎刺突下,旁开1.5寸。

性能:益肾强腰,通降肠气。

主治:腰脊强痛,痢疾,疝气。

30.白环俞

定位:第四骶椎刺突下,旁开1.5寸。

性能:本穴内应精室,为人体精气输注之处。益肾固精,调理经带。

主治:白带,遗精,白浊,前列腺炎,腰腿痛,尿道口疾病。

31.上liao

定位:第一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督脉的中点。

性能:调经种子,益气固脱。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带下,大小便不利,遗精,阳痿。

2.次liao

定位: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内下方与督脉的中点。

性能:理气调经,理血止痛,清利湿热,妇女此穴大都有压痛。

主治:妇科病,腰痛,小便赤淋,腰以下至足不仁。

33.中liao

定位:第三骶后孔中,约当中膂俞与督脉的中点。

性能:通降二便,调经止带。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小便不利,便秘。

34.下liao

定位: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督脉的中点。

性能:足太阳、厥阴、少阳之脉左右交结于中。清热化湿,通调二便。

主治:小腹痛,肠鸣,泄泻,便秘,小便不利,腰骶疼痛。

35.会阳

定位:尾骨尖旁开0.5寸。

性能:益肾固带,理气升阳,通调二便。

主治:带下,阳痿,痢疾,泄泻,便血,痔疮。

36.承扶

定位:臀横纹中央。

性能:承,指承受;扶,指扶持。本穴是承受上身而扶持下肢之用。舒筋活络,消痔通便。

主治:坐骨神经痛,痔疾,腰骶臀股部疼痛,大便难。

37.殷门

定位: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下6寸。

性能:殷,盛大,为膀胱经脉气重要之出入处。舒筋活络,强健腰腿。

主治:腰脊强痛,不可俯仰,大腿疼痛。

38.浮郄

定位:委阳穴上1寸,在股二头肌腱内侧。

性能:舒筋活络,清热镇痉。

主治:腰痛,转筋,小便热,大便坚。

39.委阳

定位:腘横纹外端,股二头肌腱内侧。

性能:三焦之下合穴。通利三焦,舒筋通络。

主治:小便不利,癃闭,遗尿,腰痛引腹不得俯仰,水肿胀满。

40.委中

定位:腘横纹中央,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性能:合穴,属土,膀胱经之下合穴。清热醒脑,理血宣痹。

主治:中暑,腹痛,吐泻,遗尿,腰扭伤,中风昏迷,下肢痿痹,发背。

41.附分

定位: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手太阳、足太阳之交会穴。散寒止咳,舒筋活络。

主治:咳嗽时长,不自主的咳嗽与神志有关,肩背拘急,颈项强痛,肘臂麻木不仁,风寒客于腠理。

42.魄户

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补肺益魄,舒筋活络。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肩胛背痛,气虚胆怯。

43.膏肓俞

定位: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益阴清心,扶正祛邪。

主治:虚劳影响到神志,肺痨,咳嗽,气喘,吐血,盗汗,遗精。

44.神堂

定位: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穴在心俞两旁应心,心藏神,故名神堂。宽胸理气,宁神定喘。

主治:心疾,咳嗽,气喘,胸腹痛,脊背强痛,健忘,梦魇。

45.yiyyi

定位: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理气止痛,清热宽胸。

主治:气喘,呃逆,季胁引少腹痛,目眩,鼻衄,热病汗不出,肩背痛。

46.膈关

定位: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穴在膈俞旁,内应横膈,为治横膈疾病之要穴。宽胸降逆,顺气和胃。

主治:胸中噎闷,嗳气,呕吐,饮食不下,脊背强痛,呃逆。

47.魂门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穴在肝俞旁,应肝,肝藏魂。有疏肝理血,归魂。

主治:肝病,梦游,饮食不下,呕吐,胸胁胀痛,筋挛骨痛,类风湿。

48.阳纲

定位: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阳,指阳气;纲,指统领。穴在胆俞两旁,内应胆。疏肝利胆,调中化湿。

主治:肠鸣,胁痛,泄泻,黄疸,消渴。

49.意舍

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穴在脾俞两旁,应脾,脾藏意。健脾利湿,和胃利胆。

主治:脾疾,饮食不下,呕吐,思虑过度,注意力不集中。

50.胃仓

定位: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穴在胃俞两旁,应胃。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主治:腹胀,胃脘痛,小儿食积,脊背痛,食少,纳呆。

51.肓门

定位: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肓指肓膜,穴在三焦俞两旁。理气解郁,化滞消痞。

主治:上腹痛,痞块,便秘,妇人乳疾。

52.志室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性能:穴在肾俞两旁,应肾,为肾气留注之所。益肾固精,强志利水。

主治:肾病,遗精,阳痿,阴痛下肿,固摄失职,癫痫,意志不坚,腰脊强痛。

53.胞肓

定位: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性能:穴在膀胱俞两旁,应膀胱。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主治:膀胱疾患,腹胀,二便不利,阴肿,腰脊痛。

54.秩边

定位: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性能:清利湿热,舒筋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腰骶痛,小便不利,痔疾。

55.合阳

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委中穴直下2寸。性能:散寒舒筋,调经止崩。

主治:疝气,崩漏,腰脊痛引腹,下肢酸痛。

56.承筋

定位:合阳穴与承山穴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性能:为足太阳经筋所结之处。舒筋止痉,清泄腑热,调理中焦。

主治:筋病以筋膜拘紧为主,小腿痛,腰背拘急,痔疾。

57.承山

定位: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性能:理气消痔,解痉止痛。

主治:痔疮,腰痛,便秘,疝气,腰脊痛,腿痛转筋以肌肉痛为主,脚气。

58.飞扬

定位:昆仑穴直7寸,承山穴外下方1寸处。

性能:络穴。祛风清热,祛邪消痔。

主治:过敏性鼻炎,痔疾,下肢痹痛,鼻衄,鼻塞,头痛,癫狂,腰背痛。

59.跗阳

定位:昆仑穴直上3寸。

性能:阳跷脉之郄穴。祛风化湿,活络止痛。

主治:与阳跷脉有关疾病。头重,头痛,腰腿痛,下肢瘫痪,外踝红肿。

60.昆仑

定位:在足外踝后方,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性能:经穴,属火。缓解痉挛,解表截疟。

主治:太阳表证,颈项不舒,鼻衄,头痛,腰痛,肩背拘急,难产,脚跟痛。

61.仆参

定位:在足外踝后下方,昆仑穴直下,足跟外侧赤白肉际处。

性能:足太阳、阳跷交会穴。调和中焦,镇痉舒筋。

主治:脚跟不能着地,下肢痿弱,转筋,膝肿。

62.申脉

定位:外踝下缘凹陷中。

性能: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跷脉。镇痉止痫,安神宁心,益肾健骨。

主治:阳跷病,痫证,癫狂,失眠,目赤痛,项强,头痛,眩晕,腰痛,足胫寒,不能久立。

63.金门

定位: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性能:郄穴。安神止痛,通经止血。

主治:与血有关的病。肾病见有血尿者,癫痫,小儿惊风,腰痛,外踝痛,下肢痹痛。

64.京骨

定位: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

性能:原穴。镇痉止痛,明目舒筋。

主治:癫痫,头痛,善摇头,目翳,鼻衄,项强,膝痛脚挛,腰腿疼。

65.束骨

定位:第五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际处。

性能:输穴,属木。通经安神,清热消肿。

主治:癫狂,目黄,耳聋,项强,头痛,腰背痛,目眩,痔疮。

66.足通谷

定位:第五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

性能:荥穴,属水。清热截疟,宁心安神。

主治:热病,头痛,癫狂,项痛,鼻衄,痎疟。

67.至阴

定位:足小趾末节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性能:井穴,属金。通鼻疗目,开窍转胎。

主治:枕部头痛,胎位不正,鼻塞,鼻衄,目痛,胞胎不下,转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