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多种病因病理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综合征,其特征为三高一低,即高蛋白尿、高血脂、高度水肿,一低为低蛋白血。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水肿或全身水肿,按之没指,腰酸乏力、小便短少、血尿、腹水,尿检中有大量蛋白尿。中医属“水气肿”“阳水”范畴。是肺、脾、肾三脏出现障碍,即脾不制水,气不化水,脾肾阳虚,水邪溢于肌肤,停于胃肠,出现水肿、腹水;脾虚统摄无权,肾亏封藏不固,导致精微下泻而生蛋白尿。 中医治水肿是肺、脾、肾同治,这一点与西医有天壤之别,早在《内经》中就提出“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莝”,“开鬼门”即发汗,“洁净府”即是利小便,“去苑陈莝”就是攻逐瘀浊、排除毒素之意。中医采用温阳补肾、健脾行水、解毒化瘀等方法,协调肺、脾、肾三脏,消除水肿、蛋白尿。中医辨治如下。 1.脾肾阳虚型 双下肢或全身水肿,按之凹陷,面色 2.阴虚火旺型 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盗汗,半月脸,舌质偏红或舌有裂纹、苔少,脉弦数。方药:知柏地黄汤化裁。生地黄30g,山药20g,山茱萸15g,泽泻15g,云茯苓30g,牡丹皮15g,女贞子15g,墨旱莲20g,薏苡仁30g,益母草30g,土茯苓30g。水煎服,每日1剂。 案例 王某,男,32岁,2000年8月5日初诊。25岁曾得过肾炎,一直没有治愈,用了西药就好转,停药些时水肿又来。7月24日生化检测结果为:蛋白尿(+++),尿素氮25.6mmol/L,血肌酐460mmol/L,诊为“肾病综合征兼肾衰竭”。查:双下肢水肿,按之没指,面色 体会 肾病综合征,使用泼尼松和免疫制剂环磷酰胺副作用很大,很容易造成对激素药的依赖,患者蛋白尿、水肿时好时坏,反复不愈。有些少年患儿肾病综合征,由于大量口服激素引起肥胖、满月脸,有些成年人开始使用免疫制剂就效果不佳,患者反应严重。这部分人应早期应用中药,大多可以治愈。(陈胜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