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导读这篇帖子本来应该是大年初一发的的,但是我给忘记了。今天补上。 看到豆子今天的帖子和感想,能有这样优秀的伙伴在身边是一种幸运。提蛋白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但是豆子老师连讲了5期,这只是她技能的一个小点,还有一大批帖子等着我们,这一年,有高师姐和豆子老师在,我自己很期待。 本来还想讲几句,但是此刻心里翻江倒海,五味杂陈,不知道如何开口。医院前门的包子铺没有开,导致我几天没有吃早饭,后门没有什么餐馆开门,中午就像游魂一样找吃的,昨天开始消毒细胞培养箱,整个过程需要两天。 过年会给连续的工作带来打击,工作的停顿从放假前3天就开始,一直持续到放假后3天,加起来都要两周,而那种因为放假而停下来的热情,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完全恢复,老家还有一句话,正月里面都是年。 以下是今天豆子老师的正文:
最近看了很多场的团拜会的表演,觉得好像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但恍惚中星星点点仿佛照亮了什么,自己好像是舞蹈队的队长,一场下来有时候会表演四五个节目,自己好像爱好唱歌,音乐老师都说挺好的(可能只是鼓励,反正我把他当真了),自己能吹竖笛还是满分,鼓乐队的都特别想要我,但是还是被舞蹈队打败了,O(∩_∩)O~,自己仿佛朗诵的也不错,脱稿演讲也有那么多次,自己或许文章写的还可以,还上过报纸。。。 原来竟是勾起了自己尘封多年的记忆。我们有不同的自己,可以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可以喜欢李煜潜来珠帘动,惊觉银屏梦,可以有长江东去浪淘尽的魄力,可以有润物细无声的温柔,有惟吾德馨的高雅,平平凡凡也是不错。不管做何种选择,自己一定是舒服的开心的就好,所以我看到很多人说好像自己忘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其实并不是忘记了,只是没有一个契机让自己想起来,你的记忆就放在那里等你去取,但是放在哪里却需要自己去找。 今天讲讲线粒体蛋白的提取线粒体的重要性我想大家肯定都知道,线粒体主要是提供细胞内各种物质代谢所需要的能量。能量是我们进行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想要研究线粒体的功能以及物理化学性质,提取线粒体必不可少,线粒体大量存在于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如动物的心肌,脑,肝,肾等器官和组织的细胞中,今天也是照旧提到几种方法。 总的来说提取线粒体的过程大概是先破碎细胞保存线粒体的活性,再梯度离心分离线粒体,最后破碎线粒体,提取线粒体蛋白。 为保证获得完整的线粒体,务必做到:第一,全程低温操作;第二,快速;第三,在不破坏亚细胞器的情况下破碎细胞,这是制备线粒体的最关键环节。
 1.细胞(至少2 ×10^7个,最少一个10cm的dish,最好至少用两个)PBS洗3次。 2.收集细胞,先将细胞用PBS收集,再离心,弃掉PBS。 3.收集沉淀,用1ml 2mM HEPES匀浆,须在冰上操作,研磨30-40次。 4.4℃,800g离心10 min,收集上清于一新EP管中。 5.将上清以4℃, 11,000g离心15 min,将得到的沉淀用RIPA缓冲液洗涤并重悬,放于冰上15 min, 4 ℃, 10,000g离心10 min,收集上清即为线粒体蛋白
BSA的作用是为了去处内生的游离脂肪酸,甘露醇和蔗糖是为了建立一定的渗透压。
组织线粒体的提取(以脑组织为例)A液:甘露醇0.3mol/L,EDTA 0.1mmol/L,PH=7.4,使用前加无脂肪酸的BSA 1g/L 1.取新鲜脑组织,PBS冲洗,洗净血水,冰浴中剪碎,加入A液,匀浆,组织研磨20次。 2.将组织匀浆物转移到离心管,4℃,3000rpm离心10 min,弃去沉淀。 3.取上清,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4℃,10,000rpm再次离心10 min,留取沉淀即为脑线粒体。
还有一种提取组织线粒体的方法,但是需要用低温超高速离心机,如果有的话可以可以选择。 组织线粒体提取2:A液:0.32mol/L蔗糖、10mmol/L EGTA、50mmol/L Tris-HCl,PH=7.4 B液:0.32mol/L 蔗糠、50mmol/L Tris-HCl,PH=7.4 取组织如前,加入A液匀浆,1000g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17,000g离心20 min,沉淀置于B液中, 在质量浓度为75g/L,120g/L 聚蔗糖组成的不同密度梯度上,以68,000g离心1 h,其沉淀物即为线粒体, 置于B液中存于-80℃。
试剂盒提取线粒体:(SM0020)组份: Lysis Buffer Mito-Wash Buffer Store Buffer
(与组织块相比,培养细胞特别是贴壁培养细胞在用玻璃匀浆器匀浆时较难破壁,因而要选用小容量玻璃匀浆器、间隙严密的研杵上下研磨培养细胞)。
2. 将组织或细胞匀浆物转移到离心管,4℃,1000g离心5 min。 3. 取上清,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4℃,1000g再次离心5 min。 4. 取上清,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4℃,12,000g离心10 min。离心后的上清含胞浆成分,可从中提取胞浆蛋白。将上清转移到新离心管,线粒体沉淀在管底。 5. 往线粒体沉淀中加入0.5 ml Wash Buffer重悬线粒体沉淀,4℃,1000g离心5 min。 6. 取上清,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4℃,12,000g离心10 min。弃上清,高纯度的线粒体沉淀在管底。 7. 用50-100 ul Store Buffer 或合适的反应缓冲液重悬线粒体沉淀,立即使用或-80℃保存。
最好用Bradford法测定线粒体浓度,对比Bradford法(考马斯亮蓝)和BCA法,两者都有干扰物质,但相比之下Bradford法的干扰物质影响更小一点
以下为两种方法对DTT、EDTA、EGTA和蔗糖等的最大允许浓度

这是豆子的实验专栏,下周二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