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国琼山县志》 府城城隍庙城隍殿 府城隍庙,宋元时在西关。明洪武二年,知府宋希颜移建府治东南。成化间,知府蒋琪迁府治东。正德十四年,知府曾大庆迁府治西南县署之东。万历间,署府事雷州府推官高维岳又迁今道署东,以旧庙为海忠介公专祠。崇祯十七年,学道林汝翥、知府张允佳、琼山知县李琦复迁还旧庙,而以道治东庙为海公祠,后圮。清朝乾隆三十九年,知府萧应植重修。《郡志》。 按:洪武二年,礼官建言以为城隍之祀始于唐,郡志引之非也。考《太平府志》,城隍庙在府治承流坊,吴赤乌二年创建,是三国时已有之矣。又北齐慕容俨镇郢城,城中先有神祠,俗号城徨神,本《北齐书》梁武陵王纪祭城隍神,将烹牛,有赤蛇绕牛口,本隋《五行志》是南北朝时又有之矣,谓始于唐者,偶未及检耳。又恭惟明神懿皆潜德,城池是保,民庶是依,乃开元十五年张曲江祭洪州城隍文,而志称为燕公祭荆州城隍,疑亦有误,姑志之候考。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