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医生读书笔记系列

 大爱润康 2019-02-14

小医生读书笔记(一)

    该系列是我平日里读一些古今医书的笔记汇总,对前辈们所编写的医书中我之前不了解的,或者觉得用药巧妙、经方验方运用精彩的整理,也有我对书里所写内容的思考和实践,希望能通过这样一种坚持不懈的阅读思考整理,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同时也可以与更多的医学前辈同侪们交流分享。对整理和思考有误的部分,希望不吝赐教。                                            

    《干祖望医话》

                                                 

    ①

  1. 世之贪夫,欲壑无涯。                                         

  2. 六味汤:清《喉科指掌》张宗良常用方----防风,荆芥,薄荷,天虫,桔梗,甘草。                                                   

  3. 清郑曦谓“耳聋肾经之病”(见《医家四要》目次)。仅仅根据理论的固定安排而作出的推理,在临床上未必尽然。耳聋者除一小部分确属肾虚所致外,多数在虚证方面尚有气虚,血虚或清阳不升等,属实证者则更多,如风痰邪闭,气滞,震伤,甚至耵聍栓赛,航空性中耳炎,咽鼓管异常开放等。                                                 

  4. 对外来噪音能否接受,倒是辨虚实的最好辨证标准。凡耳鸣时听到外来噪音者,可以把鸣声压低或消失者,为虚。凡耳鸣时接受了外来噪声者,其鸣声更大,伴以心烦意燥者,必实。凭其接受的反应大小,进一步更可厘测其程度,其准确率更万无一失。                             

  5. 金元四大家之首刘河间谓“耳鸣有声,非妄闻也”(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气为病·火类》17条)。此为鉴别主观性耳鸣(非震动性)与客观性耳鸣(震动性)最准确的辩证准绳。                   

  6. 解亦安卧:尺脉缓涩。解亦以疲惫不堪为主症,食亦以能食善餐为主症。从临床角度来看,是典型的“湿困脾阳”。实者应醒脾理湿,虚者宜健脾培土。唯临床上虚证多于实证,因之最佳选择的方药,唯四君子汤三仙汤仙灵脾,仙茅,仙鹤草)合参使用。其实仙鹤草上海成为脱力草,民间用红枣同煮成汤,专用于劳累过度,神疲乏力者。          

  7. 笔者三仙汤用药体会:仙灵脾6g,仙茅6g,仙鹤草6g,浓煎一碗,服之,微感头晕,疑为阳升太过,但是精神略有兴奋,后健身跑步4公里,疲惫状态比平日里明显减少,再做两套体能训练,尚有余力。夜间不易入眠,夜半乏力情况减少,不觉困意。(此方注意用量,尤其以仙茅燥热有毒,不宜过量久服,阴虚火旺者忌服,用量范围3-10g。)干祖望老先生于其书中称之为“中药的激素”,凡无外邪的各种疾病而神疲倦怠者都可使用。民间法:抓一包仙鹤草,加红糖,浓煎两次,服用,一般轻者1-2剂,重者3-4剂,必能恢复精神,确有成效。            

  8. 仙方活命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置于首位第一张方剂的仙方活命饮,用于急性扁桃体周围脓肿,凡发病到进药在24小时内者,消散(吸收)率达100%48小时内者达90%72小时内者接近50%左右。                                                           

  9. 一贯煎:乃清代杭州名医魏玉横手订,他目睹胁痛,胃脘痛及疝瘕等症,每用香燥药可获成效,但不宜久服,久则流弊丛生,故而自拟一方,称一贯煎(沙参,麦冬,地黄,当归身,枸杞子,川楝子)。对除痰饮以外对胁痛,吐酸,疝瘕及一切肝病,疗效殊为满意。           

  10. 药有五天决明为肝天,紫菀为肺天,神曲为脾天,远志为心天,苁蓉为肾天。                                                       

  11. 通窍活血汤:为耳鼻喉科常用方,更其是对慢性喉炎之肥大性者,常有出神入化之妙。肥大性鼻炎及某证耳聋,耳鸣,疗效也很满意。       

  12. 补阳还五汤:其中黄芪用生,用量特重,为归尾的20倍,红花的20倍,赤芍的13倍。所谓“还五”可能是“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      

  13. “求诸野”:顽固得无法治疗的耳鸣耳聋,可以试用单方,如仅仅葛根、破故纸、益母草2-3味草药水煎,吃他1-2个月,竟然也有少数患者能息鸣并提高听力。(所谓量少、茶饮等方式,是不是也能做到同样的效果呢?)                   

  14.  守方隅之见者,不能驰域外之观。而好高骛远广辈,又往往舍近求远,趋新奇而废正道                                                       

  15. 病案两例:其一,一税务局青年职员,奇寒七载,冬天重裘难温,坐在火炉边不能出门一步。夏天不能吃西瓜,也需在无风无冷处度过其一个盛夏。初诊在新春之际,一翻七年来病历,都是细辛、肉桂、炮姜、附子、鹿角胶、鹿茸之类,总难生温,如其一周不服此药,即寒冷难以度日。望诊则面白无华,较为消瘦,脉细,舌质苔俱白。唯一特征,两掌心烧灼如焚,十分难受,试握体温计,为36.7℃。因之即回忆起《续名医类案》卷六的“恶寒门”中有戴思恭用大承气汤、李士材用银花汤治愈了2例冷得出奇的奇寒怪病。现捕捉到掌心焦灼的一个特点,肯定为真热假寒证。翌日裁方取用葶苈大枣汤2剂入腹,重盖的大棉被揭去了两条。5剂药后,病者自谓“全身舒服而温暄了”。此后取用宣肺清热,终以玉屏风散调理而愈。

其二,客岁一位八旬的离休高干,口腔腐烂经年,近来口水如涌,疼痛并不明显,但烧灼感十分严重。片片白腐假膜较厚,间隙间黏膜充血,用了不少清热解毒甚至犀角地黄在内的内服药,一无成效,而且日趋严重,也曾屡用犀角及羚羊角,开始1-2剂明显改善,3剂之后又严重如初。捕捉其特点,口中臭味严重,但不呈一般的恶臭、尸臭而呈腥味如鱼。就凭这一特点,即可证明属虚寒证,斗胆取用附桂八味汤,药仅3剂,病去其半。之后以金匮肾气丸调理而告痊愈。                                                                          

  1. 喉病十六字诀:先锋解表,把守四关,虚扶险劫,脾肾先衰。所谓先锋解表,是一切急性喉病的开始,应用解表法来作开路先锋。一般常用方为“荆防败毒散”,喉科则六味汤。君不见外科治疗至阳至危的疔疮,就是七星剑汤(麻黄、苍耳子、野菊花、豨莶草、蚤休、紫花地丁、半枝莲)至阴至毒的阴疽,是阳和汤。解表适应期过去或者解表法失效后,乃考虑四个关口,即痰浊、热毒、血瘀、气滞四者。不过急症之痰,多风痰、热痰;慢症多燥痰、结痰。热在急症多实证,虚火或龙雷之火的虚热都在慢性病中出现。血瘀气滞少见于急性病,独多见于慢性病,更其是声门慢性病。破瘀利气药是必不可少的。

  2.  辨证施治时配药有两点需要注意:上身更其是头面上的,需并取降气药物:如苏子、代赭石、牛膝之类的;下身更其是子宫出血,需并取升提药物,如柴胡、升麻之类的。

  3.  中医五境:懂通熟精化。《张聿青医案·泄泻》中章左一案,泄泻夹血。张氏用于术、陈皮、茯苓、川连、防风、米仁、泡姜、滑石、泽泻、薄荷10味没有止泻药的药方,竟然在复诊时已“温脏清腑,注泻已止”。又如《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中便血案,用熟地、炮姜、茯苓、泽泻、陈皮、车前子、川朴、茅术、五味子、丹皮、山药、阿胶12味都非止血药的药方治愈了一例便血。再如《吴鞠通医案》治疗一例肺脓疡,仅用苦桔梗、桃仁、冬瓜子、米仁、甘草、芦根6味药(苇茎汤加减?),而且没有消炎药。这就是中医绝不同于西医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思想,也就是“治证不治病”的辨证论治。               

  4. 咽喉病的慢性咽炎之干,为该病重点的问诊。如干燥而不思求饮者,实证有湿浊,虚证为脾虚;干而狂饮者,喜热汤者脾虚,喜凉饮者肾虚,喜大冷大凉者,更必须考虑五志之火,凡不择温凉者,无参考价值。

  5.  口腔科的口腔病,关于臭气的辨别,问诊也属重点。病人主诉有臭气,则必须追问“旁人是否也能闻到你的口臭?”如其旁人并不闻到,属主观性臭气,虚证最多;旁人同样闻到,属于客观性臭气,实证居多。但对客观性臭气,你更必须要自己也闻一闻,内中粪便臭者,阳明经大热尸臭者可考虑肿瘤(急性坏疽性齿龈炎,也是尸臭)抹布臭者,实证湿热,虚证脾虚腥臭者,实证很少见,大多为气血两亏。            

  6. 大便溏薄,不一定是脾虚。不论为时多长多久,凡伴以腹痛、有臭气者(腥味不在内)者,可以排除脾虚。至于虚的程度,可以问病人用多少手纸可以擦净肛门的粪迹。一般用手纸愈多者愈虚。不过患有痔漏者例外

  7.  耳病的闻:耳中闻到臭气者,肯定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久病者。臭气浓郁者,更应考虑伴有乳突炎或并发胆脂瘤。                           

  8. 齿痛:痛到欲哭无泪之际,用荜茇、细辛、冰片三味药研末,搽在痛处,即可痛定而笑。(失笑散-《瘍医大全》)                      

  9. 病案:患者鼻黏膜苍白,滂沱清涕一如自来水,见风遇寒即倍形严重,脉细,舌薄苔白,人亦喜暖恶寒,从脱敏汤到桂枝汤甚至附桂八味,治来一无效果。取用葶苈大枣汤合人参泻肺汤去人参,药仅5剂,霍然而愈。(笔记:家父也长期受到该病困扰十多年,西医查为过敏性鼻炎,每到病发时必须用药止,效果也很差,去年暑期读书发现此病案,察辨家父症状,甚为相似,选用该方,随证加减一二,2-3剂便霍然起效,鼻流清涕已止,甚至夜间鼾声也小了许多。后减小剂量代茶饮进行巩固。年末冬季鼻炎竟不再复发,大感前人遣方用药之巧妙,赞叹不已。)                                                         

  10. 慢性鼻窦炎:清·王士祯《香祖笔记》:“王安石常患偏头痛,神宗赐以禁方,用鮮萝卜取自然汁,入生龙脑少许,调匀,昂首滴入鼻窍。”

  11.  腹诊重要性:日本丹波元简《诊病奇侅》:胸腹者,五脏六腑之宫墙,一身资养之根本,阴阳气血之发源,外感内伤之所位。                 

  12. 手术前的安慰剂生地、竹叶、灯心草、茯苓、白术、陈皮、太子参、柏子仁等,其目的是清心火,除烦恼,以戒恐惧心理。

  13.  引子:引子常用药,一般都为时令鮮药,如鮮的荷叶、荷茎、鮮佩兰、西瓜翠衣、竹叶、芦根、车前草、梨皮、生姜等。

  14.  红豆:甘平、无毒。清湿热、排脓毒、利水、消肿、散瘀、解毒等作用,搭配白茅根,更能利水通淋、导热下行,且清而不过、利而不猛,对水肿、脚气、虚浮有满意的疗效。但“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得配本草》                                             

  15. 冰片贮藏:30g冰片,取5-6粒红豆同藏即可,三年五载,不失其色。

  16.  木蝴蝶:失音患者,不论补剂攻剂,俱可取用而万无一弊。用量在0.8g-1.5g。                                                         

  17. 甘草:国老,然使人中满,凡脾胃有湿滞而呕吐者,禁用。《本草害利》:凡诸湿肿满胀病及呕家酒家,咸不宜服。                     

  18. 螃蟹烧酒非开放性撞伤、挫伤、跌扑损伤,只要并无其他杂病,两三餐,比任何治疗更方便更有效。

  19.  化脓性中耳炎:鮮虎耳草汁                                       

  20. 代药三子养亲汤缺苏子,竹沥可代;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缺夏枯草,苦丁茶可带代;五皮饮缺桑白皮,榆白皮可代;生化汤缺当归,益母草代;重用黄芪时缺黄芪,紫河车可代。                             

  21.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吃补药不等于养生保健。                         

  22. 盲目进补,自食其苦,长期服药,越吃越弱。                       

  23. “方剂伴侣”:急性咽喉炎严重者,除了六味汤外,附以六神丸。严重的喉阻塞,除了一张疏风化痰汤剂之外,附以控涎丹。消痰止咳汤剂外,附以礞石滚痰丸。止血用清热地黄汤的同时,用羚羊角粉作为附方。                                                           

  24. 医者意也:医,并非医生之医,而是指医生在临床上凭思维来作出决断建立治疗方案的动词。也就是说,当医生针对每一位病人的病情等,考虑出如何来治疗的一整套医疗思维过程,叫作这里的“医”。意,《说文》疏为从心音,察言而知意也。依靠全面观察,然后才能获得深入认识,再考虑如何裁方取药。                                       

  25. 举一反三之法:缩泉丸治疗多涕症,半首阳和汤来治疗腮腺混合瘤,小柴胡汤来治疗顽固性失眠,十枣汤治疗突发性耳聋。                 

  26. 慈宫:冲门穴,腹股沟韧带中点下缘,股动脉外侧处。                

  27. 治疗眼睛食疗方面:羊肝《本草纲目》;菊花茶《本草求真》;地骨皮红枣汤《本草求真》;枸杞子《本草备要》。                        

  28. 解酒:

    茶:在微呈醺醺浅醉之际,最起作用。

      槟榔:宋代庐陵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

      临床醒酒药:

      葛花:味甘,性平无毒,主消酒毒(葛花解酲汤)

      枳椇子:性甘平无毒,解酒毒

      赤小豆:解酒醉《日华子诸家本草》

      白茅根:解酒毒《本草纲目》

      蚕豆苗:苦微甘温,治酒醉不醒,油煎盐炒,煮汤灌之。

      芜菁:醒大醉《肘后方》

      瓜蒌仁:治饮酒发热《本草纲目》

      鸡内金:消导酒积《袖珍方》

    坚持中医体系,谨守中医病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