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包子发黄问题的三大步骤,十条方法

 lijibaozi 2019-02-15

一、缘起

包子发黄,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论是哪种原因,无外乎三个方面的问题。原料问题、配方工艺问题、还有就是设备问题,下面李记就来详细的说说这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产生包子发黄问题的所有原因基本上都在这篇里了,这篇文章可以做工具性的指导文章,大家遇到包子发黄这个问题时,就可以往这篇文章里来找原因,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来,看完这篇文章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公众号包子创业交流平台里留言给李记,看到留言后,李记会回复大家的。

二、原料问题

1.面粉问题

面粉的白度是决定包子白度的最主要因素,没有之一。

从面粉加工理论上讲,面粉加工精度越高,面粉越白,色素含量越低。一般来说,面粉粒度越粗,麸星越大,颜色越黄;面粉粒度越细,麸星越小,面粉越白,亮度越高。所以,当我们看到面粉中,面粉颗粒相对较粗,但是面粉又比较白的情况时,基本上可以判断,这样的面粉含有一定的添加剂,有的面粉厂也称之为改良剂,这些改良剂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增白。

所以我们做包子,使用面粉时,尽量使用加工精度相对较高的面粉,不要使用面粉颗粒较粗的面粉来做包子。这里要着重的说一下,有些小面粉厂,为了降低成本,会在面粉中添加石膏粉、滑石粉等增白剂,这些增白剂在老版标准中是允许添加的,但是在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是不允许添加的。用这样的面粉做出来的包子,口感较差,且容易出现某些化学物质超标的情况。

关于面粉的使用,还有非常重要一点,避免使用新小麦磨出来的面粉来制作包子,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很多朋友做包子时,工艺,配方什么都没有变过,但是做出来的包子就是有问题,说什么也找不到原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很多可能是使用新小麦磨制的面粉了,这个问题非常隐蔽,不明显,所以容易被很多朋友忽略。李记在视频节目,李记说包子第七期中有过相关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

2.水质问题

除了面粉,做包子用量最大的物料就是水。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水的质量是不一样的,有些地区的水质偏碱性,用这样的水做出来的包子,就容易出现发黄的现象。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在水里加些白醋,来中和水中的碱性。还有的地区,水质不是很好,杂质较多,或是用井水做包子,这种情况下,用水前最好过滤一下再用。

三、配方、工艺问题

1.和面工艺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和面的时长是控制面团面筋生成核心工艺,和面时间过短,面筋生成的条件不充分,和面时间过长,会破坏面团的面筋结构,严重的面团内部还会有渗出,和面时间过短,过时面团没有达到适合面筋扩展的状态,做出来的包子就会出现泛黄的情况。

关于这个问题,李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包子,必须要醒发吗?能不能快速醒发,甚至不醒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公众号里看看,文章里详细解释和面筋生成的条件,以及面筋的生成对后续包子制作的影响。

2.压面问题

压面的目的是使面团中的气泡消失,出现紧密的层次结构,以便利于后续醒发过程中产生均匀的气孔。如果压面此处不足,面团中的空气不能彻底排除,孔洞则不够细腻,再次发酵时,包子内部其中就不够均匀,蒸熟的包子就会出现泛黄的情况。所以,李记建议,一般压面在8-10次左右,压面次数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

3.醒发时间过长

醒发时间过长的话,面里会有酸味,做出来的包子就会发黄,这点大家基本上都了解,如果是醒发面团,醒发时间过长的话,可以使用碱中和;如果是醒发生坯包子,时间偏长的话,可以在压面时提前放入小苏打,这样既可以解决快速发酵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醒发过了带来的酸味,还可以起到增白的作用。

4.醒发湿度过大

理论上来说,醒发湿度应该控制在60%-75%之间,如果醒发湿度过大,空气中的氧气就会和包子表面结合,形成氧化层,这样蒸出来的包子,就会出现泛黄的情况。李记建议,可以买个温湿度计测测醒发周边的温度,如果湿度过高的话,适当的降低湿度。

5.碱使用方法问题

从理论上来说,面团的酸碱度对包子的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李记曾经买过酸碱度测试仪和pH试纸做过实验,写过一篇文章叫,老面包子馒头加碱工艺可以这样实现标准化,面团的pH值在6. 4左右时包子的效果最好,状态最佳,也是最白的。当面团pH值随着加碱量的继续增大,面团逐渐呈碱性时,由于碱性环境影响面团中酵母的发酵作用,包子色泽开始变暗,发黄。李记在实验的文章中有关于这个结论,具体的实验步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所以,碱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是很重要的,李记一般方法是将碱用水化开,然后逐渐的和到面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将碱分次加入,且每次加入的时候要将碱与面团充分的和匀,否则就会出现花碱的情况。

6.泡打粉用量和方法问题

由于泡打粉是碱性物质,所以泡打粉放多了,也会发黄。使用泡打粉时,一定要将泡打粉和面粉拌匀再和面;如果是压面的时候加泡打粉,切记要压匀揉匀再下剂成型,否则都会出现黄斑的情况。

7.蒸制时间过长

蒸包子时,蒸制时间越长包子就会越黄,原因是面粉中的淀粉和空气会发生氧气反应,会导致蒸熟的包子发黄,李记建议,尽量缩短包子蒸制的时间,一方面可以节省燃料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包子的质量。

8.加水量过少

这种原因,通常出现在一次发酵或是速发面上,因为二次发酵或是发酵时间较长的话,发酵过程中会有水份生成,所以由于加水量过少导致的包子变黄还不是非常明显。

加水量过少,面团会出现干硬的情况,这样的面团如果醒发时间较短的话,包子内部的气孔很难达到细腻均匀的状态,孔洞结构的粗糙会导致暗斑出现。相对应的,较高的加水量会促进面团的醒发,是面团或是包子内部出现细腻均匀的气孔状态,这种状态又进一步的增加了光线的反射使包子看起来相对较白。

四、设备问题

1.蒸笼、蒸屉、屉布不干净

蒸笼如果没有刷干净的话,在蒸制时有可能会滴上水珠,甚至是污渍,蒸出来的包子表面会有水滴,或是其他东西。出现这种情况时,李记建议,清洗设备一定要清洗干净后擦拭干净,且清洗设备或工具时,尽量不要用碱性的洗涤液,比如:纯碱、洗衣粉、去污粉等。尽量用中性的。

用屉布或是用草垫来蒸包子时,尽量少刷油,或是不刷油,因为刷油过多会使包子底部发黄。

2.蒸盘或蒸屉对蒸汽的阻力过大,导致蒸汽压力过高

这一点很多朋友都不注意,有很多朋友问过李记,为什么我的包子蒸了很长时间总是蒸不熟,蒸不透,有可能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个问题也会导致包子蒸熟后泛黄。我们在蒸制包子的时候,有可能用的不带孔的整盘或是蒸屉或是蒸汽的阻力过大,有朋友蒸包子,喜欢垫好几层草垫,然后再垫上硅胶屉布,这种情况下,蒸箱或是蒸屉内的气压会增大,包子表皮会出现烫伤的情况,有点像是烤糊了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下蒸出来的包子很可能出现烫斑,局部一片一片的泛黄。

五、编后

包子发黄,基本上逃不开上述这些问题,具体到你家包子是什么问题,可以参考文章结合自己操作工艺来一一排查,如果有问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包子创业交流平台上留言,李记看到会帮你分析解决。

最后,李记还要说一下,蒸熟后的包子略微有点黄是正常的,因为面的本色就是那样。如果黄过头了可能是问题,如果接近面粉颜色,那算是正常,而且,消费者也不喜欢过白的包子,消费者会认为你做包子添加了东西,过白的包子反而影响了你的产品在消费者心里的认知,即使你真的什么也没放,他们也不信。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