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诗词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江山携手 2019-02-16

  整个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是90首,数量并不多。

  可以算一笔账,按一般的时间来算,一年学期大约是20周,初中四年,是160周左右,也就是说,接近2周才背诵一首诗,十三、四天掌握一首诗(有些诗还是七言绝句)几乎是没有难度的。

  然而,教过多年语文的老师都知道,恰恰是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难度的诗词却让人伤透了脑筋。

  别的不论,单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平时教学费尽心力,那么多篇课文,那么多的知识,真正能碰上“原题”的概率低得可怜。唯有诗词的默写(包括记忆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倒是可以碰上的。所以,在这方面花的工夫自然是不会少。于是,新授课阶段反复读,拿出充足的时间背,背过之后检查,并且不厌其烦地默写,有时候甚至挨个检查落实。进入复习阶段后,更是变着花样让学生准确默写,以求考试的时候不在这方面丢分……

  很尴尬的事实是,不能说这样做没有效果,但与当初所追求的结果一直有较大的差距。班内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背不过,写不出,考不好。

  何以如此呢?

  困惑之余,经过反思,我觉得问题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科目增多带来的时间投入不足。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管基础如何,绝大部分学生小学阶段掌握的诗词记忆牢固,而初中时“新学”的往往出问题较多。这一方面与年龄特点有关,更重要的是小学只有两门功课(有的是三门,包括外语),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反复背诵,尽管理解不了,可是留下的印象却深。而从记忆的规律来说,“重复是记忆的母亲”,没有一定次数的重复,记忆是不会牢固的。到了初中后,需要考试的科目一下子加到七八门,而这些科目的大部分又都是要求记忆的,这样,在时间上,显然是不如从前了。

  二、作业量太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孩子的作业负担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话题,减负喊了多少年,效果始终不明显。原因很多种,根子并不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可是因为教师考评机制的问题以及家长给孩子“挣起跑线”的问题都是无法解决的矛盾。而为了提高成绩,又必然要把时间压到课外,作业量便极难降下来了。于是,学生要面对来自各科老师的作业战术,主要的是书面作业,因为易于检查。语文老师布置的诗词背诵和默写任务也就得过且过了。

  三、学科本位造成的“教育合力”缺位。从道理上来讲,教师的任务是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在涉及孩子成长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同学科的老师的教育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拿学生的错别字来说,这可不能是语文老师自己的事,因为如果只有语文老师在抓,根本不会有什么质的变化。而目前的现实是,除了语文老师外,别的学科极少有老师会关注学生作业或者试题上的错别字。由于缺乏共同的要求,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写了错别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尤其是写了错别字在别的学科上也不减分,时间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从语文诗词的考试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不是背不过,而是背过了某句诗,写出来的某些字是个错别字。

  四、信息渠道多远带来的语言环境混乱。的确,从来没有像现在的学生这样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他们接受的信息除了书本和老师的讲授外,还有来自家长、亲戚、朋友、电视、手机、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介的冲击,尤其是网络上时兴词汇的影响。夹杂着外文、方言、生造词等各种因素的语言以一种更为刺激的方式让学生迷失于其中,时间久了,都不知道哪个字、哪个词是本字,哪个是规范的了。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又怎么能准确地掌握诗词中的内容呢?

  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以解决的背后,必然有其复杂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不至于连几首完整的诗词都不能准确地背诵和默写,需要语文老师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尽最大努力纯洁学生的语言环境,从学习态度上引导之,从学习方法上指导之,让学生体悟到诗词之美,提高学习的兴趣,自觉为提高语文素养而奋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