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学生“主动作业”的意识

 江山携手 2019-02-16

  昨天上午第二节是我的课。可是由于周五的周前会没有开,挪到了星期一。在进行到第一节快下课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的课上不成了,便发短信让级部的副主任给我调到第三节课去。

  这实际上是说,上午的计划基本上被打乱了,本来是想第一节的时候,认真地备一下课,然后第二节学习新课的。准备不充分,新课是没法学了,怎么办?

  升完国旗,还有五分钟就上课了。我拿着教材赶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已经决定要上一节复习课了。前边几课的文言文讲得过快,一些习题都没有处理,该检查的还没有来得及检查。

  于是,先检查背诵,然后检查<同步训练>的完成情况。前者采取的是集体背诵和个别背诵相结合的方式,后者则在大体看了一下完成情况后,找了部分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练习,共同订正,并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

  经过检查,发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

  1、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完成”,但是在检查的时候(听写或者用空白的题目去考查),却有相当一部分“不会”;

  2、在完成的一部分同学中,有一部分是直接抄答案的,答案错了,也看不出来,直接抄上,不闻不问;

  3、大多数同学对于没有答案的题目的处理方式是“不做”;

  4、书写潦草的现象较为普遍。

  所有这一些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思想上在“应付”,没有把作业当成是巩固所学、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而认为是完成老师布置的“额外任务”,是一种“打工仔”的心态。也就是说,很多学生在对待作业的问题上还是被动的,缺乏一种主动意识。

  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却只有两个:一个是各科作业很多,而且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不感兴趣,因为需要破费很多时间,完成的过程又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所以只有应付;二是老师检查反馈少,反馈的方式又很容易让学生钻空子,久而久之,他们的目标也就慢慢地变得只求“完成”,而不求“掌握”了。

  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思想教育力度,让学生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明确“作业是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在作业的形式上创新一下,以有实效的“及时反馈”,促使学生认真对待作业,增强“主动作业”的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