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减负需要行政瘦身

 木香草堂 2019-02-17

    在近日召开的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天我要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

    教师负担过重,非教学性行政负担过多,是近年来基层学校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困境。上级文件多、行政会议多、检查任务多的“三多现象”让基层学校校长、教师苦不堪言。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直指现实问题,一时间引发基层学校的共鸣。

    教师“减负”被提上日程,但是如何“减负”却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话题。基层学校教师负担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行政之手伸得过长、管得过宽、抓得过细,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

    虽然,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也明确规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基层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却很难得到确认,教师负担过重正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缺失的体现。

    中央反复强调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具体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全面实施管办评分离,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具有依法办学的自主权,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主体,对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校有内在运行的管理体系,但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涉过多,大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小到教师备课作业,事无巨细,走过场一样的检查督导频繁,以至于苦累了自己,也束缚了学校手脚,令学校不甚重负。再者,教育行政部门各自为战,各部门之间布置的任务常有冲突,令学校无所适从。

    从教育外部环境看,教育系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同样得不到根本保障。教育系统的编制、人事、财政由相关部门把持,政府各相关部门对学校均有随意布置工作、安排检查的权力。诸如“戏曲进校园”“法治进校园”“国防进校园”等,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宣传、城管、审计等各部门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可以径直走进校园检查指导。如此,基层学校教师负担又如何不重,学校教师又怎能有更多的精力安心开展教育教学,全力提高教育质量呢?

    教师减负与学生减负一样是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推进,全面实施,积极为行政瘦身。地方党委、政府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去除非教育行政干扰,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

    教育行政部门更应当从自身做起,坚持抓大放小,相信学校,相信教师,严格规范文件的下发、会议的召开、检查的频率。制定教育行政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明确工作界线,确保管理不越权,不越界。同时,对教育行政管理的各类督导检查实行归口管理,切实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检查、指导的重要职能,积极创新督导方式,优化督导程序,减轻基层负担。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减负才能轻装上阵,提高工作效能。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