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管早癌1例随访追踪诊治分享

 jtf18 2019-02-18

一旦你有了省钱的脑子,就不会有精力培养一个挣钱的脑袋。

患者黄某,男性,55岁,因上腹部不适伴烧心2周于2017年8月15日来我院消化门诊求治,门诊做电子胃镜检查见距门齿37cm食管后下壁粘膜发红,粗糙。

白光见食管后下壁粘膜发红,颗粒状增生,冲洗后出现自发性出血。

白光放大示微血管增粗,扭曲。

NBI示背景呈咖色,边界清楚

NBI放大血管密度加大,见日本AB分型IPCL B1-B2血管。

卢戈氏液染色见散在斑片状不染区

可以见粉色征

活检病理示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患者转上海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行ESD切除,术后病理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切缘阴性。而建议每三个月复查一次胃镜检查,每次随访胃镜均未见明显异常。

于2018年10月11日来我院消化内镜室行常规随访,电子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1cm、35-36cm及40cm各见一片状粘膜发红、粗糙,自发性出血。


NBI放大示日本AB分型IPCLB1-B2血管。

卢戈氏液染色见多发斑片状不染区。

但于下咽部左梨状窝近食管入口见一粘膜增生。

白光放大见血管增粗、扭曲。

NBI放大见日本AB分型IPCLB1血管。

活检病理报告示下咽部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多发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再转上海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

咽部早癌ESD术后创面无出血、无残留。

ESD手术记录。

术后病理示下咽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食管病变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于2019年1月3日再来我院复查胃镜检查见留置胃管,食管见ESD手术疤痕,未见粘膜发红及粗糙。

NBI示见ESD术后粘膜血管明显增粗,但未见扭曲,密度稀疏,背景色无异常,考虑为炎性增生所致。

文献复习及体会:

        一、概述:

          咽部癌症恶性程度相当高,而且其位置隐蔽,早期的症状很不明显,甚至无症状,而且很多早期症状和慢性咽炎很相似,往往被患者本人忽视,口咽部原发癌症因其特殊解剖结构较难早期发现,部由于淋巴组织和血管异常丰富,恶性肿瘤很早就可能出现转移,晚期发现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但并发症较重,而且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差(发言困难、面部毁容等),因此,早期病变发现的临床意义可能比其他部位的早癌发现意义更大。随着放大染色内镜普及,内镜不但可及时发现早期的口咽部原发癌症,还能对其进行EMR或ESD治疗,研究表明内镜下EMR及ESD均可用于治疗口咽部早癌,且ESD的治愈率明显高于EMR。

       二、诱因:

          咽部癌的诱发因素多为吸烟、饮酒以及进食特殊的食物等,特别是喝酒与咽癌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当吸烟和饮酒同时都有的时候,更将增加癌症发生的机率。

       三、临床表现:

          咽部癌早期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咽部的反复不适感觉,咽部疼痛、咽部异物感、耳痛、痰中带血,进食不利等时,这时候应该仔细询问病史,仔细鉴别,是否是其他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喉炎及急性外耳炎等疾病引起。

   四、咽部早癌的诊断

           放大染色胃镜NBI模式下提供的微血管图像较白光更易发现咽喉部癌性病变,NBI下咽部早期癌病灶呈褐色,且口咽部上皮内毛细血管血管攀(IPCL)内镜下成像与食管IPCL类似,IPCL为IV和V型异型增生或浅表癌的可能性较大;IPCL为IV和V-2型可能有利于区分高级别和低级别瘤变,因此,在给患者行胃镜检查时,特别是伴有其他部位癌症(如食管癌、头颈部其他部位癌及胃癌等),详细检查咽十分必要,如果发现早期下咽肿物,可进行放大染色、卢戈氏液滴染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避免遗漏

      五、内镜治疗适应症:

         术前病理证实的原位癌或浅表上皮癌。

      六、内镜治疗禁忌症:

         全周病变或双侧梨状隐窝病变。

      七、并发症:

          喉头水肿是内镜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可能由于操作时局部粘膜下注射或操作时间过长导致,处理措施:推迟拔管时间,全身应用激素,必要时需行气管切开;其他的并发症可有迟发性出血、皮下气肿、咽部狭窄、吸入性肺炎、声带短暂瘫痪、穿孔等。

       八、预后:

        咽部早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在71%~84.4%,病因相关生存率在97%~100%,其中死亡原因大多为其他疾病(食管癌居多)。

       九、 随访:

           咽部早癌内镜治疗的术后随访,可选用喉镜或胃镜,结合颈部触诊和CT表现,选择术后3、6、12、24……个月依次随访。

     【名词解释】“区域癌化”这一概念:由于整个区域组织的多基因异常改变导致整个上呼吸道、消化道的上皮表层具有增高的发生恶性病损或癌前病损的危险,6.7%~11%食管癌病人伴有咽部癌(同时或异时相)。

        十、我们的体会是:

           1、口咽部是行胃镜检查的必经之路,消化内镜医师不应该为了减轻患者反应而选择快速通过,要杜绝传承自家师傅操作手法而盲插,进镜和退镜时候要仔细观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一旦发现口咽部存在病变,不应该只交代患者去耳鼻喉科就诊,应该进一步进行放大染色、卢戈氏液滴染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

          2、 对于伴有其他部位癌症(如食管癌、头颈部其他部位癌及胃癌等)的患者,根据区域癌化的理论,需要对口咽部仔细检查,必要时行放大染色、卢戈氏液滴染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以免遗漏咽部早癌

本文作者:丁堃(人在镜途),副主任医师,中国摄影家艺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胰腺病学分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分会委员,上饶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2年毕业于江西赣南医学院。曾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全国消化内科医师进修班、上海长海医院第五期ERCP班、西安西第54期全国消化科主任学习班、上海中山医院第41期内镜微创技术培训班进修培训学习。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介入诊疗工作,在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期诊治、胰胆系疾病的内镜下介入诊疗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主要包括内镜下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剥离切除术(EMR、EPMR、ESD等)、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注射、组织胶注射(ESVD)及套扎术、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良恶性消化道狭窄的扩张、支架置入术、胃镜引导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及消化道动力检测等。近年来开展多项内镜下诊疗新技术,均填补了上饶市医院的空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