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继承别林斯基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作家。 《别林斯基画传》 他的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车尔尼雪夫斯基坚持“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假设”,在美学上提出了“美是生活”的著名定义。 费尔巴哈画像 他的《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对我国美学思想的发展有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车尔尼雪夫斯在美学上的最大功绩是提出了关于美的三大命题:一是美是生活;二是“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三是“任何对象,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的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图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观点是现实本身原已有美,美仿佛单纯的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艺术对现实的关系只是摹本对蓝本的关系,因此艺术所再现的不但不能多于现实,而且远低于现实。 正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尽量缩小创造想象的作用以及艺术典型化的作用。 他曾经说过:“只有在现实中感到太无聊的时候,妄诞无稽的幻想才支配着我们”。 显然,他把幻想、想象,理想和热情等因素,都看作是浪漫主义的病态。这种抬高现实,贬低艺术想象的论点,可以说是为了现实主义而反对浪漫主义。 艺术想象与梦境 但是,在他的小说《怎么办》里,特别在“第四梦”里,他就描绘了未来的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物,充分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热情和幻想,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证明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并不是如他原来所想的那样绝对对立,因为理想和现实也不是绝对对立的。 《怎么办》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典型的创造不是从抽象概念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诗人在“创造”性格时,在他的想象面前,通常总是浮现出一个真实人物的形象,他有时是有意识地,有时是无意识地在他的典型人物身上“再现”这个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著作 这种典型观在实质上有否定典型化的一方面。既然“人能够在现实中找到真正的典型人物”,那么这种典型人物就可以不加改变地从现实中搬到艺术作品中去,其结果只会是现实形象的苍白反映与不明确的暗示。 《生活与美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论文,是在他27岁时写的,在写作这部著作时,还没有完成他所引申的思想的发展过程,他的兴趣后来转向了经济学的研究,后半生又在流放中过着极端艰苦的生活,作为一个天才被摧残了,他也始终未能完成这个发展的过程。 费肖尔:近代科学美学的建立费肖尔被称作近代科学美学的创立者,因为他把实验的方法引入到美学中来,于是美学从哲学规范学,即提供法则与戒条的科学变为经验科学、说明科学,变成了从心理学的观点研究艺术品的创作与鉴赏,倡导所谓“自下而上”的研究美学的方法。 费肖尔《美学》 他属于黑格尔派,有关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著作很多,影响最大的是六卷本巨著《美学》。 《黑格尔造型艺术美学》 费肖尔晚年致力于心理学研究。他曾在《美的主观印象》一文中,对人的感官逐一做分析,认为真正的审美感官是视觉和听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