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楚辞.离骚》第八段和第九段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离骚》第八段和第九段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表述的思想感情;体悟中国古典文学欣赏。 教学重点:《离骚》第八段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的赏析。《离骚》第九段原文吟诵,诗文词句解读的赏析。 《楚辞·离骚》赏析之八 【原文8】 【注释】 【译文】 【赏析】 《离骚》第8节的诗文描述了诗人向重华的陈词,阐述了自已的“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后,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 我跪在自己的衣脚上诉了衷情,我的心中耿耿地已得到了稳定。 《楚辞·离骚》赏析之九 【原文9】 【注释】 ①白水:神话中水名,源于昆仑山,饮后不死。 【译文】 【赏析】 《离骚》诗文的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 即第6—9段。其中写女媭对屈原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但诗人又设想是在其葬处苍梧之地,故又有些“实”)。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 第8—9段的诗文内容是:诗人在重华面前阐述了自已的“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后,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充分表达诗人不容于世的强烈感情。 诗文中描写了幻想中的境界,借求爱的炽热和失恋的苦痛来象征自己对理想的追求。综合它的内容,有下列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由于屈原爱国之深,尽管在上述恶劣环境中备受各种打击,但耿耿此衷,他仍然是锲而不舍的。这种发自内心不可抑制的强烈情感,亦惟有爱情的追求能仿佛其万一;因而就产生了以“求女”为中心的幻想境界,并形成这种上天入地驰骋幻想的表现形式。 第二,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必须争取统治者的信任,正如爱情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必须有其具体的追求对象一样。屈原所追求的,有九重的天女,有高丘的神女,有人间的佚女,她们的身份不同,但在她们的身上同样可以寄托爱情;也如楚国统治集团当中的任何一员,都有可能通过他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旧说,以求女喻思君,基本上符合于屈原当时的心理状态。可是所谓“女”,决不仅仅是象征“君”。至于哪一类的女性是影射哪一种人,则文学作品里的艺术形象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维,是不可能刻舟求剑机械地加以分类的。 第三,屈原求爱的心情是炽热的,可是他选择对象的条件则是极其苛刻的。他不仅追求美丽的容貌,更重要的是高尚的道德品质。那就是说,政治上的结合必须建筑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上;同时,即使有了适当的对象,又必须通过媒介的关系。那也就是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他决不肯不择手段以求进身的。爱情的炽热和求爱条件的苛刻,正是矛盾的焦点;失恋的苦痛,就是在这个焦点上形成的。因此在“上下求索”的过程中,回答他满腔热情的只是空虚和幻灭,怅惘与彷徨。他在幻觉中的一切感受,正是“溷浊不分,蔽美称恶”的丑恶现实的反映。 屈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伟大诗人,文学的始祖,文化的鼻祖。其诗词歌赋和人格魅力的光辉如太阳一样照耀着宇宙万物,激励着无数的后人。所以有的学者把圣贤屈原文化称之为太阳神的文化。 我们这个具有七千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在众多节日中,只有一个传统而又十分重要的节日是因为纪念一位伟人而自发形成的,历千百年而不变,它就是以纪念屈原而形成的端午节,现在成为仅有的几个被国家定为法定假日中的一个。 后人把圣贤屈原作为中华民族之魂的象征。赋予他的评价很多,但是都是从文学和人格方面来解读、认识屈原和屈原文化。也就是说都是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来进行的。 现在还有人提出要在亚微观层面对屈原和屈原文化进行认识,作出全方位地、深入广泛地进行探索、揭示、研究和利用。认为屈原是一位得道的圣贤,从东方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来解读屈原和屈原文化。 关于屈原唐诗12首 01江上吟 李白(唐)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02笑歌行 李白(唐)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03祠南夕望 杜甫(唐)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04端午 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05题屈原祠 (唐)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06屈原庙 (唐)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07春秋战国门.屈原 (唐)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08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唐)李嘉祐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09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 (唐)李嘉祐 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10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11涉沅潇 (唐)李绅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余霞杳千里。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12题武关 (唐)杜牧 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