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篇】DMD检测痛点:一到深水区就没辙?MLPA也可能掉链子??解决方案来了!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2-19


【上篇】DMD检测痛点:一到深水区就没辙?MLPA也可能掉链子??




在上篇

我们列举了几种情况

MLPA或MLPA+二代测序双管齐下

对于临床怀疑DMD的患者检测

也无可奈何的情况


甚至不小心

还会被实验结果迷惑

造成误判


不信?您瞧瞧在【上篇】里面

小编设置了一个投票项

看看大家结果就知道占比不小的人都掉到

MLPA结果的坑里了

👇

图:在上篇投票中,大家看了案例中患者的MLPA结果图之后,有33%的人选择了该男性患者致病原因是'DMD基因杂合缺失致病'

然鹅,这结果却是个……

原因在上篇有做解释,在此就不做重复了


我们本篇重点是

既然主流方案虽能解决大部分临床怀疑DMD的问题

但解决不了一小撮患者的需求

那么 如果只有主流MLPA+二代测序方案

没其它方案选择的时候

也只能哀叹

👇


可是!如果只是提出问题

却给不出解决方案

那么小编肯定不会多费口舌了

所以

这个新方案具体是啥呢?

到底实际效果如何呢?

且听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

(New)DMD全长捕获芯片

优势和应用



方案质控标准:平均深度>200X


·针对肌营养不良/激酶升高相关基因设计,辅助鉴别诊断

集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营养不良、杜氏肌营养不良23个相关基因于一体,辅助肌营养不良亚型鉴别诊断




·DMD 基因全长捕获,检测范围广

全长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还是用案例说话吧!


临床信息 3岁男孩

主诉:出生6个月左右,查体血常规:白细胞高,之后复查白细胞高。比同龄人发育晚,小腿肌肉硬。走路易摔跤,上楼困难,不会跳,蹲起需扶膝

已有检测结果:CK:5429-16155U/L;6个半月查肌电图:正常;活检、核磁未做。


检测结果:经panel及MLP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像常规流程下,这个案例

进行到这一步,就卡壳了

因为

检测结果阴性

 →有可能是DMD,但因技术局限性没查到致病突变

→也有可能不是DMD,是其它疾病

但who knows???拿到这样一份报告结果

内心只有大写的俩个字


然鹅,现在有全长捕获芯片了!我们就继续走起~


果然不负众望

结果出来了

👇👇👇




·可精确明确断裂点位置,结果更可靠

没错,再也不用面对有价值的案例上要发表文章的时候因为无法提供断!裂!点!而捉急了~


譬如

外显子重复?找出断裂点!


譬如

外显子缺失?找出断裂点!


譬如

外显子复杂重复?找出断裂点!





看完上述小编列举的一些优势和应用之后

相信各位朋友也对如何灵活应用

DMD全长捕获这个方案

心里有了更清楚的规划


另外小小的透露一下

该方案的推出

并非是基因检测机构闭门造车研发的结果

而是我们前期跟国内顶级的神经内科专家共同探讨反复测试的成果


所以

怀疑肌营养不良

做了二代+MLPA

结果为阴性的病例

建议强烈关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