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到李老师家,跟李老师在客厅喝茶聊天。李老师聊道:“前五要我都跟你讲过了。今天就跟你聊聊第六要。”我说:“师父,我知道第六要讲了什么,就是讲了内外六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此为内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此为外三合。放到一起就是内外六合。” 天地六合八荒 李老师笑道:“你说的也对,这也是一种六合。” 我说:“一种?难道还有其他的几种。” 李老师道:“这个‘六合说’分好多种。各师各法,各有不同。但是其根本原理和追求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我给你讲讲其他几种说法,以后遇见人也盘道盘道,别显得孤陋寡闻了。” 我说:“好,师父。” 李老师继续说道:“内合分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一种;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两种;心与眼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皮毛合,肾与骨合,三种;外合分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一种;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两种;腰与胯合,胯与膝合,膝与足合,三种;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反过来也一样的,四种。还有‘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绳、准、规、矩、衡、权’天地六法度一说。这些都是‘六合’的各种分支。但是用在练拳上,其根本要求都是一样的。”说道这儿,李老师喝了口茶润润了嗓子。我静静的等着。 李老师又继续说道:“这‘六合’的根本目的就是将人练成一个有效组合的整体。首先‘内三合’,心之所动,意之所向,气随着意就动了,气与所发之力相合,打出的拳才有气势,才不是空架子;然后‘外三合’,无论哪种‘外三合’都是为了保证拳势到位,让形体整体合一,让身体四肢百骸按照法度合二为一。最后内外相合,达到全身内外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的境界。” “师父,那要怎样才能练到你说的那个境界呢?”我问道。 李老师想了想说道:“之前让你练的三节的方法,是为了让你明了身体三节,那属于‘快练’。今天教你个‘慢练’的方法,来体会六合。我们还以劈拳为例。” 我“啊”的一声:“师父,还是劈拳啊。” 李老师道:“怎么?嫌麻烦啊。一拳你要是能练出一百种练法,那这一拳就让你玩精了,你就把各个细微动作都练到了。大道至简,不要小看这五行拳,看似简单,其实所有的拳法至理都包含了,你怎么想它都有。可见形意老祖是有大学问大道行的人。” 我赶忙答道:“是是是,师父,我错了。我肯定好好研究。” 只见李老师,坐在沙发上,身体微微一震。瞬间像换了个人一样,本来一个喜欢嬉笑怒骂不拘一格洒脱的人,却有了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当时我脑子里只有一个词“虎躯一震”能形容他的变化。 过了一会儿,感觉李老师没有那个气势,我也放松下来。但就是那短短的几秒钟,我都被他的气势压得额头见汗。我有些不解的问道:“师父,你刚才怎么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一样,让人感觉很有压迫感,很害怕。” 李老师笑道:“想知道啊?” 我急忙点头应道:“嗯,嗯,嗯。” 李老师道:“这是拳法里面的神打。就是未动手前,在气势上压倒对手,让他胆怯,在精神上萎靡不振。” 我有些惊讶道:“这么神奇。不战而屈人之兵,太帅了。师父,这得咋练啊?” 李老师说道:“这就是我要给你讲的劈拳的‘慢练’。这回想听了?” 我有点讪讪笑道:“嗯。” 李老师才讲道:“我们以劈拳起式中的虎抱头为例。想做到六合,首先在开拳时,要摒除杂念,心思纯净,注意力集中;然后心念一动,右手从小指到无名指一直到大拇指开始慢慢的握拳,接着左手也从小指到大拇指逐一握紧,在握拳的同时脚拇指微微上翘运力,这就叫手与足合;然后两手合抱与胸前,两手外翻,肘下沉,两膝微弯,这叫肘与膝合;然后两肘合抱开肩,尾闾上翻,两胯微合,这叫肩与胯合。最后头一上顶,如狸猫捕鼠前预捕未捕的预备动作一样。好好体会猫捉老鼠的聚精会神,蓄势待发的神态和动作。这个体会到了,你的‘六合’也就做到了。每天配合着猫捉老鼠的神意,多做几遍‘虎抱头’你会受益无穷的。”(这个虎抱头的功法其实是沙老师告诉我的,为了行文的前后一致性就以李老师口吻讲出来了,但是不能埋没每个教诲过我的恩师,所以特此注明) 我点头道:“是,师父。”没想到一个劈拳拆开,还有这么多门道,形意拳真的是博大精深啊。 孙禄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