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臂腕部拿法 第一节小缠丝 此势系敌被捉住手腕,用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出右(左)手欲擒,乙(甲)刚一出手,即被乙(甲)刁住手腕,甲(乙)即乘其一刁之际,疾以左(右)手大指在下,余四指在上,用劲抓紧其刁来之手,勿使其脱离。同时以左右手上下用劲扣紧,向前一送则其必反抵之。复向后一拉,则其亦必反拉之。乘其一拉之际,以右(左)手向上反而向后钩挑,将其刁来之腕钩弯,以备用第二式拿之。如第四十八图。 承一式,甲即以向上向后钩之右(左)手,猛然下反,大指张开,余四指并拢,向其外腕一寸用劲向下抓,而带向下切;但中指须要用指尖之劲向下向左(右)点按,切勿使其胳膊弯曲,或返转。务使其手膝扑地,失去抵抗能力或酸痛为度。在必要时,可用冷疾脆快之劲,猛一点按,而带向后向下拉,则其腕必折矣。如第四十九图。 第二节双缠丝 此势系专破小缠丝,因其拿而反拿之。 说明:乙(甲)已被甲(乙)用小缠丝法拿住,乘甲(乙)全劲未会发出之间,急以被缠拿之右(左)手腕,以绵软法为之一软,同时肘尖向上提,复用左(右)手手心向里由甲(乙)之胸前两手之间向上插。用胳膊上段将被拿之手及甲(乙)之两手挑起。使被拿迫害手不觉痛苦,以备用二式拿之,如第五十图。 承一式,乙(甲)即将左(右)手向下向里反,抓住甲(乙)之中指或指之全部,向下向里勒而带拉,用劲向怀中抱。同时右(左)肘尖向上提而向下转压,并要抱紧贴于胸部,切勿稍离。复双足跟跃起,用足尖向前蹬而上起,身体随之向前伏,再向下蹲,而左右手一齐猛然勒压。则其必双膝跪地,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矣。并可以左(右)手勒紧,右(左)手抽出以单手扣住其双手,如第五十一图。 第三节大缠丝 此势系遇强有力之敌,用小缠丝无效,可用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将出右(左)手欲拿乙(甲),即被其顺步用右(左)手刁住手腕。甲宜就式向怀内一拉,左(右)步向前蹈一步,落于乙(甲)之右(左)腿后,与其作前列形。同时左(右)手由其臂下向前伸,而向上反,以备用二式如第五十二图。 大缠丝二式 承一式,甲(乙)即以左(右)手向里向下反,由自己之右(左)手内向右(左)向下而外反锁住其右(左)手。双手用劲向怀内抱紧,以备用三式以拿之。如第五十三图。 承二式,甲(乙)以右(左)手用转环劲向里向下切,而向外反,手指向下抓而带拧劲,同时左(右)胳膊段向怀中横勒,再上体随之向前倾,而向左(右)后转。乙(甲)势必双膝跪地,只待腕断,决无抵抗能力矣。如第五十四图。 第四节曲肘断臂 此势系敌用泰山压顶式打来,可用此法以拿之。 说明:乙(甲)用右(左)手顺步以泰山压顶或迎面直捅等式打来,甲(乙)即以左(右)胳膊下段架接其打来之手,左(右)小在前,如第五十五图。 承一式,甲(乙)上右(左)步用右(左)胳膊下段内侧由乙(甲)之曲尺外侧猛向里钩,同时左(右)胳膊下段猛向外推,并以左(右)拳变掌抓住其右(左)手腕。务将其臂钩推弯曲,勿使脱出为合法。如第五十六图。 承二式,乙(甲)势必想法逃脱,或用别法进攻。勿论其前进或后退各状态之下,甲(乙)即就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法,以向上钩之右(左)手,猛向下反,以中指及无名指小指抓住乙(甲)之外腕三寸,用劲向下按,同时右(左)肘尖向上提。务使其肘关节处疼痛不能抵抗或断脱为合法。如第五十七图。 第五节挎篮 此势系敌当胸抓来,或逮捕人犯时,掣其手而擒之。 说明:乙(甲)出右(左)手欲抓甲(乙)之中部,甲(乙)即乘其抓来之手将及未及之时,速以左(右)手由下向上手心对其手心抓住其抓来之手。同时以右(左)手大指张开,余四指并拢,微向里合,以虎口处向其曲尺穴猛向左(右)横扑,以备用二式拿之。如第五十八图。 承一式,甲(乙)用右(左)手横扑乙(甲)之曲尺时,其肘必弯,随乘势左(右)臂弯曲,右(左)手继之,向左(右)向下按。将其右(左)臂推于左(右)腋下,左(右)胳膊下段之上,用劲夹住,复向怀中一勒,则乙(甲)之手腕亦必随之弯曲。乘其弯曲之际,左(右)手向下拧而向内弯。此势若力量相等者,至此则完全失去抵抗能力矣。若遇力量过大者,或手腕过软者,务要左(右)臂用劲夹紧,再以右(左)手移出,用大指由其手外侧插入其手心内,余四指置其手背上抓紧,用劲向外反,左(右)手向里勒,至此则决不能抵抗矣。欲带其走,可令其先行,如其不走,可微一用劲,则必痛不可忍,悉听指挥矣。若以冷劲勒之,则其腕必断矣。如第五十九图。 第六节缚虎 此势系逮捕人犯时,乘机掣其手以擒之,继而缚之。 说明:甲(乙)在行走时与乙(甲)对面相遇,欲施行逮捕,甲(乙)即向左(右)微一闪,以右(左)手手心向下,突然直出拿住乙(甲)之右(左)手。由手外侧以大指扣住其手背,余四指扣其手心腕部关节处抓紧。如第六十图。 二式 承一式,甲(乙)以右(左)手向上向右(左)反使其手反转,复以左右手由其手内侧仍以大指驾于其手背,余四指扣其手心腕部,以两大指用劲向前顶其手背,以余八指向后向下钩其手腕,下体向后缩,而两臂向下按,而带拉劲,务使其身体前伏,左(右)手伏地,右(左)膝欲跪状为合法。如第六十一图。 承二式,甲(乙)以双手猛前向下推送,而继续向下钩而带切劲,至地为止,同时左(右)步向前踏一大步,落于乙(甲)之右(左)臂之直落点处踏实。此时乙(甲)势必以右(左)手及肩肋着地,右(左)膝跪地,左(右)腿以跃不跃,左(右)手伏地不能动转,右(左)臂胜败上反弯,全身弯曲如海老状。并要以左(右)膝盖顶住其臂部,勿使向后滚,及全身着地为合法。如第六十二图。 承三式,甲(乙)向左(右)转,左(右)膝仍要继续用劲向前顶,同时以右(左)腿向前跟进踏于乙(甲)之右(左)胳膊上段,用劲向前撑,至与肩平时,即以双手松开,将乙(甲)之右(左)手向左(右)一推,用右(左)膝顶挤,贴于其后腰部,两腿用劲向前顶,务使其左右手足移动不得。此时则双手完全空出,如没带绳索时,即解其腰带以缚之。在必要时,右(左)足向前向右(左)猛一撑,则其肩及肘之关节必脱矣,如第六十三图。 第七节滚肘 此势系敌用拳迎面击来,用此法以拿之。 说明:甲(乙)以右(左)拳顺步对乙(甲)当胸或迎面击来,乙(甲)即胸部向后缩,身体微向右(左)转,令其击来之拳打空,同时左(右)手在上,四指向外,大指向里,右(左)手在下,与左(右)手同捧接住其打来之拳,猛向右(左)拉,甲(乙)势必向后反拉,如第六十四图。 承一式,乙(甲)乘甲(乙)向后反拉之,际即以双手向前猛一松,就势右(左)步向前踏一大步,落于甲(乙)之右(左)腿后,同时以右(左)肘尖由其右(左)胳膊上向前插,将其胳膊夹住后,以双手向前向下拧其手腕,则其胳膊必弯矣。再以上体向前向下伏,而向左(右)后转,头亦随之向左(右)后摔,至此甲(乙)则决无别法可以抵抗矣。如第六十五图。 承二式,乙(甲)乘甲(乙)在仰面朝天之际,即以右(左)肩向下身体向前滚倒,两足用劲一蹬,向前栽而向后滚。此势用得确实,其肘必断。若在练习时,切不可强试,如要练习身体灵便活泼时,可在第二式即行松手,单独一人滚过;否则必发生危险矣。如第六十六图。 第八节掣翅 此势系敌当胸抓来,可以此法擒之。 说明:乙(甲)出右(左)手顺步或拗步当胸抓来,甲(乙)乘其抓来之手在将及未及之时,突出左(右)手反抓其抓来之手,同时以右(左)手由下向上钩其外腕一寸,左(右)手向外推,右(左)手猛向后钩,务使其手腕向上反为合法,但此势须速用第二式,否则反被其拿矣。如第六十七图。 承一式,甲(乙)速以左(右)手用转环劲向左(右)向下反转而带拧劲,同时以右(左)手转回,以大指抵住其手背,用劲向左(右)向下点按,并以其余四指由其掌外侧抓住其手心,双手用劲向后拉,而向下按,身体亦随之向后坐。务使其侧身前伏,肘之上下两段弯如曲尺形,再继以冷劲,其臂必断矣。如第六十八图。 第九节撕翅 此势系敌迎面走来欲行逮捕时可用此法擒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迎面走来,欲行逮捕时,即向左(右)一闪,立于乙(甲)之右(左)与其作反正并列形。以右(左)手由其掌外侧反抓,以大指置其手背,余四指扣其手心及腕部关节处,用劲抓紧,以备用二式。如第六十九图。 承一式,甲(乙)以右(左)手向右(左)向上反,以大指用劲向外顶其手背,余四指向里钩其手腕。务使其手腕向上反弯,同时以左(右)手附之,亦以大指帮同右(左)手顶其手背,余四指帮同右(左)手向里猛钩,身体向后缩,双手用劲向右(左)拧而向后牵拉。务令其身体前伏,手腕疼痛,不能抵抗。若以冷劲牵拉之,则其腕必断矣。如第七十图。 承二式,乙(甲)欲想逃脱,即以缩小绵软法缩身弯肘,身体向左(右)后转,欲用左右手反拿或捏甲(乙)之嗉。甲(乙)速就其转身之际,右(左)手贴其向上猛提,同时以左(右)手抓住其右(左)肩或左(右)肩向下坠拉,双手上下用劲提坠,使其身体转来复转回。再继之以冷劲,则其肩腕皆断矣。如第七十一图。 第十节抗肘 此势系敌以迎面拳击来,可用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出右(左)拳迎面突击,即向左(右)微闪,以右(左)手在上,手心向下,左(右)手在下,手心向上,捧接其打来之拳,同时双手向后一拉,即向右(左)后转,以左(右)肩抗其肘尖以上,两手向下坠,肩向上抗,身向前微伏,肩手一齐动作,以冷劲抗坠。务使其身挺足跃,无法抵抗,只待肘断为合法。如第七十二图。 第十一节卷拳 此势系敌以拳向我中心两壁或胁内肺腑由下向上击来,即以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出右(左)拳顺步或拗步向乙(甲)腹部打来,乙(甲)即向左(右)一闪,以左右两手捧接其打来之拳,皆以大指按其手背,其余之指按其里腕,双手向左(右)拧,使其拳上反。同时以两手中指用劲向里钩以两大指向外顶,双手须向里拉而向下按。同时身体向后坐,务以冷劲使其跪地腕断为合法。如第七十三图。 第十二节捋腕 此势系拿敌之麻木穴,穴在胳膊上段,距曲尺穴约寸许之侧面,上下皆是,将拿时,敌即滑脱,继以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以左(右)手抓住乙(甲)之左(右)手,以大指扣其手心内,余四指按其手背,用劲抓紧。同时以右(左)手大中两指上下点掐其麻木穴,上下用劲点掐,并向怀内拉,务使其全身酸麻绵软无力为合法。如第七十四图。 承一式,乙(甲)势必手向后撤,肘向上提,想滑而解之,甲(乙)即乘势左(右)手向前向上猛一送,复向怀内捋。务将其腕捋弯,右(左)手向外推,务要动作迅速,以冷劲推捋,使其腕断为合法。如第七十五图。 第十三节挟衫 此势系敌当胸打来或乘其不注意时,可以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乘乙(甲)出左(右)拳当胸打来,即以左(右)手接住其打来之手,同里以右(左)手迎面一戏,即由上向前向下反绕。务将其左(右)胳膊上段夹于腋下夹紧,以右(左)手之寸关尺处钩其肘尖以上约二寸,用劲向上提,左(右)手向下按,务能使其肘断为合法。如七十六图。 第十四节扣拳 此势系敌将我袖衣抓住,用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见被乙(甲)以左(右)手将右(左)袖上衣抓住,即以右(左)手向上反,以手虎吕扣住其外腕一寸向下切,而向后拉,同时以左(右)手由下向上接其拳,向前向上推,身体微向左(右)转。双手用劲切推,务以冷脆劲使其腕断为合法。如第七十七图。 第十五节撑肘断腕 此势系与敌肉搏最激烈时,互相倒地,用此法断其腕而擒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倒地,即乘势倒压其胸部之左(右),以两腿将其左(右)手夹住,务使其手心向上,以左(右)腿大腿股垫于其左(右)胳膊上段之下,以右(左)腿股捋其胳膊下段压住,左(右)腿向上起,右(左)腿向下压,复以右(左)手将其右(左)手向上推,使其弯曲。同时以左(右)手由其腋下向前插,将其手指抓住,用劲向后拉,以胳膊向上撑,务使其右(左)腕左(右)肘齐断为合法。如第七十八图。 第十六节别肘 此势系与敌肉搏进,乘其倒地或坐地,用此法断其肘而擒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倒地将起时,急以双手抓住其左(右)手,同时以右(左)腿由其顶上跨过用劲向后蹬挺。并以双手务将其胳膊拧反,将其肘尖别于左(右)大腿股上,用劲向左(右)别。务要手腿一齐用劲,使其肘断为合法。如第七十九图。 第十七节提肘 此势系乘敌将袖底衣抓住,用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乘乙(甲)以右(左)手将右(左)袖底衣抓住,甲(乙)就势以右(左)手向下一抓,将其手腕抓住,向右(左)后猛拉。同时左(右)臂弯曲,以曲尺处由下向上挎其肘尖以上约二寸。复以左(右)腿弯曲,以膝盖以下小腿之迎面骨顶其腰部,用劲向外顶,身体向右(左)倾,而左(右)手向上挎,右(左)手向下按,头向右(左)后摔务使其肘断为合法。如第八十图。 第十八节压肘 此势如敌以右手抓我右手时,可以小缠丝等手法拿之,若以左手抓我右手进,可以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见被乙(甲)以左(右)手将右(左)手腕抓住,甲(乙)遂以左(右)手将其抓来之手扣住,向怀中一拉,身向左(右)转,同时以右(左)肘用转环劲由上向下压,而带向后拐,身体随之向前伏,务使其肘断为合法。如第八十一图。 第十九节崩按肘 此势系被敌将腰部之衣抓住,可用此法拿之。 说明:甲(乙)见被乙(甲)以右(左)手将左(右)腰部之衣抓住,速就势上身向前猛伏,用左(右)手曲尺处将其肘尖挎住,用劲向上挎。同时以右(左)手按其胳膊上段,复以左(右)手抓住自己之右(左)胳膊上段曲尺以上。左(右)胳膊用劲向上绷,右(左)手向下按,身体随之向后仰,则其肘必断矣。如第八十二图。 第二十节挟肘 此势系敌已经倒地,用此法断其肘以擒之。 说明:甲(乙)乘乙(甲)倒地时,速就势向前猛扑,斜伏其身上,右(左)边以右(左)腿在前顶住其肩部,左(右)腿埋伏于后以备擒拿,同时以肋骨压其肺部,使其不能反身,则其双手必想法抵抗,或抓或打,并想起身。即乘其手慌脚乱之际,以右(左)手将其右(左)手向下一按,使其胳膊上段按于右(左)大腿股上,遂以左(右)腿向上一抬,将其下段夹住,用劲向下压,右(左)腿向上起,务以冷劲压之,则其胳膊必断矣。如第八十三图。 第二十一节跨马 此势系决斗最剧烈时,乘敌倒地,用此法以拿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向左(右)倒,乘其将及地时,在此急急之间,经此一倒,其精神必为之一散。乘其未紧拢时,急将其右(左)手以双手抓住。同时以左(右)腿由其头顶上跨过,将其胸部压住,身体亦随之向后倒,坐于其右(左)腮旁,复以右(左)腿收回,以大腿股将右(左)胳膊上段别住,即以双手用劲向下按,右(左)腿向上起,左(右)腿向外蹬,而向下压,务能使其肘断为和法。如第八十四图。 第二十二节分臂 此势系与敌内搏时,互相倒地,用此法断其双臂以擒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已倒地,即随之骑跨其胸部,用劲向下坐,使其肺部呼吸不便,并勿使其转动,则乙(甲)势必以双手用摧喉抓脸等手法抵抗,或欲想逃脱。即乘其将要动作时,速以双手将其两手抓住,用劲向左右分,同以双膝时向里夹。务要以冷疾脆快之劲,将其双肘分断为合法。如第八十五图。 第二十三节勒肘 此势系与敌内搏最剧烈时,敌已倒地,用此法以擒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已倒地。速乘其倒时,随就势跨其上部,则其双手势必想法抵抗。如其右(左)手抓来时,即以右(左)手将其右(左)手向左(右)一推别与左(右)肩上颈部别住,同时以双手扣住其肘尖,用劲向右(左)方按而向里勒。肩向前向左(右)顶,以冷劲勒顶,则其肘必断矣,如第八十六图。 (七)手指部 第一节挑麻筋 以下四式(自八十七至九十),皆系被敌抓住,即点其麻筋使其松手而后变他法拿之。 说明:手背上麻筋三穴,食指与中指之间为第一穴。中指与无名指之间为第二穴。无名指与小指之间为第三穴。皆在手背拳端及腕部之间,指按之,有横筋处便是。如被人抓住,可用此法令其手松,以便用他法擒拿;但须经过长久之锻炼,手指发生一种特别刚劲,不足以致敌。如捏第一穴时,先由食指外侧横筋处用劲向下深掐。由中指内侧向上挑,务将其麻筋挑起,使其胳膊及全身麻木,因而手松为合法。如第八十七图。 说明:此系掐第二穴,与一穴同。但下手须贴紧中指,向下深掐,贴无名指向上挑,三穴可类推。 说明:虎口穴在大指食指之间。如被人抓住,可用一手抓住其抓来之手。以另一手大指对其虎口以指尖贴紧其食指之麻筋处,用劲向其虎口内顶掐。务能使其疼痛麻木,因而手松为合法。如第八十九图。 说明:此势系被敌抓住,可用一手抓住其抓来之手腕,以一手大指顶其拳端中指与无名指之间横筋处。用劲向下掐,而向上挑,务能使全臂之神经麻木,因而松手为合法。如第九十图。以上四式,皆要神速冷疾,使其触手即松不可;否则不但无效,而反被其误矣。 第二节推指 此势系敌迎面击来,可乘其来势,断其指而擒之。 说明:如敌以右(左)手当胸一拳打来,我即向左(右)一闪,以左(右)手接住其打来之手腕,同时以右(左)手掌式大指之肌肉处,向其大指用劲向前推而向下按,左(右)手向里拉而向上端。务能将其大指推断为合法。如第九十一图。按一般人之本能,一出拳皆以四指先行卷起,复以大指驾于食指中指之间。所以一旦遇到黏拿家或截脉家,则易受制。因考各种拳术惟有弹腿门之平拳,及通背门之蝎子诀为最不宜拿。弹腿之平拳亦系以四指先行卷起,后以大指驾于食指之第二关节处攒紧,则大指保险矣。 第三节卷指 此势虽系小动作,然效力甚大,无论在何时期,皆可用之。 说明:如敌出手要想抓我,我则就式顺手以大指在上,四指在下,或反之,将其食指或其余以下三指皆可迎而推弯。同时大指及其余四指向一处合拢大指向外推而带向下按,其余之指向上用劲而向里带。务使其疼痛难忍骨断为合法。遇必要时,恐其逃脱,可以另一手抓住其手腕,则其决难走脱矣。如不使其疾断,可少微松松劲,牵其手令其自行随往至目的地。如第九十二图。 第四节牵羊 此势系劈面或当胸抓来,即乘其手在将及未及之时,用此法以拿之。 说明:甲(乙)出右(左)手迎面或当胸向乙(甲)抓来,乙(甲)疾以右(左)手将其抓来之手食指或中指抓住,以大指向外顶,余四指向里收用劲向后拉,而带向下折,身体向后缩。务使其手指折断为合法。如第九十三图。 第五节分指 此势系使敌指断去其大半抵抗力,或捉人犯不走时,即用此法令其身不由己,悉听指挥,自行前往。 说明:甲(乙)乘势以左(右)手由下向上以手虎口对紧乙(甲)之手虎口,将左(右)大指抓住。同时以右(左)手同样抓住其无名指及小指,用劲向左右分而向上折,并以右(左)肘由后向前闭住其左(右)胳膊。再以身体紧靠其身体,用劲向前带,使其自行前往。遇必要时,即令其指断而擒之。如第九十四图。 (八)阴腿脚部 第一节抓阴 此势系被敌将阴部抓住,可用以下各法破之, 说明:乙(甲)见被甲(乙)以右(左)手将阴部抓住,速以左(右)手将其抓来之手抓住,向后一拉,疾以右(左)手食中二指以燕子夺窝式向其双目点去,则其手必松矣。如第九十五图。按此势阴部既被抓住,危险至及,以别法拿之,恐来不及。以挑麻筋,掐虎口等法,恐无效时,疾以燕子夺窝取其双睛,或以双蜂贯耳及太阳锁口等法,制其死命不可。否则反被其制矣。 第二节断腿 此势系与敌肉搏时,可乘机用此法断其腿而擒之。 说明:甲(乙)乘乙(甲)坐地或倒地或在互相扭斗之际,乙(甲)或欲用夹腰法攻来,甲(乙)就式以右(左)腿由乙(甲)之左(右)腿股下向上反,以脚尖由其腹部向右(左)插,以脚而贴其右(左)肋部。同时以双手将其右(左)胳膊抓住,用劲向后拉。并以左(右)脚蹬住其右(左)大腿股,务须用劲蹬拉,身体随之向后仰,而带向左(右)转。复以右(左)腿猛挺直,则其腿必断矣。如第九十六图。 第三节坐腿 此势系与敌互斗时,乘势以此法断其腿而擒之。 说明:甲乙在互相斗扭滚为一团,甲(乙)乘乙(甲)之腿插入裆内时,急反跨腿用臀部坐其膝盖以上约寸许。同时以双手抓住其脚跟,用劲向上搬,身体向后挺,臀部猛向下坐,务以冷疾劲使其腿断为合法。如第九十七图。 第四节蹬腿 此势系与敌肉搏失足倒地,可用此法转败为胜而擒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已倒,复乘机跟来,以左(右)拳顺步劈头打来,乙(甲)即以左(右)手伏地,以右(左)手接住其打来之手,用劲向后带,而向下拉。同时以左(右)腿由其左(右)脚跟之后钩住其脚膊向里猛钩。复以右(左)脚蹬其膝盖,用劲向外蹬。务须手足一齐用劲,使其倒地,再用他法擒之,或以冷疾脆快之劲,使其腿断。但此势抓手亦可用,如第九十八图。 第五节断足 此势系敌用脚踢来时,或乘敌倒地时,用此法接其脚以擒之。 说明:甲(乙)见乙(甲)倒地而忽以左(右)脚踢来,甲(乙)就势以双手接住其踢来之脚,夹于右(左)腋下。用右(左)胳膊上段用劲夹住,以下段弯曲,由其小腿下向上反抓住自己之左(右)胳膊下段。同时左(右)手用劲向下按其小腿迎面骨上,身随之向后仰面向前向上挺。务使其脚膊关节处折断,有力无处用为合法。如第九十九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