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是道德经的科学、哲学基础

 道德经不言之教 2019-02-21

     《道德经》是公元前500年前后,周朝皇家图书馆馆长(守藏吏)老聃所著,是世界最为伟大的哲学作品,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遵道而重德”的观念,将自然作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和评价标准,奠定了东方文明的基石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道德经主要思想来源于“易”以及历代统治者的统治经验,道德经提出“道”的概念,“道法自然”,道是指从自然得到的认识,也就是指物质运动的规律。道德经从易得到道是客观的、永恒的、对立统一的和周期性的观点,人类应该“遵道而重德”,进而提出人类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的准则。易,是道德经不言之教的科学和哲学来源。

一、 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始祖——“易”

易是科学、哲学的始祖,现代科学、哲学是易的深化和发展。

易是中国古代先哲建立的哲学、科学体系。从汉字字形上讲是日月的组合,从理解上说,是客观世界的简化:日出日落,昼夜重复;月亏月圆,月份变更;日远日近,四季更替,万物生灭。百度百科解义说“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也”,易就是日月及其带来的昼夜、季节、时令及物候交替变化。中国古代文明使用“易”来表达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建立科学和哲学体系,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日月带来的变化的规律性,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周期性:昼夜、季节、生命,都是周期性的变化;

第二,对立性:昼夜、寒暑、生灭,是相互对立的;

第三,统一性:昼夜、寒暑、生灭是相互依存的,统一在一个周期中,一日、一年、一生。是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无昼,则无所谓夜;无冬则无所谓夏;无生则无所谓灭;

第四,同等性,转化性:白天意味着黑夜的存在、夏天伴随冬天、出生就一定死亡,物极必返、福祸相依;

第五,永恒性,日月运动永不停止,生生不息。

古代先民从中原地区的四季变化中认识到了寒暑两极、四时八节、万物生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永不停息的气候规律。将其扩大到政治、经济、战争、医药、建筑等各个方面。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古代先民将日月运动对气候的影响规律规律推而广之,总结出“易”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阴阳两个方面的相克相生、周而复始、物极必返的运动过程,并对物质运动过程进行划分和预测,建立阴阳、八卦、生克等概念。

从现代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唯物主义、辩证法、对立统一、矛盾论,物理、化学、天文、人工智能等等和易并无矛盾,是易所揭示的物质运动规律的发展和深化,易是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始祖。

由于“易”比较全面、科学的总结了客观世界,成为古代社会各种学说的依据,对人们思想和实践有全面、深刻的影响,为历代统治者重视和推崇。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民知识水平有限,统治者文化垄断,以易为代表的古代政治、军事、天文、历法、气候知识成为加强统治的重要武器,为统治阶级专享,使得这些重要思想得不到传播。

春秋时期,随生产力提高,有部分贵族、平民能够脱离生产从事科学、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专门学习,周朝衰落也使得政府控制减弱,孔子开门授徒,老子离职出走,知识离开皇宫、王室在民间传播,形成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流派出现于此时。

这一时期,易已经相当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时重要的经典著作均以易为主要思想基础,如《吕氏春秋》、《孙子兵法》、《六蹈》、《道德经》等等。孔子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著《易经》,成为儒家重要经典,从四书五经也可以看出易的明显影响。易被称为万经之首。

道德经第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二十五章“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四十二章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等章节均说明老子的天道思想来自于更古老的古代,在老子之前已经极为成熟并广泛应用,老子对其进行的综合整理,但是很多概念,老子反复思考,也不明白了。

作为周朝图书馆馆长,老子的工作就是看守、整理周朝皇室重要的书籍,有机会学习、阅读、了解中国古代统治者上层才能接触到的重要典籍,是当时重要的学者。道德经是老子以前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包括自古流传的易。

老子以先秦时期已经成熟的、普遍接受的易作为自己著作的基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高度的劝导力。易是老子不言之教的科学和哲学基础。

二、 道德经全面反映了易的思想和逻辑

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观念,把自然规律作为人类社会一切知识的来源和准则,“遵道而重德”是东方道德文明的基础。

老子的“道”,从道德经理解,就是从自然得到的认识,就是自然规律。道德经的主要逻辑结构就是根据自然规律,得出圣人应遵循的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准则。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中有二十多篇讨论道,也就是自然规律,其余六十多篇是依据道而得到的圣人治国、修养准则。因为自然规律的客观、确定,“遵道而重德”就具有高度的劝导力、说服力。

道德经通篇未见易、阴阳、八卦的字样,但是明显可以看出易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和思维方式。目前所见的易经是孔子及其弟子收集古代资料编著,因为老子年龄大于孔子,推测老子著道德经时不会看到孔子的易经,受孔子影响不大。当时,易的思想是散乱的,老子道德经是对当时贯彻到整个知识界的易思想的总结和深化。

1 道德经辩证思维来源于易

辩证思考是道德经的论证方式。道德经第一章就是对有和无的辩证思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典型的易的辩证、对立统一的思想方式,老子认为“有和无”是象冬夏一样的对立统一概念,认识到非凡多彩的天地万物,其对立统一的概念是“无”,从而奠定道德经“有无相生”的基调。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对易的辩证思维进行扩展,从昼夜、寒暑、生灭,扩大到善恶、美丑、难易、有无、前后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在对有无、美丑、善恶进行对立统一辩证思考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自己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天地至德、功而弗居等道德经核心观念。

道德经是易思想的总结和深化,其思想基础和思维方式深刻的反映了易的思想。

2、 道德经用文字表述了易的阴阳、八卦等概念

道德经是中国典籍最早的对阴阳、八卦的文字描述。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之所教,我亦教之 这句话以文字形式说明易的基本原理, 这句话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传上第十一章)相比较就可以知道这句话是对中国古代“易”思想的文字表达。“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两易”,即“-- -”;“三”“八卦”,即阴驳、阳驳三个排列形成的八个卦符;八卦就可以代表天地万物。万物都由阴阳组成,并在阴阳的斗争中形成相克相生的一体。“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说明老子是从别人那里学习的,老子也并不是思考透彻了。

道德经第四十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是八卦图的文字表述,物质运动是周期性的,是首尾相接的,循环往复永不穷尽,当然没有头尾。

道德经的道反映了易所揭示的物质运动规律

道德经提出的道,是指天道,“道法自然”,是从自然得到的知识,是天地万物遵循的物质运动规律的总结。道德经对道的叙述,反映了易揭示的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对立性、周期性、永恒性、普遍性,物极必返等规律。

道德经揭示“道”的含义的有如下几章: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段,是老子对易所揭示的物质运动规律——道的描述,非常精辟简练的表达了物质运动规律的特征:

“先天地生”:自然规律是客观的、永恒的。这句话是对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永恒性的准确表达。现代科学证明,地球、太阳,乃至目前人类观察到的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虽然,道德经认识局限于“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古代世界观,但是其总结的自然规律“道”,却是永恒的,先于老子认识的古代“天地”而存在的,太阳、地球的生命周期仍然遵从自然规律的安排。老子“先天地生”的表述,并不唯心;

“独立而不改”:自然运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唯物主义的表述;

“周行而不殆”:物质运动的周期性、永恒性,周期性运动永不停止,这句话是对物质运动最为精炼的表述;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大”指物质运动的普遍性,天地万物一致遵循;“逝”流逝,一切都在流逝,指物质是运动的,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远”指物质运动的方向,向远方运动,向远离现在的地方运动;“反”指物质运动的周期性、对立统一性,物质运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返回原来的位置,物极必返。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说的是物质运动的对立统一性,对有无进行辩证思考。

4道德经对物质运动规律形象思考

规律的是对物质运动的总结,抽象于物质,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如今物质运动规律一词可以很准确的表达这一抽象观念。但是,老子对物质运动规律表达的时候,这个概念并未出现,很是犯愁,勉强命名为“道”,并深刻思考了道的特征。具体可见如下几章: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考虑到:自然规律是虚的,但是其作用无穷无尽;渊博啊,好像是天地万物的源头;精湛啊,好像不存在。我不知道从哪里来,好像是上帝的祖先(源头)。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考虑到:自然规律看不见、听不见、拿不住,在看、听、把握这三个方面都不可度量,只好混为一体,上下也不好把握,反复衡量也不能准确度量,仍然归于一个物体,是一个没有现状的、不可表达的事物。这也正是自然规律抽象于具体事物又高于具体事物的表述。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因为物质运动是周期性的,循环往复永不穷尽,当然没有头尾。

老子对道的思考,反映了物质运动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广泛性、客观性等特征,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思考还是很到位的。

结论

道德经提出“道法自然”观念,自然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评价标准,提出“万物遵道而重德”的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原则,奠定了东方文明自然、道德的基石,为人类发展提出了科学的解决方案。

老子的“道”是从自然得到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类必须遵循的道德标准。老子使用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来说服人们遵道而重德。

易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哲学体系,是现代科学、哲学的始祖。道德经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易的思想,反映了易的辩证思维方式,使用文字表述了阴阳、八卦等易的内容,道德经对易揭示的物质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称之为“道”,认为道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征,简练的反映出易思想揭示的物质运动规律的普遍性、永恒性、周期性、对立统一性等特征。为自己的不言之教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哲学基础,使得道德经成为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经典。

道德经是易的总结,是易的发展。易因为道德经而从天文、历法、气候等自然科学科学领域向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发展,奠定中华文明自然、道德、博大、深厚、世俗、平等、和平等特征。

天地是教堂、自然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人类社会的评价标准,道德经是经典,圣人不言而人类遵从,直达内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